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65章 人事安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唐彥祖 本章︰第65章 人事安排

    “哈密不可失!”

    最終王越一錘定音,給出朱厚煒結論。

    從土木堡之後,大明對外的戰略其實一直在改變,從太祖太宗的擴張戰略思維,在土木堡之後變成了龜縮防守的戰略政策。

    從以前的‘西域萬里皆我屬’的雄心壯志,變成了‘守住甘肅算成功’的退縮之態。

    其實此前很多政治家官僚們就建議過,放棄哈密,主守甘肅的軍事戰略國策。

    關西七衛是明廷實控蒙古人領導的軍事衛所,這些軍事單位的戰斗力並不強,明朝在西北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寧夏邊軍、延綏邊軍和鎮守在哈密的兩萬多邊軍。

    甘肅的軍事單位依舊羸弱,也不能打。能力戰的人數也不過在五萬左右,雖然九邊重鎮還有幾十萬軍事單位,但北方還有瓦剌和韃靼要守。

    不能隨時隨刻被哈密所調用。

    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放棄哈密似乎是很好的策略,也是這麼多臣僚支持這一觀點的原因所在。

    但王越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哈密放棄了,甘肅怎麼辦?那時候就要用甘肅作西北第一屏障,甘肅內可都是純正的漢人啊!

    “吐魯番一直持續攻打哈密,所求不外乎就是控制西域經濟要塞,以此逼迫與中國互通貿易往來。”

    自古以來,軍事都是為經濟服務。盲目擴張只會讓經濟萎靡,漢武帝末期窮兵黷武就是最好的印證。

    哈密也是如此,吐魯番人打下了哈密,就能就控制河西走廊絲綢之路的要塞,大明要和西域貿易往來,就得給吐魯番利益,所以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奪回哈密。

    另一方面,明廷關閉和吐魯番之間的朝貢往來,這更讓吐魯番人狗急跳牆,沒有明朝經濟物資輸入,他們國內百姓過的苦不堪言,這也是哈密必須被打下來的原因所在。

    其實現在想解決哈密之困很簡單,只要大明恢復和吐魯番朝貢貿易往來,準許吐魯番人自由出入哈密,一切都可解決。

    可問題是,吐魯番人靠得住嗎?一旦哈密城門打開,吐魯番人會做什麼,沒有人能預料到。

    因此王越才建議哈密寸步不讓,寸土不失。

    “等,等一個機會吧。”王越開口道,“等到大明徹底強盛,不再為輜重擔憂,等大明兵強馬壯,一舉拿下吐魯番!”

    “這就是哈密未來要走的道路,也是老臣一些淺薄的建議。”

    朱厚煒反問道︰“拿下吐魯番之後呢?除非將塞外夷族全部屠殺完,不然依舊會陷入這樣的困境。”

    拿下吐魯番和拿下哈密不是一回事麼?大明還是需要傾注心血去治理。

    可治了哈密這麼久,有效果麼?

    答案是沒有的。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朱厚煒,他知道自家二兒子考慮的東西很多,也很重視朱厚煒的看法,于是問道︰“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朱厚煒道︰“教化、同化他們!”

    “用文化侵蝕他們,在固守哈密的同時,將中原漢家文化輸送過去,遷徙一部分流民過去,再派大儒、釋、道過去傳播文化,消除塞外蠻夷的劣根,同化們知禮明儀!”

    弘治皇帝和王越同時愣了一下,王越蹙眉道︰“這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幾十年都未必能完成!”

    朱厚煒道︰“固守哈密也是一個長期的問題,這百年來我們幾失幾得,不也是在同化嗎?百年都過來了,幾十年又算的什麼?”

    “給哈密定好一條未來的路,才是大明朝當下亟需考慮的事不是嗎?”

    在保證哈密不失的情況下,用文化教化同化哈密的外邦民族,這個過程短期完成不了,如果想最快速的解決哈密之爭,就如王越說的那樣,只要大明恢復朝貢,準許吐魯番人自由出入哈密就行了。

    可問題是,誰能保證吐魯番人不會趁機拿下哈密?這些外族的心思誰能掌控呢?

    朱厚照激動的附和道︰“弟!咱們兄弟兩想出來的對策,果然非同凡響啊!”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自家大兒子,怎麼什麼時候你小子都能跟著沾光啊!

    對大兒子的尿性,弘治皇帝熟稔于心,也沒理會,他也在沉思朱厚煒提出這條建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這種事終究不是拍腦門就能決定,還需要完善具體方針。

    王越也懂規矩,知道這些高層決策就不是他能參與的了,于是借故告辭離去。

    “弟,咱們先不要討論西北事了,咱們來找父皇,不是詢問哈密和南京吏部的人事安排麼?”

    “父皇,唐寅暫時還沒辦法在西北主持大局,西北該調誰去才能鎮住這個場子呢?”

    剛才王越也說了,哈密寸土不可失,寸步不能讓!

    西北關乎的東西太多,非但要選一名有能力且接觸過兵事的人過去,還要讓文官們同意,不然西北肯定又會變成定時炸彈,文官們會在背後捅婁子。

    不過弘治皇帝莞爾一笑,人他早就選好了,總督陝西馬政官楊一清。

    楊一清是劉大夏舉薦上來的,純粹的士大夫出身,對宦官也持仇視態度,同時楊一清這些年在陝西一帶參與過數次戰爭,也算是歷練出來了。

    王越退下後,給楊一清安排到西北,算是最好的人事調令了。

    唯一麻煩的就是南京那邊,京官素來不願去南京,默認為養老的衙署,可楊廷和在南京做出的政績是實打實的,這個時候放棄,等于將楊廷和的所有吏治成果否定。

    “吏部右侍郎王鰲吧!”

    朱厚照狐疑的道︰“父皇,他會心甘情願去麼?”

    如果他骨子里不願去南京,那調他過去也做不出來什麼政績。

    弘治皇帝笑道︰“願意也得去,不願意也得去,南京那邊做好了,給他調回來,做不好,就給他調下去便是!”

    “願不願意去由不得他,做不做出政績,他心里也有衡量,看他自己,真要尸位素餐,那就讓他永不入京。”

    朱厚照重重點頭道︰“好!父皇我明白了,明日我便下令! ”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65章 人事安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65章 人事安排並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