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71章 朝會之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唐彥祖 本章︰第171章 朝會之斗

    七月末,天空陰沉,暴雨將至。

    等百官進入奉天殿後,天上的暴雨如約而至,大雨傾盆落下。

    紫禁城被雨幕遮住,如夢似幻。

    奉天殿內。

    先是內閣和戶部上書,稟告了這一個月來在京試點丈量的京畿內寺院道觀的田地份額,單就京畿便查出隱匿在道觀寺院名下土地一萬多頃。

    內閣現在主要的任務便是試點改革宗教的賦稅,月前朝廷已經通過了對宗教寺廟賦田改革政策,現階段需要進行在京宗教田地丈量工作,朝廷戶部負責收回隱匿在宗教下不屬于宗教賦田部分的田產。

    這其中遇到了很多阻力,比如各地宗教寺廟道觀悉數將田地寄在士大夫名下,每年給士大夫多少分成,以此來對抗朝廷丈量土地的工作。

    別看十萬多頃的田地很多,這還是宗教寺廟道觀想要朝廷的工作中得到成效,不然不好對上面交差。

    換言之,這些田地其實就是宗教犧牲的一部分田地,以換取朝廷不再繼續對宗教繼續收稅。

    上有對策下有政策,一項政策看起來似乎能增長大明的稅收,但實際實施下去又變成了另外一回事。

    當內閣和戶部將田地數據報出來後,弘治皇帝面色顯得很是難看,丈量了一個多月,京畿的寺廟道觀的附田才不過統計出來一萬頃,甚至不如一地藩王擁有的土地多,這不是在欺騙傻子是什麼?

    “呵呵。”弘治皇帝冷笑著道,“看來京畿的宗教都沒有什麼額錄外的田地啊!”

    “還是說你內閣和戶部就沒上心好好去查?”

    “京畿數省之土地,甚至不如壽王名下的田地多,就如此,這數額你們也能報上來?”

    內閣首輔劉健恭敬的拱手道︰“啟奏皇上,此一個月內,吾等查到的宗教道觀寺廟額錄之外的田地確實只有這麼多。”

    “吾等投入巨額人力物力,丈量清楚了田地,興許還有一些寺廟宗教瞞報,此事則需刑部和都察院繼續派人去查。”

    弘治皇帝也不想糾結這件事,道︰“此事容後再議吧。”

    “諸卿還有事議?”

    弘治皇帝環顧群臣,此時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陳玉出列,拱手道︰“啟奏皇上,臣觀民間代耕架使用廣泛,此利國利民之發明,臣祈求按例當賞蔚王!”

    內閣首輔劉健眯著眼朝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鐘望了一眼。

    洪鐘作為都察院二把手,主管都察院下面官吏政績考核,但都察院又並非垂直管理,吏部和皇帝也參與對風憲官的考核。

    避免他們因為畏懼自己上司而不敢彈劾說真話。

    但無論如何,洪鐘沒管好自己下屬這是事實。

    陳玉這分明要替弘治皇帝沖鋒陷陣了!

    弘治皇帝深以為然點頭,道︰“朕此前和內閣六部商討過,朕意封蔚王為昌平王,賜封地昌平,不知諸卿可有異議!”

    轟隆隆。

    雷聲響起,陰沉黑暗的奉天殿外,忽然電閃雷鳴。

    禮部尚書倪岳立刻出列道︰“啟奏皇上,此乃上天警示,請皇上三思!”

    “自太祖開國後,諸藩成年後去藩地就藩以為定例,太宗後又定諸王不得于京畿之地就藩,此也為祖宗定例。”

    “請皇上謹遵祖宗家法,以免釀就大錯,今上天警示,請皇上深以為鑒!”

    弘治皇帝眯著眼,淡淡的道︰“你說祖宗成法規定過,諸王不得于京畿內就藩,朕可不可以問問你,哪一條祖宗成法,在哪一條明文中規定過?”

    六部早就知曉弘治皇帝抱有封朱厚煒于昌平地為王的想法,他們這些日子也在加急翻閱史書,弘治皇帝也是如此。

    可縱覽了史書祖宗成發,並沒有在任何帝王口中听到過一次類似這種說法。

    但在永樂十四年,太宗發配漢王朱高煦樂安州後,曾對群臣說過一句話,‘諸藩成年後不得在京就藩’等字樣。

    十五年,太宗又謂左右曰‘汝臣當以漢王為誡,凡後世皇帝欲使嗣就藩于京,當勸勉。’

    十八年,太宗身體有疾,嘆曰‘藩王宜離京就藩’。

    禮部尚書倪岳便抓住永樂十四年到十八年這些太宗祖訓開口辯駁。

    不過陳玉很快出列反駁道︰“倪大人此言差矣,下官認為太宗爺的意思並非是不願讓藩王于京就藩”

    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鐘蹙眉開口︰“陳大人難道沒听到通篇都說藩王不得于京就藩,狂妄!竟敢曲解太宗皇帝聖意。”

    “啟奏皇上,臣祈求立刻將右僉都御史陳玉緝拿歸案,交由刑部治其大不敬之罪!”

    陳玉趕忙道︰“洪大人稍等,下官斗膽懇請諸位同僚听完下官的意思。”

    “太宗從十四年到十八年,分別提出藩王不得于京畿就藩。”

    “到十八年言曰‘藩王宜離京就藩’。”

    “下官斗膽敢問洪大人,倪大人,這個‘宜’是什麼口吻?肯定?否定?還是建議?”

    禮部尚書倪岳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紛紛一愣,不情願的開口道︰“你是何意?”

    陳玉道︰“從十四年開始,太宗的口吻一直在放松,到最後僅僅只是建議,這難道還不能表明太宗爺到最後並非一味的要求藩王不得于京畿就藩嗎?”

    禮部尚書倪岳怒道︰“簡直是詭辯!”

    洪鐘也開口道︰“明文上都條條框框寫的清清楚楚,你這不是妄自揣摩太宗爺的意思是什麼?”

    “皇上,臣祈求立刻將此對祖宗大不敬之人羈押歸案,听後發落!”

    陳玉一點不慌,因為他知道他是弘治皇帝的馬前卒,而且所謂的大不敬也只是對方的一家之言,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出事。

    只是現在只有他一人在對抗朝堂官吏,多少有些有心無力,一句話開口便會招來更多人的反對質疑,已經漸漸力不從心。

    弘治皇帝也沒指望今天就能做出什麼決斷,只是揮手道︰“成了,勿要在大殿喧嘩。”

    “今日之事暫且告一段落,等明日再商討,先退朝吧。”

    百官拱手︰“微臣等恭送皇上。”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71章 朝會之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71章 朝會之斗並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