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144章 憤怒的西北主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大唐彥祖 本章︰第144章 憤怒的西北主簿

    按照朱厚煒的理解,弘治皇帝應該不會準許安南的使臣多在大明逗留。朱厚煒能想明白的道理,弘治皇帝肯定也能想明白。

    可讓朱厚煒意外的是,弘治皇帝居然答應了,還準許安南使臣隊伍在大明多待一個月,這讓朱厚煒百思不得其解。

    今日大清早,坤寧宮的早操依舊。

    弘治皇帝經過這段時間的鞭策,也養成了習慣,大清早便來到坤寧宮,先吃了早膳,自覺的開始列隊調操。

    “父皇,你答應安南使臣在京師多待一個月啦?”朱厚照一邊跳著操,一邊問弘治皇帝。

    “可是他們在大明能學到咱們大明的先進技術啊,等他們回去了,定會讓國家強大,那個時候咱們在南邊又會多一個強大的鄰居。”

    弘治皇帝氣喘吁吁,不過相較于前些日子來說,現在跳操已經輕松了許多,也能正常開口說話。

    “你倒是讓朕刮目相看,竟還能想到這一層?不得了啊!”

    朱厚照呼哧呼哧的道︰“不好意思父皇,這是弟弟告訴我的。”

    弘治皇帝︰“……”

    等早操跳完,弘治皇帝才帶著朱厚照和朱厚煒坐在大殿的茶幾前喝著茶水。

    “你們覺得安南使臣會學我大明先進技術然後回國發揚光大?乃至國家國富民強?”

    “難道不是嗎?”朱厚煒好奇。

    弘治皇帝道︰“宣德九年,安南遣使來中華,月余後歸去。成化九年、十二年、十六年,安南先後派遣使臣再訪中華,月余歸去。”

    “可是這麼多次來訪大明,為什麼他們國家依舊落後貧窮?難道之前他們就沒想過要來學習大明的先進技術?”

    “難道只有他們現在的國王才有這個雄心壯志?”

    朱厚煒徹底有些不明白了,問弘治皇帝道︰“這是為什麼呀?”

    弘治皇帝道︰“因為他們怕呀!”

    “他們不敢讓百姓開化,他們怕控制不住自己國家的國民。”

    “要是他們的百姓富有了,要是他們的百姓知曉大明的強大了,他們的子民且不說會不會逃來大明,乃至人口損失。”

    “更大的隱患是,他們國王就沒辦法控制國家百姓了,只要百姓愚蠢,那國家還是黎氏的。”

    “如果百姓全部開化,那黎氏就控制不住一群聰明的老百姓,因為他們的國君和臣僚還不具備控制整個安南的能力。”

    “他們需要一群愚蠢的安南國民,而不是一群聰明的可以造反、作亂的老百姓。”

    安南國家的軍隊本就不足,國家貧窮,不足以維持高昂的軍隊開支,但好在百姓們服從管理,即便他們國君統治殘酷,國民也都安之若素,可一旦他們國家百姓開化,開始紛紛造反起義,那這個結果就不是安南國王能接受的了。

    他們王氏高高在上,享受一切最頂尖的資源,這就足夠了。

    他們國家上層從來不希望老百姓開化知禮。

    朱厚煒听的一愣一愣的。

    “如果他們願意發展國家,機會太多了,我們在西南邊境的農耕畜牧手工業,他們難道真沒機會學習嗎?”

    “有的,可是老百姓被蒙在鼓里,只要安南上層不對外宣揚大明的強大,他們的百姓就無法知曉外面的世界,依舊會沉浸在安南國王布控的桃花源內。”

    “這個例子很簡單,觀朝鮮國就知曉了。”

    “現在朝鮮人讀的是論語,考的是科舉,構架是三省六部,他們一直在學習大明的文化經濟。”

    “朝鮮可以如此,安南為什麼不行?”

    弘治皇帝微笑道︰“退一萬步說,朕不讓人家學習大明的技術,就能阻止了嗎?農耕手工業在兩京十三省隨處可見,他們只要想學習,這還不簡單啊?”

    朱厚煒想了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不過也由衷感受到安南國的子民們生活多麼水深火熱,遇到這些權力欲望巨大的國君,真是一件不幸的事。

    “治國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弘治皇帝語重心長的對朱厚照和朱厚煒道,“你們兩個小家伙要多想,多思考!”

    “很多你們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但背後卻蘊含很多復雜的邏輯學問。”

    朱厚照捂著腦袋︰“停!父皇不必多說,我已知曉。”

    弘治皇帝瞪著他道︰“我看你是不願听!”

    大明每年年末都會分發大統歷書給朝鮮、安南等周邊國家,為什麼?因為這些國家的術士連制大統歷的能力都沒有。

    沒辦法,幾千年發展出來的各方面人才,從來都不是這些小國能學會的。

    讓他們學習天文歷法,你看看他們會不會抓瞎?他們得先從天干地支學習,還要學習道家學問,學習八卦、易經學問……可以說學個幾天人就懵了,更別提自己去編纂大統歷了。

    這一刻朱厚煒才深切的感受到,中世紀的大明在外邦眼中究竟是多麼強大的存在。

    難怪朝鮮每次遇到別人攻打,就會請老大哥大明去幫忙,這是刻在骨子里對大明的臣服啊!

    ……

    西北,都穆這些日子並不好過,雖然名義上是軍政主簿,但整個西北自下而上基本沒有人將他放在眼中,就連胥吏們都拿這名進士老爺不當一回事。

    他在哈密衛的所有權力幾乎全部被架空,每日去衙門無所事事,胥吏根本不將任何的畜牧、農耕和鹽池的文書交給他,他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權力產生的重要因素就是社會分工和資源配置。

    當他不再具備社會分工的任務和資源配置的途徑,自然就被架空。

    整個西北的文武官考核都在王越手中,每一次都穆的政績考核都是劣等。

    都穆敢怒不敢言,這樣下去,他基本就沒有任何可能被調離哈密,未來如果一直在哈密,人生還有什麼希望和前途可言?

    本以為考中了進士,就能獲得金錢和地位,可這兩項他都沒有獲得,每月僅靠著那幾兩銀子活著,都穆怎能甘心?

    直到這一天,都穆外出,一名羌族的商人找到了他。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44章 憤怒的西北主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第144章 憤怒的西北主簿並對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