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七娘是正陽街的老扒手,小偷小摸進入牢獄不知多少次,因其年紀過了六十,一般衙署也不會給予很嚴厲的懲罰。
大明朝對老人有優待。
今日她如往常一樣來二七八巷吃早點,然後就看到了一名不大的孩子,從腰間荷包掏出二兩銀子,于是一路尾隨,直到正陽大街人多的時候偷了那名不大孩子的荷包。
在無人的角落,賴七娘打開了荷包,老臉笑出了菊花模樣,一小包沉甸甸的銀子,目測最少有大幾十兩,發達了呀!
只是高興不到片刻,頓時幾名漢子堵住了他,腰牌拿出來,冷冷的開口︰“錦衣衛!”
“膽大包天的狗獠!竟敢當街偷竊!”
錦衣衛當即將他緝拿,以最快速度給他送去了順天府衙。這不免讓賴七娘有些驚訝,平常也不是沒被抓到過,只是大多數都是投入縣衙,怎麼這次竟被扭送到府衙來了?
她如同以往一樣賣慘裝可憐並且表示願意將偷竊的東西送回去,保證下次再也不敢了。
審她的是順天府尹,要知道一般小民哪有資格讓順天府尹親自審判,大都會交給按察司,但這次張憲真是怒不可遏!
前腳他才對弘治皇帝保證北平治安,後面就有人行竊,行竊就算了,還踏馬偷到了太子殿下的頭上!
“給我打!狠狠的打!”
賴七娘哎喲哎喲的大叫︰“老身六十來歲了,可經不住這麼毆打,大人饒命吶,真要打死老身傳了出去,對大人也不好不是?”
“給我朝死里打!”不說這話還好,說了之後張府尹更加怒火中燒!
……
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作為小民七件事之首,蓋因柴薪獲取之艱難,各地的山脈都是有主的,小民只能去一些荒蕪未開發的山脈砍柴,但古代野獸眾多,砍柴的艱苦和危險都是不言而喻的。
正陽大街的兩側,能看到一些樵夫背著柴薪來集市典賣。大者析之為柴,小者合束為薪,柴薪之間也有區別。
“大哥,這些柴也能拿來賣的嗎?”朱厚煒故意問大哥朱厚照。
朱厚照撓撓頭︰“是誒,這些柴不是隨處都是嗎?居然也能典賣?”
楊廷和解釋了柴為什麼需要典賣的原因,朱厚煒和朱厚照才恍然大悟。
“大哥,這個怎麼賣呀?”
朱厚照想了想,道︰“大哥去問問。”
“老頭兒,你這柴咋賣的?”
賣柴的老頭問道︰“你買嗎?”
朱厚照搖頭道︰“不買,我就問問價。”
賣柴老頭︰“不知道。”
“你賣柴的不知道價格?”朱厚照狐疑的道。
很顯然人家不想理你,不得不說老頭的目的性還挺強,而且還挺沒眼力見,和早餐店老頭區別挺大的。
楊廷和從懷中掏出兩銅板丟給老頭,道︰“老者便答一答我們家大公子的問題。”
那買柴老頭頓時來個大變臉,道︰“一擔七分銀,好點的一擔一錢銀。”
一擔就是百斤,一錢銀大概一百五十文,七分銀也就是一百零五文錢。
這個價格已經算是極高的了,實際在大明的柴薪價格都是不低的,因為獲取的成本難度很大,宮內的柴薪尤其後宮,都會定點定量的供應,而宮內的柴薪需求還要攤派個地方,地方每年都要向宮內提供柴薪。
如果放在後世,這一定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樹木枯枝也要錢嗎?是的,在大明朝要錢,而且很貴!
早點鋪子老頭一天才不過賺個百文,這還不是淨收入。
得了回答後,朱厚照和朱厚煒心里有了概念,朱厚煒對賣柴老頭道︰“老爺爺,這兩個錢你可以給我嗎?”
賣柴老頭哼道︰“憑什麼呀?這是你們給我的。”
朱厚煒道︰“我們沒買柴呀。”
“我不是回答你們問題了?”
“回答問題也要錢嗎?”朱厚煒又道。
賣柴老頭一時語塞……合著你們是一起來坑老漢我的是吧?
朱厚照道︰“就是呀!回答問題也要錢嗎?我要去官府問問。”
老頭趕忙擺手︰“罷了罷了,錢給你們便是。”
楊廷和一臉無奈,這兩個小家伙真是……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過這錢他們總歸也沒要的。
這個時代做生意講究的是誠信,口碑是關鍵,失了口碑生意做不大,顯然賣柴老頭還沒明白這些道理。
朝陽射出第一縷金色光芒,灑在正陽大街上,一日之計在于晨,正陽大街上的百姓逐漸多了起來,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正西坊的臨街的布匹店已經開業,朱厚照拉著朱厚煒道︰“弟,咱們去給爹娘買衣服。”
“可是咱們沒錢了誒。”
兩人齊齊望向楊廷和,楊廷和笑道︰“進去瞧瞧吧。”
“好哦!”
兩個小家伙當先進入了布匹店,布匹店都掛著各種布料,還有成衣,上面都掛著牌子,價格標注清楚,童叟無欺。
這里也有棉花可以賣,每斤一錢六分。青布夾襖每件四錢五分,潮藍布每件三錢二分,綠梭布每匹四錢五分。
這些都是較為貴重的,比如夾襖每件折合下來需要六七百文,普通小民每一件棉襖能穿三代穿的道理就能說得通了。
因為實在太貴了,不是小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最基礎的食貨志,也是朝堂諸公相公們最不在乎的東西,可卻是朱厚煒最想知道的情況,因為只有知曉了這些,才能真的去了解這個時代的社會情況。
如果他沒有出宮,他不會相信普通人一年賺的錢只夠買兩件青布夾襖。更別提讓這個階層去穿綢緞,他們有資格,但根本穿不起!
朱厚照和朱厚煒給張皇後和弘治皇帝一人買了一件夾布棉襖,便離開布匹店。
“好貴啊。”朱厚照感慨,貴賤的概念在這一刻終于在大明皇太子小小的心中具象化了。
想必以後回宮也不會隨便就賞賜劉瑾他們一千兩白銀那麼離譜的事了。
路邊有商販牽著騾子售賣,詢問其價得知一匹騾子售價四五十兩,騾子尚且如此,馬匹就更貴了,集市上很少見到馬匹,多都是牛騾也能解釋的通。
喜歡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