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劉喚後,李文東站在寬敞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玻璃上映射出他若有所思的輪廓。
窗外,城市的街道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可他的目光卻仿佛穿透這繁華的表象,落在了更遙遠的地方。
他的手輕輕搭在窗框上,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擊著,那是他在思考時的習慣性動作 。
確定劉喚成為導師,只是東大好聲音籌備的第一步,接下來導師團隊的組建,才是重中之重。
一個優秀的導師團隊,不僅要有專業實力,更要能在舞台上、在點評中擦出思想的火花,吸引觀眾的目光。
他深知,東大好聲音要想在眾多音樂節目中脫穎而出,導師的陣容至關重要。
掏出手機,他的手指在搜索欄上輕輕滑動,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審慎。
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呢?
他心里清楚,四個導師中必須有一位女導師,不然全是男性導師,節目會少了許多精彩和看點。
在腦海中迅速篩選著合適的女歌手,港台的女歌手首先被他排除在外,畢竟從地域和文化融合的角度考慮,內地的女歌手更能貼近節目的受眾。
他的目光依次掃過通訊錄上的名字︰田振、王妃、毛啊閩、李那、韓虹、韋韋、楊鈺穎、李古一……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音樂傳奇,也都有著各自的話題和爭議。
先看楊鈺穎,李文東第一個就把她從備選名單中劃掉了。
楊鈺穎是自己的妻子,他心疼她在娛樂圈的忙碌與壓力,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給她安穩舒適的生活,又怎麼舍得讓她出來工作呢?
在李文東心里,家庭永遠是第一位的,他希望楊鈺穎能更多地享受生活,而不是在工作中操勞。
再看李那,她早已遁入空門,遠離了娛樂圈的喧囂與紛擾。李文東尊重她的選擇,不想因為節目去打擾她現在平靜的修行生活。
李那在音樂上的成就雖高,但如今她已在另一種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李文東明白,這份寧靜對她來說才是最珍貴的,所以果斷地將她排除在外。
提到毛阿敏,李文東微微皺眉。
毛啊閔的偷稅漏稅事件,在當年可是鬧得沸沸揚揚 。
第一次偷稅漏稅或許還能被部分人理解為一時疏忽,但後來又出現第二次,這讓公眾對她的信任大打折扣。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她和前男友傻勇之間的糾葛。傻勇曾在她困難時借錢幫她補齊稅款,可她卻為了推卸責任,將偷稅漏稅的全部責任推給前男友,還稱他卷錢外逃,當時很多人都信以為真,畢竟傻勇確實出國了。
多年後,她才向媒體澄清傻勇沒做過傷害她的事,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她第二次偷稅漏稅之後,人們很難再毫無保留地相信她。
在李文東看來,導師不僅要有專業的音樂素養,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公眾形象,這樣的毛啊閔顯然不符合他對導師的期望,于是也被他從名單中劃去。
至于田振,她的性格直爽,在樂壇也是一位極具個性的人物。但她和那鷹之間那場著名的 “頒獎禮風波”,讓李文東不得不慎重考慮。
那是 10 年前,在 “華語流行歌曲榜” 投票大戰中,田振以 5000 票險勝那鷹,可主辦方卻將金獎頒給了第二名那鷹。
當田振沖進頒獎禮現場,看到那鷹捧起本屬于自己的獎杯時,頓時火冒三丈,直接搶過話筒開撕,現場導演嚇得趕緊切斷麥克風電源。
這場直播事故不僅導致兩大天後決裂二十余年,還讓當年投票系統的公正性遭到全民質疑。
田振事後只留下 “太髒了!” 三個字,並且至今拒與那英同台。
但事實上,從主辦方的角度來看,他們提前一天通知田振票數是第一名,還表示如果她能參加,就將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頒發給她。
音樂頒獎典禮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最大的獎項只會頒發給在場的提名歌手,張國榮也曾提到過類似情況,比如 tvb 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即便像鄧麗君這樣的傳奇人物,若未參加頒獎典禮,也不會獲得該獎項。
當時田振回復來不了,主辦方只能將獎頒發給第二名那鷹。
可頒獎當天,田振卻趕到了現場,這讓主辦方措手不及,信函上都已經寫好了那鷹的名字,改起來談何容易。
田振這一鬧,雖然看似是在為自己爭取權益,但卻讓整個內地音樂頒獎典禮的信譽度下降,甚至影響到背後的文化布局,還間接讓台灣金曲獎發展壯大。
李文東深知娛樂圈的復雜,這樣容易引發爭議的人物,還是不選為妙,于是田振也被排除在導師人選之外。
接著,李文東將目光落在了王妃、韓虹、李古一身上。
王妃在娛樂圈以 “佛系” 著稱,她對待生活和工作都有著一種淡然的態度。
這種佛系的性格,在一些場合下是一種獨特的魅力,但對于一檔需要導師積極互動、制造話題和熱度的音樂節目來說,卻可能成為一個問題。
李文東擔心,如果邀請王妃擔任導師,在整季的東大好聲音節目中,她可能會因為過于佛系,而很少主動發言或者參與到導師之間的互動環節中。
這樣一來,節目就會少了很多看點和趣味性 ,觀眾也難以從她身上獲得足夠的新鮮感和話題討論點,所以王妃也逐漸被他從考慮範圍內淡化。
最終,李文東的目光定格在了李古一身上。
李古一,這位在華語樂壇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歌唱家,她的名字幾乎與春晚緊緊綁定在一起,一首《難忘今晚》,成了春晚幾十年來的經典落幕曲,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 。而她對鄧莉君的評價,更是讓她成為了話題的焦點。
李古一曾直言鄧莉君是 “小歌星”,不值得她掛念,這話在鄧麗君過世後,被不少人抓住不放,從而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和爭議 。
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在 1983 年說的,那時的時代背景與現在大不相同。
在當時,鄧麗君的歌曲被視為 “靡靡之音”,在大陸的傳播受到諸多限制,文化環境也相對保守 。
李古一作為一名傳統的歌唱家,從自己的音樂理念和當時的文化氛圍出發,說出那樣的話,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當下這個開放多元的時代,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和包容度都大大提高,再回過頭去看李古一當年的言論,自然就會引發各種不同的聲音和解讀 。
從節目效果的角度來看,這種話題性恰恰是李文東所需要的。
在東大好聲音的舞台上,李古一的身份不僅僅是一位導師,更是一個話題的制造者和推動者。
她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觀眾討論的焦點,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 。
當她在節目中表達自己的音樂觀點時,無論是對選手的點評,還是與其他導師的交流,都有可能因為她曾經的那段言論而被放大,從而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這種熱議不僅能夠增加節目的熱度,還能讓節目在眾多音樂節目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 。
此外,李古一在音樂領域的專業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她的演唱風格獨特,融合了民族、通俗等多種元素,有著深厚的音樂功底和豐富的舞台經驗。
她在春晚舞台上的多年表演,足以證明她在觀眾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她能夠為選手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在音樂道路上成長和進步 。
而且,李古一的藝術生涯跨越了多個時代,見證了華語樂壇的發展變遷,她的人生閱歷和音樂見解,對于年輕的選手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
李文東深知,邀請李古一擔任東大好聲音的導師,雖然可能會面臨一些爭議,但從長遠來看,她所帶來的話題性和專業價值,遠遠超過了這些潛在的風險 。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綜藝市場中,只有敢于做出大膽的選擇,才能打造出一檔與眾不同的音樂節目。
他相信,李古一的加入,將為東大好聲音增添一抹獨特的色彩,讓這檔節目成為觀眾矚目的焦點 。
想著想著,李文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他轉身回到辦公桌前,坐了下來,開始為邀請李古一做更詳細的準備。他知道,這將是一場充滿挑戰的談判,但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東大好聲音的舞台,仿佛已經在他的眼前搭建起來,閃耀著璀璨的光芒,而李古一,無疑將是這個舞台上最耀眼的存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