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4 日,青省玉縣的清晨被一場 7.1 級的強烈地震撕裂。大地劇烈震顫,房屋成片倒塌,哭喊聲響徹雲霄。
這場災難來得猝不及防,造成了 1000 余人遇難,70 人失蹤,上萬人受傷。余震不斷,仿佛大地在持續嗚咽,訴說著這場浩劫的殘酷。
玉縣,這個典型的 "老、少、邊、窮、高" 地區,本就生活困苦。
大多數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約 3300 元,僅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 60。
在這樣的地方,手機作為非必需品,消費優先級極低。整個玉縣 36 萬人口中,手機用戶數約 8 萬,而擁有智能手機的僅有 1 萬,且少數民族佔比高達 98。
這里地理環境惡劣,無高速公路、鐵路,道路多為砂石路,電力供應不穩定,通信基站覆蓋有限,偏遠牧區的牧民只能依賴衛星電話或傳統通信方式。
李文東雖推出了黑科技天氣預報軟件,卻因通信問題,在這場災難中未能充分發揮作用,許多人延遲幾分鐘才收到提醒,導致損失慘重。
4 月 20 日上午 11 時,陽光透過雲層灑在侗寨的每一個角落,萬籟俱寂,仿佛時間都凝固了。然而,在這寧靜的氛圍中,有一個人心急如焚,他就是部長。
部長剛剛得知玉縣又發生了余震,而且余震還在不斷。這個消息讓他心急如焚,因為他深知余震可能會給當地居民帶來更多的傷害和損失。
他立刻拿起手機,撥通了正在拍戲的李文東的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了李文東的聲音︰“喂,部長,您好啊!”
部長顧不得寒暄,直接問道︰“東仔,你听說過玉縣地震的事情了吧?”他的聲音中透露出明顯的焦急。
李文東在電話那頭的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嗯,我听說了,部長。情況怎麼樣?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部長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東仔,我希望你能想辦法將手機的成本降低。最好是能讓大家都買得起手機,那種幾百塊錢的就可以,而且還得帶有天氣預報功能。這樣一來,當類似的災難發生時,人們就能及時收到預警信息,避免更多的損失。”
李文東沉默了片刻,冷靜分析道︰"部長,我理解您的想法,但實際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買不買得起手機,而是那邊的通信問題。”
“根據昆侖科技提供的數據,雖然只有一萬多人擁有智能手機,但如果網絡能夠及時暢通,這場災難的損失完全可以避免如此慘重。可惜的是,許多人都延遲了好幾分鐘才收到提醒。"
部長听罷,嘆了口氣,無奈地說︰"唉,我明白了,通信才是最大的問題啊。好了,東仔,這件事就先這樣吧。" 掛斷電話,部長的心情愈發沉重,他深知解決通信問題絕非易事,而玉縣的百姓還在受苦。
劉逸菲看到李文東的臉色異常凝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擔憂。她靜靜地等待著李文東掛斷電話,然後輕聲問道︰“怎麼了?出什麼事了嗎?”
李文東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是玉縣發生地震的事情。”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焦慮。
劉逸菲的眉頭緊緊皺起,關切地追問︰“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李文東定了定神,簡單地解釋道︰“我們還是繼續拍戲吧。”他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劉逸菲能感覺到他內心的糾結。
然而,一旁的薛小路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們不去參加募捐活動嗎?”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李文東搖搖頭,耐心地解釋道︰“現在不是時候,畢竟我們正在拍攝新電影,如果去參加募捐活動,恐怕會被人誤解為是為了電影宣傳才出來捐款的。”
劉逸菲有些不以為然地說︰“怎麼會呢?大家應該都能理解我們的好意吧。”
李文東苦笑著說︰“你還太天真了,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有機會你可以問問黎名大哥,20 年前,他為了籌到 50 萬捐款,專門回來唱歌,結果卻破音了。”
“你知道當年所有的報社是怎麼報道的嗎?他們完全沒有提及他的慈善之舉,反而一直揪住他破音的事情不放,直到現在還有人拿這件事來嘲笑他。”
“所以你以後每次發言,把想要說的話在腦子里轉一遍,再說出去,別跟那只鷹一樣,腦子沒動,嘴巴就先動了。其他人也是。"
眾人紛紛應和︰"明白∼"
劉逸菲又想出一個辦法︰"那我們可以打電話過去捐款嗎?"
李文東考慮到大家的情況,說︰"可以,松鼠跟毛毛就不用了,你們沒有多少錢。"
譚淞韻卻堅持道︰"沒關系,幾萬塊也是錢,反正公司包吃包住,我現在也用不上。"
毛小彤也附和︰"對呀,錢是小事,他們現在才是最需要幫助的。"
李文東見大家如此熱心,便說︰"那行,你們自己量力而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完,大家各自拿起電話,為災區獻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李文東看著這群充滿愛心的伙伴,心中感到溫暖,同時也深知,對于災區,有心的人把錢準備好,其他事讓專業的人去處理,或許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玉縣的地理位置堪稱救援的一大難題。它位于海拔 4000 米以上,震後道路損毀嚴重,800 公里的路,需要開 12 小時的車才能到達。
4 月的高原,氣候寒冷,積雪和低溫加劇了救援難度,許多救援人員都出現了高原反應,行動艱難,更別說普通人了。
此外,文化差異也給救援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許多人不懂普通話,交流困難,常常出現 "雞同鴨講" 的情況。
對于遇難者,還需征得家屬同意並且遵循藏傳佛教儀式和傳統喪葬習俗,不能隨意移動,這讓救援工作更加復雜。
但大家都知道,無論多難,都是自己的同胞,該捐款的還是要捐款,該幫助的還是要幫助。
此時,一場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正在進行,多個電台直播。李文東決定撥打捐助熱線,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影響更多人踴躍捐款。
"喂,你好。"
"您好,這里是央媽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現場。"
"你是師師?"
"東哥?"
沒想到,熱線隨機分配,竟讓李文東接到了李師師的電話。李師師有些驚訝,同時給身邊的工作人員寫了幾句話。
李文東解釋道︰"有其他事耽誤了,不能來到現場,所以直接打電話過來捐款。"
工作人員看到信息後,立刻示意舞台的主持人將話題拋過來,並讓攝影師對準李師師拍攝。
董青作為專業主持人,立刻心領神會,說道︰"現在讓我們看看李師師此時的熱線電話情況。"
鏡頭突然一轉,如同被一只無形的手牽引著一般,精準地落在了李師師的身上。只見她面帶微笑,輕聲細語地問道︰“您好,請問您怎麼稱呼呢?”
李文東听到李師師的聲音,立刻意識到這通電話可能正在被拍攝。他毫不拘謹,落落大方地回答道︰“我是李文東,因為有些事情耽擱了,沒辦法親自到現場,所以只能直接打電話過來捐款啦。”
現場的嘉賓們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听到李文東的名字,都不禁為之一震。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竟然會通過電話的方式來參與捐款,而且還是由李師師接到這個電話,這可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啊!
李師師的臉頰微微泛起一抹紅暈,她有些羞澀地繼續問道︰“那麼,您打算捐多少呢?”
李文東沒有絲毫猶豫,干脆利落地回答道︰“嗯……以東皇的名義捐 10 億吧,另外,我個人再捐 10 億。”
他的話音剛落,整個場面都像是被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瞬間炸開了鍋。原本安靜的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片驚嘆聲和掌聲,觀眾們都被李文東的慷慨所震撼。
要知道,這場救災募捐活動已經直播了整整 3 個小時,才好不容易籌集到了 18 億的善款,而李文東這一通電話,竟然就直接捐出了 20 億!這是多麼令人欽佩的善舉啊!
李師師也十分震驚,但還是想確認一下︰"東哥,您確定是捐 20 億嗎?"
李文東堅定地說︰"是的,希望能幫助災區,早日重建。"
"謝謝東哥的善舉,謝謝。" 李師師感激地說。
李文東掛斷電話後,直接轉款到慈善賬號。很快,救災募捐活動現場的工作人員就得知了 20 億到賬的消息,周桃、朱君等紛紛發言感謝李文東的善舉。
在李文東的帶動下,電視機前的觀眾深受感動,紛紛踴躍捐款,幾塊、幾十塊,匯聚成愛的海洋,慈善賬號里很快又多了一個億的善款。
李文東的這一善舉,不僅為災區帶來了巨大的資金支持,更激發了全民的愛心,讓大家知道,無論力量大小,只要心懷善意,就能為災區貢獻一份力量。
在這場災難中,愛與責任在傳遞,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
喜歡娛樂︰回到過去,靠國足起家請大家收藏︰()娛樂︰回到過去,靠國足起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