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廣場的夜空被璀璨的燈光點綴得如同夢幻般絢爛。在一架造型獨特的滑板飛行器中,李文東和李師師正經歷著一段略顯微妙的旅程。
飛行器在夜空中平穩飛行,天空的星光閃爍,宛如撒落的碎鑽。
李師師站在李文東面前,雙手緊緊抱著他的腰,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
她偷偷抬頭瞥了一眼正在操控飛行器的李文東,只見燈光和星光映照在他的臉上,勾勒出堅毅的輪廓。
李師師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全感,同時也夾雜著一絲羞澀,剛才在緊急情況下抱住于他,現在回想起來,臉頰不禁微微發燙。
"別緊張,馬上就到了。" 李文東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帶著一絲溫和的安撫。李師師輕輕點頭,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她知道,今天的春晚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作為主持人,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而剛才的突發狀況幸好有李文東的幫助,才讓她得以順利趕到現場。
很快,嶺南廣場的輪廓出現在視野中。李文東熟練地操控著飛行器緩緩降落,周圍的工作人員和觀眾看到這突如其來的飛行器,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投來驚訝的目光。
當飛行器穩穩地停在地面上時,人群中爆發出陣陣驚嘆聲。
李師師從飛行器上下來,輕輕舒了一口氣,伸手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亂的頭發和衣服,瞬間恢復了主持人的優雅與從容。
她轉身面向李文東,眼中滿是感激,輕聲說道︰"謝謝你,東哥,要不是你,我今天可就麻煩大了。"
李文東笑著擺擺手,語氣輕松地說︰"小事一樁,快去準備吧,別耽誤了主持。"
李師師點點頭,快步走向後台,心中還在回味著剛才的飛行經歷。那個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李文東,此刻在她心中又多了幾分不一樣的色彩。
而李文東則將滑板飛行器交給工作人員妥善保管,轉身走向自己的準備區域,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演出做最後的準備。
後台里,李文東仔細檢查著自己的服裝和妝容,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
他穿上筆挺的中山裝,領口別著一枚銀色團徽,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對著鏡子,他反復練習著演唱的曲目和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都經過精心設計,力求將最好的表現呈現給全國觀眾。
雖然已經經歷過無數次演出,但面對春晚這樣的舞台,他依然感到一絲緊張和興奮。這是向全國人民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傳遞心中那份對歷史、對先輩敬意的時刻,容不得半點差錯。
此時的嶺南廣場現場,氣氛已經熱烈到了極點。觀眾們都站在外圍,翹首以盼著精彩節目的上演。
李師師完成了前面的主持環節後,也在後台默默關注著李文東的準備情況。她看著那個在後台認真練習的身影,回想起剛才乘坐飛行器時的驚險與難忘,心中對李文東的敬佩和好感又多了幾分。
她知道,接下來的演出將會是一場視覺與听覺的盛宴,而李文東,一定能夠帶給大家驚喜。
終于,輪到李文東上台演出了。舞台燈光瞬間暗了下來,全場觀眾也隨之安靜下來,只有輕輕的呼吸聲在空氣中彌漫。
突然,舞台穹頂垂落的星芒燈陣在暗場中漸次亮起,如細碎的銀河傾瀉而下,將整個舞台籠罩在一片夢幻般的光芒中。
一個身影逆光而立,正是李文東。他站在舞台中央,中山裝的領口別著的銀色團徽在追光凝聚的圓心處微微顫動,仿佛承載著百年的歷史記憶。
他抬起頭,以仰望的姿態凝視著穹頂,仿佛在與百年前的星空悄然相接,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份靜謐而莊重的氛圍中。
當第一縷鋼琴前奏如晨霧般漫開,全息投影系統驟然啟動,舞台四周的空氣瞬間化作透明的銀幕,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就此拉開帷幕。
李文東的清唱隨之響起,"那一年你和我一樣年紀",聲音清澈而溫暖,仿佛帶著時光的濾鏡,將人們帶回那個動蕩而熱血的年代。
舞台左側的全息膜層率先泛起漣漪,1919 年 5 月 4 日的天安門廣場在粒子光束中顯形。學生們高舉的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標語牌稜角分明,傳單上的油墨仿佛還未干透,仿佛能聞到那淡淡的墨香。
畫面聚焦在一位戴圓框眼鏡的男生身上,他攥緊拳頭的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領口的學生裝紐扣崩開一顆,露出泛紅的脖頸,那是歷史照片中未曾記錄的細節,卻在全息技術的神經網格渲染下,讓百年前的熱血溫度觸手可及。
當副歌 "我仰望你看過的星空" 響起,右側全息屏突然爆裂成無數光粒,重組為 1935 年一二?九運動的街頭。
女生們揮舞的橫幅在虛擬氣流中獵獵作響,軍警的皮靴踏在青石板上濺起的火星,與歌手腳下的舞台燈光形成奇妙的共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場的觀眾們看著這一幕幕仿佛真實發生在眼前的歷史場景,紛紛發出驚嘆聲,眼神中滿是震撼。
"你留在風中搖曳的那抹紅",唱至此處,舞台中央的升降台悄然下沉,李文東仿佛墜入歷史的裂隙。
全息影像從四面八方合圍而來︰1927 年上海街頭,一位身著旗袍的女黨員在槍聲中扯下圍巾,將其系在電線桿上作為起義信號,圍巾的紅色在黑白基調的全息畫面中格外灼眼,那是革命的顏色,是希望的顏色。
1948 年遼沈戰役的戰壕里,戰士用染血的手指在鋼盔內側畫下五角星,血跡的擴散軌跡與歌手聲線的顫音完美同步,仿佛在訴說著戰爭的殘酷與戰士的堅定。
最震撼的是當 "不回頭向硝煙深處奔去" 的樂句迸發時,十二道全息光束在舞台上空交叉成十字,每道光束中都浮現出不同年代的犧牲場景︰有的戰士抱著炸藥包沖向碉堡,有的地下黨在刑場上高唱國際歌,他們的身影在消失前化作紅色粒子,如櫻花般飄落在歌手肩頭。
李文東的肢體語言成為串聯現實與歷史的活化石,他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每一個動作都仿佛在與歷史對話,與那些為了國家和民族英勇獻身的先輩們共鳴。
當唱到 "舉起手我說出同樣誓言",他的右手緩緩抬起,手掌朝向左側 1921 年嘉興南湖的全息影像 —— 那里,代表們正將拳頭抵在胸前莊嚴宣誓,虛擬的手臂與現實的手臂在空間中形成鏡像,仿佛穿過百年光陰完成接力。
那一刻,現場的觀眾們仿佛也置身于那個歷史時刻,感受到了那份堅定的信仰和使命。
副歌段落中,他數次轉身面向不同方向的全息畫面,每一次旋轉都帶起衣擺的渦流,與身後全息戰士沖鋒的姿態形成動態呼應。
最動人的瞬間出現在橋段 "我多想伸手緊緊擁抱你",他向右側 1919 年學生的全息影像邁出半步,指尖幾乎觸踫到對方揚起的傳單,而全息人物突然轉身,露出與陳延年相似的年輕面容,嘴角的微笑在粒子波動中若隱若現,仿佛在傳遞著跨越百年的鼓勵和支持。
在央媽的導演室里,工作人員們緊緊盯著屏幕上的收視率數據,臉上滿是驚喜。
"臥槽,海南省的收視率已經去到 50 了,廣東、廣西這兩個省的收視率漲到了 55,其他省份更是在 80 以上,最厲害的還是東北三省,直接去到了 99。" 一位工作人員激動地喊道。
總導演金粵卻擺了擺手,眼中閃著淚光,說︰"不用看數據了,你專心看春晚吧。"
此時,總制片人張小海、央媽台長焦立等人也都紅了眼眶,被舞台上的表演深深打動。
嶺南廣場的現場觀眾席間,全息投影的余光在觀眾臉上投下歷史的剪影︰當 1949 年開國大典的禮炮聲在全息空間炸響,前排老人鏡片上的反光與虛擬禮炮的火光重疊,仿佛將他們帶回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新時代年輕人舉起手機拍攝時,屏幕里李文東與全息戰士的同框畫面,在社交媒體實時生成新的記憶切片,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感動。
最令人屏息的是,當 "百年前你夢想的那個新中國" 的尾音落下,舞台穹頂的星芒燈陣突然拼出 "19192010" 的光軌,而四周全息屏同時浮現出當代青年的影像︰實驗室里的科研工作者專注地做著實驗,邊疆哨所的戍邊戰士挺拔地站立在崗位上,脫貧攻堅一線的駐村書記耐心地與村民交流...... 他們的面容與百年前的學生、戰士逐漸疊合,形成跨越時空的集體肖像。
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這是對歷史的致敬,對先輩的緬懷,更是對當代青年的激勵。
李文東站在舞台上,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滿是感慨。
他知道,自己不僅僅是在表演一個節目,更是在傳遞一份精神,一份跨越百年的初心和使命。
然而這一切還沒結束。
喜歡娛樂︰回到過去,靠國足起家請大家收藏︰()娛樂︰回到過去,靠國足起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