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越是思忖,越覺得武聖的真實身份,與武國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
“武聖的身份,不是我們要探究的重點。”徐長卿忽然出聲,打斷了姜峰的思路。
他抬眸望著窗外的夜色,緩緩說道︰“為師想的,是武聖這條路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其實與王朝之間,有著莫大的干系。”
“開平城所在的位置便在武國邊境,武國能夠始終屹立不倒,佔據中央四千年,便是因為他們始終走在武道的最前沿。”
“武聖這條道路能夠如此快的得到天下武夫的認可,也離不開武國的緣故。”
姜峰沉默。
徐師這是在告訴他,將來若真是走到那一步,最好的方式還是選擇依靠國家。
其實這個道理,就跟儒家一樣。
大道需要有人行走,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在國家里面傳播。
因為從傳道的角度上思考,國家體制必然更優于宗派。
宗派更偏向于精英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普世教育的意義,在于能夠更多更好的培育一大批種子,也更方便于從中擇優。
一位宗派中的天之驕子,縱然修行到觀道境,若要繼續往前,靠自身苦功,遠不及依托朝廷傳道來的簡單。
這也是當今神州,國家體制能夠延續上萬年之久的原因。
細想下來,其實當今天下的大宗師,或多或少,都與朝廷有所牽連。
大宗師依靠朝廷,本就與自身大道有關。
朝廷越強,國家越強,越多的武夫踏入他們的道途,這些武夫的武道越強,大宗師也會越強。
這便是傳道天下的好處,也是大宗師與朝廷之間的相互成就。
至于大宗師為什麼不直接登基稱帝,也不難理解。
身系國運,難以長壽。
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一位大宗師的決定,足以影響到整個王朝!
姜峰忽然問道︰“歷史上,難道沒有大宗師挾天子以令朝臣?”
如此一來,大宗師既可以當家做主,又可以規避難以長壽的問題。
徐長卿冷笑道︰“當然有,蜀國便是最好的例子。”
姜峰一怔︰“難道蜀國皇帝一直是劍閣扶持起來的傀儡?”
徐長卿又喝了一口熱茶,接著緩緩道︰“蜀國成立不過四百年,而劍閣卻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蜀國前面的玄國,齊國,離國,為何會被滅國?因為他們和劍閣之間僅限于合作關系,可到了蜀廷,劍閣閣主便開始被朝廷冊封為國師。”
“有傳聞,蜀國的開國皇帝,其實是劍閣弟子,甚至是那一代的劍閣少閣主。”
“他奉當代劍主之命,下山起事,也由此得到劍閣的大力支持,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接手當時已經支離破碎的離國。”
徐長卿語氣始終平淡︰“這也導致了那一代劍主,活不過百年。”
姜峰恍然︰“因為當時的劍主雖無帝王之名,卻掌帝王之權。”
徐長卿點頭道︰“就如同隋國的開皇一樣,哪怕退位,不再是名義上的帝王,卻也避不開國運聚身的事情。”
“一國天子不是工具,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避開規則。國家的話語權掌握在誰手上,誰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因此,哪怕是大宗師,也不願過于干涉政事,更不可能讓帝王听命于自己。”
“這也給了一些帝王,可以掌控大宗師的幻想。”
話到這里,徐長卿不由得停頓下來。
他當年以身入局,卻也只能听命于帝王。
與其說先帝將他當成一柄刀,不如說他自願成為這柄刀。
這個世界,終究不是武力說了算。
縱然他以武力推翻整個景國,扶持另一位帝王登基,可新帝登基,改朝換代,事情就能做成嗎?
且不說,當時的景國一旦崩潰,國運不存,則魔尊便可脫離封印,屆時長安必滅,數百萬百姓因此而喪命。
何況在當時的情形,景國的邊軍依舊認可這個國家。
哪怕他真有這個心思,而當時還是兵馬大元帥,與他關系匪淺的伍子荀,也不會跟著他造反。
因為伍子荀能活著,能對朝廷如此忠心,正是因為他在絕境時,是先帝對他伸出了援手。
更何況。
景國覆滅,不是他的初衷。
國泰民安,才是他的理想。
因此,他想要改變時局,就必須入局。
他當時的作法,是選擇扶持一位有著相同政見的皇子登基,那便是先帝貞元。
一直以來,他與先帝之間,也算是君臣契合。
哪怕先帝要扶持佛門,他也沒有意見。
因為他是以力證道的武夫,無需走傳道天下的道路。
只可惜,人力有窮時。
他還沒強大到可以改變時局的地步,就被魔尊生生拖垮了。
姜峰這時才恍然明白。
難怪所有的大宗師,皆與朝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卻無一人想過操控帝王行事。
皇帝想要大宗師為朝廷所用,所以會給大宗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大宗師想要掌控權力,卻不想介入朝堂太深,往往都會同意,而且這麼做,也更方便自己傳道。
秦國的許牧將自己的兵道根基傳于秦國大軍,炎國的夏侯尊亦是如此。
蜀國則以劍閣獨立于朝堂之外,但閣主享有國師之尊。
徐長卿嘆息道︰“多出去走走吧,景國因為魔尊的緣故,許多朝政與列國皆有不同。景國的讀書人甚至還幻想著,列國朝廷都是如景國一樣,由文人當家做主呢。”
“自大景開儒之後,景國涌入不少周邊四國的文人,他們皆以為大景是儒家文人最好的生長土壤,皇帝也一定會讓他們這麼認為。”
“只可惜,如今魔尊已滅,景國今後的朝局,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一點,哪怕儒家已經開道,也無法改變。因為儒修始終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
他深深地眼前的弟子,有些意味深長的微笑道︰“你要走出自己的道路,要完成古今唯二的大業,甚至要超越當今武聖,就不能留在景國偏安一隅。”
“唯有見識世界廣闊,才能明悟大道無涯。”
“唯有見過眾生百態,才能明白人間之道。”
“如今為師也沒什麼可教你的了,唯有一言,望你銘記。”
姜峰連忙起身,對著徐長卿深深行禮︰“但請老師賜教。”
徐長卿悠悠說道︰“大道漫長,既要踽踽獨行,亦要海納百川。”
“尋道如此,人生亦如此!!”
喜歡人間第一武夫請大家收藏︰()人間第一武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