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旭工傷事故發生一個月之後,賈張氏這才不情不願的去軋鋼廠上班。
    一個月時間,並不足以讓賈東旭的傷口愈合。
    他的傷口雖然還需要時間才能愈合,但也只需要按時去醫院檢查換藥就行,所以賈東旭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已經出院回家。
    賈張氏以照顧病人為借口,拖了半個月,實在拖不下去了,這才不情不願的去上班。
    “張翠花,你以後就負責零件清洗工作,王芳,你帶一下她。”
    車間主任交待完工作就離開了,留下賈張氏和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工負責帶她。
    賈張氏報到之後,就被車間主任安排了一個簡單的工作。
    鉗工車間按照圖紙加工出來的零件,會將零件按照裝配圖的要求進行預裝配,檢查零件的配合情況和尺寸精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或修復。
    但在裝配前,會對零件進行清洗,去除油污、鐵屑、灰塵等雜質,保證零件的清潔度,以提高機器的裝配質量和使用壽命。
    賈張氏一把歲數了,也不能指望她學會什麼技術,只能把她安排過來干清洗零件的活兒。
    而且在她進廠之前,易中海就已經找車間主任聊過這事兒。
    易中海的想法是,等到秦淮茹生完孩子,她和賈張氏對調之後,再慢慢教秦淮茹技術就行了。
    賈張氏來鉗工車間,只是一個過渡,所以才給她安排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只需要把零件清洗干淨就行。
    “以後我就叫你張嬸吧,你叫我全名王芳或者小芳都行。”王芳主動開口說道。
    賈東旭的母親會進廠頂班的消息,車間里的工人閑聊的時候都傳遍了。
    賈張氏作為賈東旭的母親,王芳的歲數和賈東旭也相差不了幾歲,自然就稱呼她為張嬸。
    王芳也是在去年自己男人出工傷沒了之後頂崗進廠的,對于同病相憐的賈張氏,王芳對她的態度也比較溫和。
    “行,那我就叫你小芳了,以後還得靠你多多關照才行。”
    剛來車間,賈張氏人生地不熟的,自然不敢擺出在院里的那副嘴臉,面對王芳的示好,賈張氏也是笑臉相迎。
    “說不上關照,大家都是工友,以後相互幫助就行,來我給你說下咱們的工作內容……”
    互相介紹完,王芳就開始給賈張氏講解工作內容。
    她們的工作相對簡單,沒一會兒就講解完畢。
    清洗零件的工作雖然不需要技術含量,但得細心才行。
    了解了工作內容,賈張氏心里也松了一口氣。
    她來之前還在想著自己一把年紀,又沒什麼文化,也害怕自己干不了鉗工的活兒。
    听完王芳的講解,她心里只想說一句︰就這?
    這不是有手就行嗎?害她白擔心這麼久了,隨後她就興致勃勃的開始零件清洗工作。
    站在不遠處的易中海,看到賈張氏老老實實的工作,心里也松了一口氣。
    易中海最擔心的就是賈張氏作妖,他作為賈東旭的師傅,如果賈張氏鬧出什麼麻煩,他也不好不管。
    “淮茹,給我來一份油渣白菜,再來兩個……不,三個窩頭。”
    由于秦淮茹在二食堂工作,所以中午吃飯時間,賈張氏也來到二食堂吃飯。
    秦淮茹給她打了滿滿一勺子菜之後,賈張氏又要了三個窩頭。
    家里的日子好過些之後,賈張氏一頓至少都要吃兩個窩頭,她覺得自己今天上班辛苦了,所以多要了一個。
    “媽,廠里的窩頭個頭比較大,兩個就差不多了,而且你給的糧票只夠買兩個窩頭的。”
    秦淮茹看著賈張氏遞過來的糧票,心里有些為難,哪怕她們後廚的人吃飯,該給的糧票都不能少了。
    秦淮茹知道賈張氏飯量大,原本是想著給她挑兩個大點的窩頭,結果她直接要三個,但只給兩個窩頭的錢。
    而且廠里的窩頭個頭比較大,比起她們家里做的,兩個基本上就相當于家里的三個窩頭了。
    廠里的工人一般也都是一頓吃兩個,有些女工連兩個都吃不完呢。
    “我帶的糧票只有這麼多,你先幫我墊上,今天上班累壞了,兩個哪兒夠的,我得多吃點兒才行。”
    賈張氏也知道自己給的糧票不夠,所以開口讓秦淮茹墊上,反正自己不能餓著了。
    見自己婆婆都這樣說了,秦淮茹只能轉身去給她挑了三個相對大些的窩頭。
    她想著賈張氏也不一定能吃完,還可以帶回家去吃,也不算浪費。
    “淮茹啊,你幫我把飯盒洗一下,我去找個地方眯一會兒。”
    吃飽喝足,賈張氏有了些許困意,來到後廚找到秦淮茹,把自己的飯盒遞給她。
    看著手上空空如也的飯盒,秦淮茹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就她這飯盒,說句不敬的話,簡直比狗舔了還干淨,哪里還用再洗的。
    自己婆婆飯量大,她之前就知道,但今天才發現自己以前還是小瞧了她。
    本來秦淮茹就給她的菜打得比較多,窩頭也是盡量挑的個頭大的,結果還是被她給一頓造完了。
    “媽,還是我帶你去我平時休息的地方吧。”
    秦淮茹知道自己婆婆剛來軋鋼廠,肯定不熟悉環境。
    車間里面機器散發出來的熱量,夏天的時候根本沒法休息,所以帶著她來到食堂後面背陰的地方。
    現在天氣還很熱,食堂的人中午休息一般也都在這邊,隨便拿一條糧食袋子鋪在地上就行了。
    中午睡了一覺,賈張氏又老老實實的開始了她的工作。
    “一大爺,張大媽今天的表現怎麼樣?”
    下午下班回家的路上,何雨柱問起了賈張氏在廠里的工作情況。
    “還行吧,我讓車間主任給她安排了一個簡單的活兒,倒是沒鬧ど蛾子。”
    回想起賈張氏今天的表現,易中海心里的擔憂也放下大半。
    “哈哈,廠里又不像咱們院兒里,張大媽心里應該也清楚,您也不用太過擔心。”
    這麼多年下來,何雨柱也看清了,賈張氏平時在院里雖然愛作妖,但她可不蠢,小聰明還是有的。
    “唉,希望如此吧。”
    相比于何雨柱,易中海才是院里最了解賈張氏的人。
    得寸進尺,用這四個字來形容賈張氏最貼切不過了。
    易中海所擔心的,是賈張氏在車間里混熟了之後,會不會故態萌發。
    喜歡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