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謝危下了早朝之後,婉寧踐行婉寧的囑托。
啟文帝更是有一種為人之長的感覺,長嘆一口氣啊,他也是作外祖的人了。
不對,謝危是入贅的,孩子是跟著他們趙氏一族姓趙,那是他的孫兒啊!
起名,現在就要起名!
在典籍里面好一頓翻閱,起什麼名字呢,這可是他第一次給孫輩取名呢。
原本以為一時半會還真的想不出來,但是突然還真的就是靈光一現。
啟文帝想起來,婉寧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時候,就給起了一個小名“好好”。
有詢問過,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單純的字面意思,希望孩子一切都好。
那干脆就順著這個意思往下,這不就好取名字了。
朱砂御筆懸在澄心堂紙上方,隨著啟文帝的揮動御筆,“承安”二字流落在紙面上。
“一生順遂,歲歲承安。”這是對于一個孩子再好不過的期待和祝福。
立了聖旨,由謝危帶回公主府。
有了聖旨作為依托,那含金量還要再往上升一些。
謝危本人也是很滿意這個名字,既然他自己是“危”了,那肯定是期望孩子能夠“安”。
人這一生,多少是會和自己的名字相映襯,那就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承安能夠承安。
從集英殿出來,一路上是要經過進行朝會的文德殿,朝賀的紫宸殿,在穿過廣濟門離開燕宮。
一路上,謝危真的就是捧著這一道聖旨,來來往往的大臣宮人都能瞧得見。
謝危不是很刻意,但是那明晃晃的明黃色又不是作假的,還有兩個太監在後面跟著。任誰都得要多看兩眼。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目前還沒有人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還和聖旨扯上關系了。
動作快的,就趕緊派人去燕宮里面打探,兵分兩路,公主府那兒也派人候著。
這兩邊都有人,總有一邊能夠探查的到消息。
啟文帝親自賜名這樣的好事,婉寧又不會藏著掖著。
那是她的親爹,又不是旁人,既然是頒了聖旨,那就是啟文帝故意要給公主府做臉,那婉寧還不得接著。
既然是恩寵,那當然是要廣而告之。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婉寧可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的。
人前風光無限,人後她照樣是活的有滋有味,這樣的日子,是她用腦子掙來的,當然是要好好享受。
一個公主的孩子,有皇帝親自賜名,說實話這並不能代表什麼。
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這麼想的,他們並沒有想到婉寧在層層掩護之下的深意。
看到“承安”這個名字,婉寧很是滿意,難得的覺得啟文帝還是有點子中用的。
很快孩子就滿月了,但是婉寧並沒有選擇大肆操辦。
小孩子身子骨弱,不太好見風。
再說了人來人往的,萬一被沖撞了,那才是沒地方哭去。
婉寧出了月子之後,就進宮找啟文帝,給小承安磨來了一個爵位。
說實話,婉寧這輩子也許就只有這麼一個孩子,除非懷孕的辛苦和生產的疼痛,謝危可以承擔。
所以對待自己的好大兒,婉寧是怎麼都愛不夠。
要說啟文帝也是真的夠意思,完全不愧婉寧特地準備了一個虛弱妝,成功引起啟文帝的憐愛。
十分大方的給一個剛剛才滿月的孩子一個正二品郡公的爵位,食邑一萬戶呢。
要知道後宮里面有不少啟文帝的親生孩子,還沒有一丁半毫的爵位,這就讓一個小毛孩當上了郡公,不少奇形怪狀的小皇子們,差點咬碎了一口銀牙。
也虧得是這麼多年來,啟文帝給皇室成員封爵封的少,這一下子才能這麼大方。
任誰看了後宮里面那一大堆的奇形怪狀,心情也會不好。
能夠好吃好喝的養著就不錯了,還提給爵位呢,算了吧!
而罪魁禍首婉寧,則是深藏功與名。
而趙承安的封號是“寧誠”,那麼外人見了,都得喊一個尚在襁褓里面的小娃為“寧誠郡公”。
要是等趙承安能跑能跳了出去,光是靠著頭上的爵位,也能眾星捧月。
直到小承安快要周歲的時候,婉寧才放出話來,要風風光光的為她家好大兒辦一場周歲宴。
這時候,新一輪的春闈已經結束。
時隔三年,又是一批能人獲得進入朝堂的入場券。
在授官之後,整個燕都最熱鬧的事情,莫過于是婉寧公主家的小公爺過周歲。
請帖廣泛的發了出去,上至皇親貴族,下至普通官員,公主府都給發了請帖。
而這新科入仕的朝廷新人們,有不少也是得到了請帖。
平時瞧都瞧不見,難以搭上一句話的人都出現在公主府的宴會上,這機會不要白不要。
就算是能夠在上官或是貴人面前留下個面熟,那也是好的。
萬一在什麼時候想著用人,想著升官的時候,就把自己給想起來了。
不少的朝堂新人,以及老油子們都是這樣想的,不少的想約結伴同行。
而人在江湖混,難免是要處理人際關系,
周歲宴還沒有正式的開始,但是前院已經是熱鬧的不行。
正院的安排依舊是按照男賓女賓分席而坐,在里面的人還不算多,大部分的人還在外面交流。
你來我往,基本上都是三三兩兩的站在一起交流,繞著一束花,圍著一株小松,不管是不是在賞景,都能讓自己的目的感減弱。
婉寧已經做好準備,已經移步來到公主府中高處的凌風亭,在這里可以直接瞧見外院的景象。
那叫做是一個人頭聳動的,門庭若市。
身邊基本上是跟這樣個隨從,另外一個是提前去核對自家的禮物,和別家撞上了沒關系,但是不能犯了公主府的忌諱。
人在府外,不一定能夠了解那麼多的東西,啟文帝親封的郡公,可是這一輩的獨一份。
為了周全不出錯,每家在贈禮的時候,都是會不約而同的準備上兩份。
站在樓上,有著微微的小風吹拂,在這個逐漸炎熱的節氣里面,倒顯得有幾分的合適。
尤其是這樣用俯視的角度往下,從心里面,就有了自然而然的暢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