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的話外之意是說。
就算是將所有太平道弟子都綁到一塊。
頂多也就是讓那位張天師勞累幾日罷了。
畢竟,殺人也需力氣。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但為何這些人還要聚在一起商議為大賢良師報仇一事?
因為大賢良師死了,太平道群龍無首。
加入此派的修士,誰的手上沒幾條無辜性命?
他們一輩子,都會被標上邪道的標簽。
待在一起,尚能有個抱團取暖的去處。
但倘若因為群龍無首,就此散了,將來,單打獨斗的下場,多半會是不得好死。
因此,他們需要一個理由,一個目的,繼續抱團取暖。
而為大賢良師報仇,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誰又會在乎,真正將這個目的完成呢?
大家伙心照不宣罷了。
只是如今,這層遮羞布被少年郎揭開,讓眾人都有些惱羞成怒,
“虧你還是大賢良師的親傳弟子,你若不敢為你師父報仇,就少在這兒說風涼話!”
“想要坐那個位置?你還不夠格!”
“小子,你就算是大賢良師的親傳弟子,可畢竟太年輕了,等我們這些人老的時候,自然就有你出頭之日。”
“...”
說一千道一萬,他們都不想讓這個少年郎坐在那個位置上。
對于今日的局勢,少年郎像是早有預料,
“諸位但凡有認為我不配坐在大賢良師這個位置上的,盡管站出來。”
隨後。
當真有人跨步而出,
“我不服!”
話音剛落。
少年郎便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將其身軀崩裂。
血肉橫飛。
一些年長者見此不知名秘術,頓時心中一駭,
“五氣朝元之境?”
“是太平要術!”
“這小子...”
“...”
顯然,他們都有些畏懼眼前的少年郎。
不滿二十歲,便已到五氣朝元境界。
將來,必然能在長生路上走得極遠。
甚至可以比肩龍虎山的那幾位老家伙。
這樣的人,有資格能成為太平道的大賢良師!
“現在...”
“誰贊同?誰反對?”
少年再次看向眾人。
這一次。
許久都未有人站出來說些反對的聲音。
少年像是在經歷著一場意料之內的事情,並未因眼前諸多異士的反應而高興,只是一臉平淡的開口道︰
“自今日起,我,李長生,便是太平道新任大賢良師。”
說到此處,他緩緩邁向一處台階。
在台階的盡頭,有一把刻畫著八卦圖案的椅子。
他端坐在椅子上,仍舊是面無表情的正色道︰
“我身為大賢良師所發布的第一條命令,就是...”
“自此刻以始,解散太平道。”
“今後,若再有人打著太平道的旗號在外胡作非為,我李長生,便與其不死不休。”
“...”
......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山...•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歸藏?啟筮》︰黃帝殺之于青丘。
《元和郡縣志》︰齊景公有馬千駟,田于青丘。
...
張道之所處得這個時代,與他前世極為相近。
在這個修仙的世界中,並無《山海經》等奇書,他對于書里的內容,早已記不太清了。
但也依稀記得,根據不少文獻記載,青丘多半就在齊魯境內。
而且,青丘之國極大。
後來,隨著封神大戰結束後,聖人們改了地水風火,讓山海歸于山海,神州歸于神州。
就此,山海世界逐漸淹沒在浩瀚歷史長河中。
可這不代表,山海世界不存在。
張道之去往青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打開了神州大地與山海世界之間的通道。
也就是說,青丘,已經不屬于這個世界了。
但是,神州與山海世界,畢竟同屬一脈。
隨著歲月的遷移,青丘會在這個世界,留下一些痕跡。
而有能人異士,便通過這個痕跡,去往了青丘或是別的一些山海世界。
比如爛柯棋緣、又比如桃花源記等。
這兩篇故事里的主人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自神州世界去往了山海世界。
兩界雖是同屬一脈,但因聖人改了地水風火的緣故,使兩界的陰陽輪轉、乾坤秩序等,發生了巨大變化。
桃夭也只是听族內狐妖提及,在人間,有人在曹州之地,打開了去往青丘的結界。
但是,她並不知曉具體打開結界的方式。
也就是說,自桃夭決定離開青丘的那一刻起,就沒再想過要回青丘。
她從不覺得自己的命有多珍貴。
但是張道之需要奇花異草,她願意再次返回青丘。
盡管,會因此面臨著一些風險,比如嫁給自己不喜歡的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張道之听李瓊霄說起過,因歲月更迭緣故,哪怕是聖人改造的地水風火,也會存在著一些問題。
兩千余年前,青丘之地,曾重現世間。
當時異士,為了奪得青丘之地的天材地寶,借道曹州,去往青丘。
龍虎山祖師為了不使青丘淨土被異士侵佔,遂加固昔日聖人所設下的結界。
使青丘再一次遠離人間大地,自成一體。
而如今,張道之來到曹州,就是要找到昔日祖師爺設下桎梏所在。
對于這個隱秘,當世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了,李瓊霄是其中之一。
她能知道,是因為張先對她提及過這段往事。
當張道之根據李瓊霄描述,找到那處結界地點時,卻是豁然一愣。
只因那被祖師設下桎梏之地,如今,已經變成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水脈。
“是運河?”
李瓊霄說,曹州北行二百里,即為所下桎梏地點。
早前,這里或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也或許有著長長的山脈橫亙此處。
但在這兒可修仙的世界里,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祖師所下桎梏,可能就藏匿在這兒運河中。”
“茫茫運河,若要尋找,何其不易?”
“但是...”
張道之自乾坤袋里緩緩拿出運河輿圖。
若是尋常異士,即使一頭扎入這運河中,在茫茫水脈里,只怕也找不到古時桎梏。
因為,龍虎山祖師所下之桎梏,必然是極為隱秘。
不過,身具運河輿圖的張道之,卻能通過此圖,詳細感知到浩瀚運河中藏匿著的一些不同尋常的的氣息。
這些氣息,盡管已被兩千年歲月所淡化。
但,只要存在,就能夠被掌握輿圖的張道之所發現。
“真不知是時也命也還是巧合。”
張道之通過運河輿圖,悟出了很多東西,比如短暫的凝聚天地人之力,得以斬了申九千。
而今日,他又要通過此圖,找到祖師爺曾經所下的桎梏。
說時遲那時快。
只見張道之話音剛落,運河輿圖,就已緩緩漂浮至半空中。
一時間,圍繞在曹州附近的運河內,大大小小的生靈,包括行駛在水面的船只,都被張道之看得一清二楚。
他嘗試著尋找已被歲月沖淡的祖師氣機,
“找到了。”
張道之瞬間眼前一亮,而後與大牛、桃夭一同沒入輿圖當中。
“此地,的確有我龍虎山功法的氣機存在。”
“整整兩千年了,然而,這縷氣機,卻依舊顯得精純無比。”
“祖師爺的境界,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聖人嗎?”
已經來到一片水域中的張道之,正在仔細感悟周圍存在著的某種氣機。
任由歲月沖刷,氣機已經微乎其微,但卻真實存在著。
或許,旁人感知不到。
但身具祖師傳承的張道之,又如何感知不到呢?
有著輿圖至寶的他,即使來到這水域內,也如行走在平地,並不會受到水流的阻礙。
桃夭一直待在他的乾坤袋里,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而大牛因為有修為在,所以在水中也能自如呼吸,如今,它似變成了一頭水牛。
正在追逐魚群嬉戲。
張道之懶得管它。
他正在尋找打開桎梏的方法。
“祖師所下桎梏,只怕也是龍虎山秘術或是道門之法。”
想要打開桎梏的關鍵,就在于找到祖師爺是用的什麼法子施下結界。
“我在龍虎山時曾听聞,祖師當年閉關煉丹之際,在龍虎山也曾設下結界,而設下結界的手段乃是...”
想到這里,張道之忽而眼前一亮,
“安土地神咒!”
喜歡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請大家收藏︰()明明是天師,卻總以為自己很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