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唧唧……”
“呀,沈河,你快看,這邊小雞出來了。” 游夢琳看著一個頂出腦袋的小雞說道。
“嗯,別管它,它會自己出來的,一會絨毛就蓬松開了。” 沈河趕緊拉住想要去摸摸小雞的媳婦。
這個虎娘們,啥都敢踫。
這時候的小雞最敏感,也最嬌弱。
人體帶的一點細菌,弄不好就能要了它們的命。
就算治療,也得等到以後能吃食了才行。
這個孵化房,密密麻麻的都是架子。
每層架子都有一個個的托盤,上面放著一枚枚的雞蛋。
至于怎麼弄來的這麼多的雞蛋,沈河只是說了從市里調來的。
沈河得本事當然沒有人懷疑了。
一個電話硬生生的調來了幾十輛裝滿貨物的卡車。
十萬個雞蛋而已,這很難嗎?
十萬個雞蛋,這就是沈河空間中受精蛋的全部了。
空間中也就100只母雞。
平時還得在拿出來一些雞蛋。
這可是沈河積攢了好幾年才攢到的。
沒想到,用到了這里。
到時候,圈上幾個山頭,直接撒出去就行了。
養到能下蛋了,在抓到籠子里去。
公雞留下一批。
其余的全部送到縣里或者市里供銷社,這也是不多的進項。
這些雞崽子養大點以後,可是要帶給各個村子的。
沈河不但準備了養雞,還準備了養羊和養牛。
牛羊才是以後經常用到的肉食。
鋪路什麼的都不用沈河操心了,但是這個雞舍確實要操心的。
叫來兩名公社辦公室的干事,讓他們去一趟馬家頭和九家溝。
這兩個地方的路已經通到了公社。
那是一馬平川,寬都有20米。
這里的人,啥時候見過這麼平,這麼寬的路了。
雖然是土路,就是走路也高興。
兩人一人一輛自行車。
這車是沈河和游夢琳的。
她倆的車當公車用了,不用也沒法,這里就這兩輛自行車。
沈河倒是想以部門的名義采購,提交上去了,但是現在還沒有批準。
至于錢,公社現在有的是錢。
三條路也才花了不到5千,這還是算上糧食的。
肉什麼的都是野豬,不花錢。
這錢貴在了炸藥上面,沈河為了省事,那可是舍得用炸藥的。
一炸就是半邊山。
兩名干事就是去看看他們兩個大隊的土磚做好了沒有。
要是做好就,抓緊時間蓋雞舍。
現在就已經9月。
養上三個月的半大雞子就可以入籠了。
雞籠也是沈河畫出來的圖紙,找的鋼廠給定制的。
全都是細鋼絲編織的,老師傅們手藝沒的說。
半晌的時候兩名干事回來匯報了事情。
土磚已經做好了,都在特定的地方堆著呢,他們去的時候已經說了,可以建造了。
雞場開始的時候沈河就已經和大隊的人說過怎麼建造了。
雞場的模式是公社6成,大隊4成。
公社這邊提供雞苗,並且保證存活,而且還包治療和防疫問題,最後產蛋了還要安排賣雞蛋和賣公雞這些。
開始的時候大隊覺得4成太多了。
沈河給他們算了一下賬,這一點都不多。
可以要雞蛋,或者要錢。
也可以錢和雞蛋都要。
不過是用雞蛋抵扣錢而已。
這就很好算。
這個模式幾個大隊書記都說好,回去和村民也都說了,也都說好。
沈河不但要養雞,還要發展養羊,養羊還可以發展羊毛業,也可以賣羊肉。
這都可以。
上輩子沒覺得,這輩子突然覺得一個地方的小官干起來也挺爽的。
至于養羊,那就得明年,今年很多草也才發芽。
修路的路兩邊的山上,現在已經密密麻麻的都是小草芽。
這草的耐旱性,比任何樹木都強。
只要這里的草生長兩年,以後這里的山就差不多都能變綠了。
讓各個村子準備的樹苗,還有其他的苗木,都準備的差不多。
只等明年開春就可以種樹。
游夢琳看著沈河天天忙碌,也是很心疼。
當然用她自己的方式等到沈河有空就好好的安慰他。
不過沈河還是說這兩年不是要孩子的好時候,過兩年就好了。
到時候雞場,羊場,甚至是牛場 豬場都建立起來以後,這里就是什麼都不會缺的了。
兩年的時間,足夠讓沈河把這里徹底的改變一次。
其他人也有辦法改變,但是他們不去改變。
沈河來了,他看到了,就必須要把這里改變了。
不然良心會疼。
抱著安慰自己已經軟在懷里的游夢琳。
這女人不知道在安慰自己還是在獎勵她自己。
媳婦開心就好。
游夢琳現在也成長了很多。
她專攻政策,沈河幫她安穩民生。
可謂是相輔相成。
民生有了,政策你想怎麼樣都可以。
沒有民生,人都吃不飽飯,誰理你的政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都是相同的。
明天公社撥付兩千元修繕的小學和初中就已經完工了。
游夢琳要去看看,沈河也要去。
這些都是給公社他們自己孩子用的,所以很多人干活那也是相當的認真。
第二天一早。
沈河就起來做了早飯。
在把迷糊的媳婦叫醒。
洗漱一下吃飯,溫度剛剛好。
騎上一輛車子先到了公社。
公社田書記今天也會去。
這麼露臉的事情,他不去那就白瞎了他的努力了。
他可是從上面要來了20個老師。
听說一開始上面還不放人,可一听是沈河要的,就當即改變的說法。
人放來可以,但是這些人的言行必須看好了。
這些都是需要勞教改造的臭老九。
田書記可是保證了的。
教書的同時,他們也得負責公社馬路的清掃農忙的時候,也得下地干活。
對于來的這些人來說,現在日子好多了。
沈河也問了一下他們原先的工作。
好多都是高中老師,有的甚至是大學教授。
好吧,教小學和初中真的有點白瞎。
不過也沒法子。
只能湊合教吧。
沈河也給四個大隊發話了,凡是6歲以上12歲以下的孩子,必須入學。
在平時放假的時候,老師們也得組隊去村子里進行掃盲。
掃盲的同時也得進行整治宣講。
宣講這點不用老師,到時候老師也得在下面听,公社安排的又專門的干事來干這個事情。
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喜歡四合院︰1960就愛打抱不平請大家收藏︰()四合院︰1960就愛打抱不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