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27章 錢法不通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肥鳥先行 本章︰第027章 錢法不通

    黃管事立刻說道︰

    “有的,當然是有的,草民這就讓人拿來。”

    不一會兒,黃管事抱著一疊的箋紙,重新回到了花廳中。

    甦澤一看,黃管事果然是個伶俐的人,他知道甦澤的經濟狀況,也知道甦澤的性格,所以拿來的箋紙就是市面上的一般貨色,但是也不會顯得太寒酸。

    這份七竅玲瓏,也難怪他能在甦州同鄉圈子里混這麼好。

    黃管事說道︰

    “甦翰林盡管回帖,會館會派人將回帖一一送到諸位大人府上的。”

    甦澤不由感慨,黃管事的這份職業素養,比自己後世見過的領導大秘都不遑多讓。

    回帖肯定是要回帖的,鄉黨也是人際關系中的重要一環,同鄉這麼熱情,甦澤不趕緊表示一下肯定說不過去。

    甦澤將自己的新地址寫下,又向同鄉們表示了感激之情。

    處理完了這檔子事,甦澤又問道︰

    “黃管事,這會館中可有種子販售?”

    “種子?翰林郎,這京師城內是沒辦法種地的,要買種子也要去京郊集市上,或者從農戶家中收購。”

    甦澤有些失望,看來會館也不是萬能的。

    可就在這個時候,黃管事突然說道︰

    “對了,前些日子,申大人讓我搜集北方的棉花種子,正好從北直隸的行商手里買了一批,翰林郎要嗎?”

    “棉花種子?”甦澤露出驚喜的表情,他本來只是想要種植一些糧食,但是黃管事提到棉花,他才想起來棉花這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可以改良的。

    申大人?不就是申時行嗎?

    申時行要種子干嘛?

    黃管事說道︰

    “翰林郎,您忘記了,申大人的泰山吳家,可是咱們甦州府有名的布商,應該是吳家听說北方有良種,想要引去南直隸種植。”

    甦澤這才想起來,這個時候江甦很多地方是種植棉花的。

    前世的時候,甦澤曾經听農業部的朋友談過,一直到九十年代,江甦還有很多良田都是種植棉花的,江甦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棉花種植的大省。

    原因自然很簡單,棉花這種經濟作物,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

    而江甦種植棉花的發端,是元代在江南成立的木棉提舉司。

    元代在江南推廣棉花種植業和織布業,就是為了利用江南的人力和資源優勢,換取海外貿易的利潤。

    從元代開始,江南的很多良田,都被用來種植棉花。

    松江府的棉業,規模已經不亞于桑蠶業,比如徐階的松江徐家,這些年兼並的土地,也大多用于種植棉花。

    原因無他,種植棉花比種植糧食更賺錢。

    現實中可能沒有改稻為桑的國策,但是江南地區改農田為棉田,一直都是大趨勢。

    松江吳家想要轉型棉布產業,也是很有遠見的轉型。

    按照歷史發展,大明朝的海疆政策很快就會轉向,從朱元璋制定的“片板不得下海”,改為有限度的開放港口貿易,史稱“隆慶開海”。

    而開海自然要有貿易,無論是絲綢、棉布、瓷器還是茶葉,這些都會制造驚人的利潤,流向東南地區。

    無論是松江徐家,還是申時行老婆的娘家松江吳家,在這個時間點上大力投入到棉業中,如果說沒有什麼貓膩,甦澤是不相信的。

    這些年來松弛海禁的呼聲在朝堂逐漸成了氣候,也不知道是這些家族有商業嗅覺敏銳的聰明人,還是從朝堂中提前得到了消息。

    甦澤不由內心嘆息,古今中外,這種政商聯系都是斬不斷的。

    甚至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都不被視作違法行為。

    最大的商業紅利都是政策紅利,而最靠近決策中心的商人們,才能吃到這筆紅利。

    不過這件事,倒是提醒了甦澤“隆慶開海”這個事件。

    嘉靖朝的倭亂已經平定,但沿海地區的走私活動依然難以禁絕。

    所謂“隆慶開海”,實際上不過是對東南地區走私行為的追認,將無法禁絕的遠洋貿易,變成朝廷可以監管的指定港口通商。

    這個事件自己也可以利用一下,如果能找機會成為“開海”的首倡功臣,對于自己的仕途也會很有幫助。

    而且高拱和張居正,都是支持開海的閣老。

    自己的任務是【和一名內閣成員關系達到“親密”】,甦澤自然是準備刷高拱的聲望,在這件事上和高拱保持一致,也能提升自己和高拱的關系。

    甦澤決定關注一下近些日子朝廷對于海禁的討論,找時機上書請求開海。

    黃管事命令手下拿來了一袋子良種,他對著甦澤說道︰

    “單論種植棉花,還是北方的更好,北方的綿種自然也更好些。”

    甦澤點點頭,棉花的種植範圍很廣,從熱帶到寒帶都能種植。

    但是無論是什麼品種的棉花,大體還是耐寒,怕澇,喜光的。

    比起江甦地區,其實北方更適合種植棉花。

    而且元代大力推廣棉花,在各地建立木棉提舉司,花了大力氣在北方提升棉花種植的農業技術。

    甦澤疑惑的問道︰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北方種植棉花,再運到南方紡織呢?”

    黃管事說道︰

    “原本確實是如此的,每年南方的漕糧入京,總要帶點什麼東西返回南方,棉花就是最好的壓艙貨物,先帝那些年,咱們松江府的商人也都是這麼做的,每年漕糧入京的時候,都是會館最熱鬧的時候,商人們在京師買上一堆貨物,再租漕船運回江南。”

    “那時候北直隸附近,都是大片的棉田。”

    甦澤也沒想到,大明的商品經濟要比自己想的還要發達,自己這個想法竟然真的已經實行很久了。

    他疑惑的問道︰“北方種棉,南方織布,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為何不這麼做了?”

    用江甦上好的良田來種植棉花,其實是極大的浪費。北方明明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不少,南方的商人舍近求遠,實在讓甦澤想不通。

    黃管事給出了一個讓甦澤意想不到的答案︰

    “因為北方錢法不通,實在沒辦法做買賣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方便以後閱讀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第027章 錢法不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第027章 錢法不通並對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