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前,尤為熱鬧,在咸陽城臣民的目光下,丞相李斯帶著王翦大將軍進入了咸陽城。
    扶甦回頭看去,見到了那群須發灰白的老秦軍。
    這些老秦軍領著校令發的錢餉各自離開了,而發錢的正是軍中校令,丞相的兒子李由。
    李由想要擺脫這個官職,但他的少年時光多半是不能擺脫丞相的管束與控制了。
    相較于被咸陽臣民熱烈歡迎的大將軍,這群老秦軍離開時,卻是默默無聞的,這些老秦軍拿了屬于他們的那一份,就轉身要回家了。
    扶甦翻身下馬,看著這群老秦軍的背影,躬身深深一禮。
    公子的這一行禮,站在城牆上的御史程邈看在眼中,而後他將這一幕寫下來,揮毫一筆就將大秦公子的行為寫在了大秦的史書上。
    咸陽城內,群臣與眾將一起走入了咸陽宮。
    一路上正走著,淳于越對走在一旁的伏念說著話,一邊走向章台宮,一邊低聲且語速很快地道︰“老夫當初在廷議時說過,教導公子扶甦不能只听他李斯一家之言,誰知他李斯又讓公子拜張蒼為師,豈有此理……”
    淳于越越說語速越快,就怕走到章台宮還未說完,“天下誰人不知,他張蒼與李斯師出同門。”
    伏生低聲道︰“李斯師出法家,荀子與張蒼又不是法家。”
    淳于越神色帶著些許怒意,又道︰“那也不能任用他。”
    跟在後方的叔孫通听得直皺眉,他道︰“其實丞相忙于國事,哪有閑心教導公子,公子多數時候都是與張蒼往來。”
    伏生緩緩點頭。
    這下輪到淳于越無言以對了。
    叔孫通暗暗嘆息一聲,道︰“事涉公子扶甦,就是國事,淳兄莫要用個人恩怨。”
    淳于越想說他與李斯只有治國成見,沒有個人恩怨。
    眾人紛紛走入大殿中,等丞相李斯與王翦大將軍走入大殿,今天的廷議也開始了。
    張蒼正站在章台宮,見到公子這才到來,忙上前道︰“公子,廷議開始了。”
    扶甦道︰“原來是我遲到了。”
    張蒼解釋道︰“丞相說公子只是听政,不去也無大礙,若擔心召見,不如就等在這里。”
    扶甦听話且懂事地站在邊上。
    遲到了嘛,就在門口罰站也不錯。
    章台宮前的台階太高了,扶甦听不見此刻大殿內的議論,也見不到大殿內的眾人。
    在這里站了小半刻時辰也沒見要召見楚王的意思,被俘虜的楚王就像是被始皇帝與群臣忘記了一樣。
    一個內侍腳步匆匆而來,在張蒼身邊低語了幾句。
    聞言,張蒼道︰“丞相有吩咐,讓臣帶公子去見一個人。”
    “什麼人?”
    張蒼又道︰“公子這邊請。”
    扶甦又看了看大殿,跟上了張蒼的腳步。
    從章台宮前,一路往南走,路過御史府時扶甦見到正在行禮程邈報以微笑,對其他人行禮的人也都報以微笑。
    張蒼一路走,一邊道︰“公子能將老將軍接來,公子是大功一件,朝野上下都要恭賀公子。”
    扶甦低聲道︰“白撿的。”
    張蒼道︰“公子過謙了。”
    博士府是新建設,近來年入咸陽的六國博士越來越多,除卻叔孫通,張蒼,淳于越之流。
    還有很多很多人,但其中絕大多數人,扶甦都不認識。
    扶甦跟著張蒼腳步走入博士府。
    此刻,這里沒有其他人,顯得空空的,大概多數人都去咸陽城看熱鬧,要不就是章台宮參加廷議了。
    眼前的博士府內,坐著一個老者,這個老者身邊還有一個穿著布衣的小童照顧著,正在研墨。
    張蒼介紹道︰“公子,這位是  里先生。”
    老人家起身道︰“老臣見過公子。”
    扶甦忙行禮,  里先生是與荀子他老人家同一時間的學者,在戰國時期就有不小的名聲,更是後來的商山四�之一。
    這位老人家須發不是那麼整齊,看起來裝束長發都打理得很隨意,老人家白發已比黑發要多了,看起來是黑發摻雜在白發間。
    “老將軍回來了,始皇帝的心也就放下了,往後始皇帝也該好好處理國事了,大秦還有許多事要辦吧。”
    扶甦先是看了看身邊的張蒼,老師閉目眨著,一副不打算開口的樣子。
    “照理說,是這樣的。”
    “你們要如何處置楚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