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閑生活

第二十三章 老秦軍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張九文 本章︰第二十三章 老秦軍

    扶甦將程邈字帖放在一個木盒中,妥善保管起來。

    這是隸書最原始的字帖,尤其珍貴。

    田安覺得公子還喜欣賞字帖。

    翌日,早晨天剛亮的時候,寒風呼嘯。

    正值三月,關中的老農早早出門,神色擔憂的望著天空,人們最擔心的事還是來了,今年的暖春未來,倒春寒卻來了。

    叔孫通早早睡醒,在河邊提了一桶水,詢問道︰“老兄弟,這天氣越來越冷了。”

    被稱呼為老兄弟的老農,笑著道︰“記得你們村子有水窖,怎麼還來河邊取水?”

    叔孫通將水桶放在一旁,找了一塊干淨的石頭坐下來,解釋道︰“水窖平日里不常用,老兄弟這關中都三月了,還如此冷。”

    “你不是關中人吧?”

    “我從齊地來。”

    “齊地……”那老兄弟目光似有回憶,低聲道︰“老頭我當年去過齊地打仗,殺了不少齊人呢。”

    言罷,他臉上還有些驕傲的笑容。

    叔孫通剛還想說什麼,又將話語咽了回去。

    秦滅六國才過去多久,當年列國紛爭也才多少年,老一輩的人都還在,說起來往往都是記憶猶新的。

    老兄弟接著道︰“現在好了,不用打仗了,多種點糧食吧。”

    “天還這麼寒,你們不怕糧苗凍死?”

    “關中是福地,晚種半月也無妨的。”老兄弟端坐在河邊,又道︰“因為我們關中的夏天會很漫長,所以呀……我們不怕春天冷,生在這里,長在這里都習慣了。”

    叔孫通注意到對方穿著的腰帶與頭發上布帶的打結方式,這都是秦軍才有的穿著習慣。

    眼前這位老兄弟是一位老秦軍了。

    叔孫通稍稍行禮,就離開了這里。

    洛水河邊��玻 逅鑀ㄌ嶙潘 耙宦紛咦牛 荒芴階約旱暮粑 褂信級倒姆縞br />
    地上已經有了綠草,叔孫通又看到了遠處有一隊隊秦軍,在這關中平原上馳騁而過。

    這支秦軍帶來了許多人口,而這些人口都是要在關中居住耕田的,彌補關中的人口消耗。

    好在這些新遷入關中的人沒有住在商顏山下,不然商顏山的人們又要為糧食與水發愁了。

    商顏山的山腳下本就缺少水源,在挖通河渠之前,水一直都是不夠用的。

    而水窖中的水都是以備不時之需,叔孫通這才早早睡醒過來裝一桶水。

    水與糧食都是極其重要的。

    回到村子邊,叔孫通見到了正忙碌的張蒼,又見他與一群村夫搬運著一個個盆栽,詢問道︰“這是在做什麼?”

    張蒼解釋道︰“公子今天要來。”

    叔孫通將水桶擱在一旁,嘆道︰“這天下真的不會再打仗了。”

    張蒼道︰“但願吧。”

    叔孫通又反問道︰“你不覺得嗎?”

    “公子愛民,公子扶甦如此對待家僕,將來也會如此對天下人。”張蒼又道︰“墨家有言,人首先要愛自己,先要有自愛,再去愛別人,而後愛天下人。”

    叔孫通困惑片刻,詢問道︰“現在,那些墨家子弟還在嗎?”

    張蒼又道︰“我問公子,要如何施行兼愛,公子說正如墨子所言民和,國富,財足,黔首皆暖衣飽食,便能無憂。”

    冷風吹過,張蒼兩鬢有些凌亂的長發,隨風而動,他稍稍抬頭,神色有些悲憫。

    叔孫通暗暗驚訝,原來公子與張蒼時常書信往來,還會談及墨子。

    當天邊的晨光逐漸敞亮,金黃色的晨光照在每個人的側臉上。

    毛亨已開始帶著一群孩子們讀詩經,他每念一句,孩子們就跟著念一句話。

    這里的一切都很寧靜,早晨的人們說話聲音都不大,等一縷縷青煙升騰而起米面的香味就會傳遍這個村子。

    因當初在田地里種了很多麥子與豆子,商顏山的人們多數都以吃米面與豆飯為主。

    今年這里的麥子與豆子豐收,附近的幾個縣也決定在今年春耕時多種一些麥子,為此他們需要上報咸陽,等著朝中的準許。

    村子的西面,有一隊騎兵正快馬而來,是王賁將軍護送著公子而來。

    叔孫通心中暗暗盤算著時辰,公子在這個時辰來到此地,多半是天剛亮就出了咸陽城。

    得知是公子前來,村子里的人紛紛出來行禮。

    扶甦走下車架,目光巡視自己的私產,而後先是扶起站在前方行禮的章邯。

    從職位上來看章邯是王賁的下屬。

    穿著一身黑衣的公子站在人前,似乎又比去年高了。

    是呀,十五六歲正是一個男孩子最會長個子的年紀。

    扶甦道︰“章邯將軍,讓他們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不用都聚在這里。”

    章邯抱拳行禮,而後就去吩咐。

    有了公子的話語,這才散去。

    也好在他們散去得早,不然越來越多的家僕跑來行禮,扶甦只覺得黑壓壓一片,未免太隆重了。

    叔孫通還恭謹地站在一旁。

    穿著一身破舊布衣的張蒼也站在邊上,只有毛亨又跑去教孩子們念詩經了。

    遷民戍邊的事已正式上軌,而且寒冬也要過去了,所以商顏山開挖河渠的事,又成了大秦的家國大事。

    忙完眼前的事,回過頭,大家的注意力又放在這個地方,有人想看看這座新修的村子能夠做出什麼樣的成效,能夠立下什麼樣的功,或者是會闖什麼禍事。

    除了這些,肯定還會有人覺得公子扶甦奴役家僕,將來也會奴役天下人。

    身為大秦的公子,你的一言一行少不了被有些人揣測。

    扶甦在這個村子走動了一上午,就听說有剛被遷入關中的黔首,想要逃回楚地,又被抓了回來。

    望著遠處爭吵的場面,細看之下,原來是一家五口人與幾個秦軍在爭執。

    “老師,他們為何不願意留在這里耕種定居,關中明明給了他們田地,甚至也沒有封地主人來要他們的糧食,只要他們能夠勤勞耕種,他們能得到的比以往在楚地的更多。”

    聞言,張蒼低聲回道︰“因他們沒見過秦人,他們只見過秦軍。”

    “老師所言在理。”扶甦神色了然。

    “公子,在當年的列國眼中秦國是暴秦,沒入秦親眼見過的人就是如此,他們會害怕,也不信任秦人,要解決也很簡單,尋一個楚地德高望族之輩,帶頭勸說一二便可迎刃而解。”

    言至此處,張蒼低聲道︰“逃了一戶就會有三戶,五戶接著逃,公子請看縣令已來了,他們是不會讓遷入關中的人家離開的,他們身負官職,比公子更明白其中要害,公子不用多慮。”

    言罷,張蒼沒有等到公子的回話,轉頭看去,原來公子已不在看這邊的在爭執,而是在看樹苗,又覺得自己說的這麼多,感情是公子沒多慮,是自己擔憂公子會多慮,反而自己多慮了。

    張蒼深吸一口氣,再次走到公子身邊。

    “三月與四月是種樹的好季節,老師覺得種什麼樹比較好?”

    “公子想種什麼樣的樹?”

    扶甦道︰“自然是越容易活的樹越好。”

    張蒼遲疑了片刻,而後將其中一株樹苗提了出來,道︰“公子,種桑樹吧。”

    “桑樹?”

    張蒼又道︰“桑樹的價值比其余的樹好,若能夠種下十余畝桑樹,則商顏山可富裕。”

    “桃樹不好嗎?”

    “公子,桑葉可以養蠶,蠶絲可以織衣,桑樹的三年老枝可以做拐杖,十年的桑枝可做弓身,也可以做刀柄,若二十年的老桑樹,則是做車駕的上好木材。”

    張蒼又道︰“一架上好的車駕價值萬錢,且不說蠶絲桑葚,光是木材就能讓一地黔首生活無憂,桑樹從葉子到枝干,再到果實皆有價值,公子現在覺得桑樹如何?”

    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確實很有用,只要你開口問,他隨時都能答上來,也不需要你再去學什麼。

    也難怪,有權勢的人都喜與博學之人往來,因他們的學識說不定能讓你更富裕,更有權勢。

    他們的三兩句提點,往往都發掘出極大的價值。

    更不要說當年,列國為求變法為求強大,甚至不惜花重金,賠閨女,送宅子地去請那些博學的隱士。

    因列國都清楚,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強大,知識太重要了。

    所以呀,就算是兩千年前諸子學說,將它們放在後世,與後世的思想觀念結合,也會覺得諸子學說,十分了不起。

    而現在,自己的身邊有了張蒼,老師用心良苦了。

    扶甦親自種了幾棵桑樹的樹苗。

    叔孫通先前听了張蒼的一番高談闊論,便道︰“公子,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手來種桑樹。”

    一個人的勞動能力是有限的,商顏山的老少都去挖河渠了,哪里來的人手種樹。

    其實桑樹很好種,扶甦將一根桑枝種下,澆一些水就可以等著它抽芽生根了。

    還未等張蒼回答叔孫通的問題,扶甦頷首道︰“叔孫通夫子所言在理,我們的人手不夠,不過也不是難事。”

    叔孫通恭敬地行禮,道︰“公子可有對策?”

    “讓其余各縣的孩子也來這里听課,讓他們也可以讀書寫字,拜在商顏山門下,每一個來這里讀書的學子,每天都要為商顏山種一棵桑樹,並且要每天養桑樹。”

    叔孫通沉默片刻,一時不知該說這個對策是好是壞。

    師從孔鮒以來,叔孫通就擅長察言觀色,見張蒼不言,他也不作聲了。

    教書資源何其重要,在這個物質還很匱乏的年代,誰家的糧食都不夠吃,而教書資源是在物質資源之外的另外一種高附加值資源。

    而對大秦公子來說,要利用這個資源太容易了。

    到了午時用飯的時候,也是這個村子最熱鬧的孩子,一群孩子飛奔地跑向家里,生怕下一秒會餓死一般,一大群孩子用盡全力跑到了飯桌邊,而後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只不過,他們大概是真的餓壞了,都有大半天沒有進食了。

    扶甦發現,毛亨這個人在自己面前反倒是不這麼活潑了,還挺拘束。

    記得在章邯的奏報中,這個毛亨就差上房揭瓦。

    之前,毛亨覺得只要拜在公子扶甦門下,大概就能衣食無憂,甚至還能在別人面前光鮮亮麗。

    可現在呢,放在毛亨的眼前是幾間破落茅草屋子,還有一大群穿著麻布衣裳,穿著草鞋且髒兮兮的孩子。

    這群孩子還十分玩鬧且難管。

    原本,毛亨覺得他應該住在咸陽城的那座大宅子中的某個客舍?

    扶甦喝下一口熱水,詢問道︰“先生在此地如何?若不習慣,扶甦再另尋他處。”

    叔孫通面帶笑容,公子所言的另尋他處,可能是比這里更苦的地方,說不定是苦寒的北方。

    毛亨行禮道︰“臣在這里很好。”

    抱著看好戲心態的叔孫通听到了回話,他的神色上多了一些失落。

    張蒼與章邯相鄰而坐,吃得很認真。

    趁著講話的空隙,叔孫通將吃了一半的餅放入袖子里,問道︰“公子是想要那三百個孩子學成之後,為公子所用?”

    扶甦道︰“夫子覺得這些孩子如何?”

    “若這三百個孩子能夠學有所成,公子想要治理天下,有三百個得力且忠心的臣子輔佐,則大秦三代人,無憂。”

    叔孫通說得有些夸張了,但這人說話很有水平,總能讓人听著很舒服。

    田安立在一旁,看著眼前吃飯的場景,他將一碗豆飯放在公子面前,而後繼續看著眾人。

    在公子身邊,有王賁大將軍,章邯將軍,還有張蒼,叔孫通,毛亨,還有丞相的兒子李由。

    田安心中很欣慰,他低著頭擦去眼角的濕潤,他又想念華陽太後了,太後過世一年有余了,公子的身邊有博學之人,有當今名仕,還有忠心的將軍。

    公子自小就比尋常孩子有天賦知禮,現在公子的身邊有這些人輔佐,想必華陽太後在天有靈也該安心了。

    正想著,一騎快馬卷著塵土而來,來人到了近前,道︰“皇帝詔命,命公子扶甦領一千騎,前往函谷關,迎王翦大將軍入關!”

    扶甦想都不用想,這肯定又是老師的安排,一定是老師向父皇進諫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秦人的悠閑生活》,方便以後閱讀秦人的悠閑生活第二十三章 老秦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秦人的悠閑生活第二十三章 老秦軍並對秦人的悠閑生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