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梅公館》的台本,是“狂飆計劃”的第一個成果。
狂飆計劃已經吸納了一小部分新銳編劇,《風雪梅公館》,就是幾位編劇小試牛刀的產物。
實際上,《風雪梅公館》的體量,比它表現出來的要大得多。因為編劇們不但設計了主干劇情,還設計了許多劇情分支。與其說《風雪梅公館》是一部綜藝劇本,不如說是一部微型互動游戲。就像那些玩家可以自主抉擇劇情選項分支的劇情游戲或視覺小說一樣。
譬如,假設葉初沒有灑下細灰、布局捉拿黃飛章的話,節目組會在接下來的情節中安排林皓殺死莊笙,留下更多線索。又或者揭露張胖子過去的隱情,比如他全家都是被法幣改革害死的,多年忍辱負重就是為了復仇……
編劇們甚至考慮到了“嘉賓提前猜出梅老爺假死”或者“嘉賓半場說出凶手”這種可能性,設置了另一重劇本作為備選。
考慮全部的劇情可能,以采取應對之法。在局內保證嘉賓的高自由度,在局外設個安全網,保證每種情況都有兜底。盡可能抬高上限,拼全力保住下限——青憑娛樂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青憑娛樂和邁塔影視都對這期《風雪梅公館》的播出效果很滿意。青憑娛樂遵照狂飆計劃的協定,給予了編劇和導演組豐厚的階梯獎金。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狂飆計劃保障編劇的署名權,在綜藝中,也依約在顯眼處署上了幾位編劇的大名。結果,對本期節目極其不滿的莊笙粉絲,順著署名,順藤摸瓜捉到了幾位編劇的微博,對編劇們進行激情開炮。
莊笙在本期節目毫無存在感,沒有貢獻任何笑點和記憶點。莊家姐姐認為,這必然是編劇們有意邊緣化莊笙的結果。
莊笙的粉絲最初披著吳佳寧粉絲的皮,指桑罵槐地罵了葉初幾句,結果被葉芽按在地上狂抽了一頓。而後又去罵吳佳寧和林皓,被兩人的CP粉和唯粉聯合痛毆。最後,只得把氣撒在編劇身上。
編劇們既委屈又茫然。為了不影響創作效果,他們在寫劇本時,並不會直接用藝人的名字,而是使用張三李四之類的代稱。在寫作時,誰也不知道哪個藝人會演張三還是李四。誰閑的沒事針對莊笙?
事實上,莊笙這個角色的人設還是蠻不錯的。原始設定中,他是黑暗的梅公館唯一一個有赤子之心的角色,孬種里長出來的好苗,黑夜中唯一一抹陽光,沙漠中唯一一片綠洲。滿滿的人性光輝!
《風雪梅公館》大多數內容都比較黑暗。莊笙這樣的角色,能沖淡黑暗的感覺,就像結尾處的新黨士兵一樣,帶給人力量和希望。
誰能想到,綜藝正式開播後,黑暗確實被沖淡了大部分——但是是被葉初的幽默沖淡的;人性光輝也彰顯了——黃梅張和古文華等人和葉初相處很親近,人情味十足;赤子之心被林皓和吳佳寧的感情戲撈走了;力量和希望,則是由大街上那些人給予,由葉初一句話點題的……
莊笙只貢獻了兩個記憶點,一是他為什麼要站在葉初門前,二是他無緣無故地干嘛投票給古文華。這兩個懸念都不是劇本里留的,也和編劇無關。
莊笙劇情再少,難道還能有齊鳴少不成?齊鳴在《風雪梅公館》這期綜藝里,飾演的是老年葉初。只在開頭和結尾有幾分鐘鏡頭。可即便如此,齊鳴仍然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網友做了對比視頻︰在短短幾分鐘的出場時間中,齊鳴的坐姿、神態、語氣,甚至于動作上的小細節,都與年輕時代的葉初一般無二!
齊鳴和葉初長得並不相似。卻硬生生靠著演技,讓網友產生了恍惚之感,好像真的見到了一個垂垂老矣的葉初一般。
此外,齊鳴的台詞功底和表演,都是電影級水準的。放在開頭和結尾處,極大地提升了這期綜藝的質感和真實感。尤其是說台詞時那種莊嚴而滄桑的聲氣,極具宿命感和時空感,讓《風雪梅公館》的格調又拔高了一層。
莊笙自己不給力,干他們這群編劇什麼事?
他們能寫劇本,難道還能攔著觀眾被葉初逗笑嗎?還能攔著觀眾嗑檸檬林CP嗎?還能逼著齊鳴演技倒退嗎?
這起風波鬧得不小。也為青憑娛樂提供了新的經驗︰狂飆計劃不但要保障編劇的署名權和物質收入,也得保護編劇們的心理健康才行。真叫粉絲把編劇們罵得束手束腳,寫劇本的時候考慮這個藝人,懼怕那個明星,只會寫出一團溫吞水。
狂飆計劃的構建、完善;風行視頻的並購事宜;短劇鑽研與開發;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