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眠

第四十八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翟寶 本章︰第四十八章

    峨眉山。

    山頂雲霧繚繞,清晨的鐘聲回蕩在山間,梵音入耳,頓覺心曠神怡。

    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除去金頂華藏寺、萬年寺,還有洗象池。

    我全身心沉浸在這片祥和的氣氛中,毫無雜念。

    劉丹辰帶著我進入萬年寺,他朝萬年寺的小沙彌拱手道︰“請問靜海大師可在寺里?我們是白雲觀弟子,特來此地有事相求。”

    “施主有禮,煩請稍等,我這就進去通報。”小沙彌說。

    不一會小沙彌去又復來,他對我們恭敬的說︰“貴客請隨我來,師父已在精舍等候。”

    我們跟著他,路過無磚梁殿,我感到一陣純正的慈悲之意,我向殿內看去,一尊高大的菩薩像正立在殿內,他坐在蓮花寶座之上,背著他的是一只六牙白象。菩薩像莊重自然,惟妙惟肖,這就是普賢菩薩。

    無梁磚殿後是巍峨寶殿,這座寶殿更大,回廊巧妙,里面供奉著阿彌陀佛立像。殿內正有僧人誦經,佛音入耳,可以感受到那種深邃的意境。

    左拐右拐才到毗盧殿,在這毗盧殿還有個傳說。

    話說唐朝年間,有個叫廣浚的和尚,喜琴。每天誦完經就會毗盧殿後焚香彈琴,在他彈琴的時候,無論林間山雀還是池塘青蛙都會停止鳴叫,仿佛也在听他琴音一般。有一天,廣浚像往常一樣頌完佛經,燃起佛香,坐在後院就彈起琴來。側門忽然出現一個躲躲藏藏的影子,那人身著綠裙,宛如小家碧玉。她見廣浚已經發現她,所幸也不再躲著,就倚在門上靜靜的听廣浚彈琴。

    一曲完畢,廣浚將她召來,詢問她是誰家姑娘,為何在此。那少女只說她家住在不遠處,被悠揚的琴聲吸引而來。廣浚見她對琴頗有天賦,就對她說,下次再來可帶著琴,就這樣,廣浚每次琴聲一響起,那綠裙少女就會抱著琴出現在側門。而她隨著廣浚的指點,琴藝突飛猛進,若是不仔細听,會以為是廣浚本人在彈。

    最終廣浚去世,綠裙少女再也沒出現過。可毗盧殿後仍有琴聲傳來,眾人以為是佛跡,紛紛擠到後院朝拜,哪料入眼所見,是一群青蛙在池塘里鳴叫,那叫聲與廣浚的琴聲所差無幾。

    此刻我們就路過這听琴台,只不過現在已是深秋,並沒有听到蛙鳴。

    靜海大師的精舍就修在毗盧殿後,小沙彌帶著我和劉丹辰來到精舍前,他敲了敲門,說︰“師父,貴客已到。”

    “吱呀。”

    門被從里面打開,入眼的一個老僧,他僧衣呈老黃土色,整個人看上去瘦削,但頗有精神。

    “大師有禮了。”劉丹辰行禮道。

    靜海大師回了一禮,說︰“十年前你師父就和我談過此劫,沒想到以他的造詣還是沒能躲過。阿彌陀佛。”他頌了一聲佛號。

    靜海大師請我和劉丹辰進入精舍,精舍里一切就簡,看著很樸素。

    劉丹辰和靜海大師交談半天,我才知道,張大師和靜海大師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二人經常探討,雖然所學不同,但終究殊途同歸。十年前,張大師就算到他會有一劫,只不過這一劫卻是應在李丹陽身上,誰又會想到斷魂山會藏著一個妖王。

    劉丹辰說出來意︰“大師,我們這次前來,乃是為了不老泉,不知大師可有線索。”

    靜海大師嘆息道︰“這十年來,我多方打听,都未找到不老泉的實際線索。倒是有古老傳說,說不老泉在阿壩一帶。我寺傳聞普賢菩薩當初洗象所用之水,也是不老泉。可這些都是虛無縹緲之談,對你們尋找不老泉根本沒多大作用。”

    我听了他的話,心里難免有些失望,但傳說也算線索,至少知道不老泉是存在的。

    劉丹辰見沒其他的線索,就準備和我繼續尋找。臨別之際,靜海大師送了劉丹辰和我一人一個手串,不同的是劉丹辰的手串上有十四顆佛珠,而我的僅有一顆。

    見我不解,靜海大師說道︰“小施主與我佛有緣,我所贈這顆佛珠,在普賢菩薩的香案上整整燻了九年。我觀它今日晨起就有異動,知它緣份已來。今日見到小施主,我就發現此佛珠與你氣場相合,你帶上它,也省得明珠蒙塵。”

    听靜海大師如此說,我連忙推辭,這佛珠太過貴重,而且我對佛教根本一竅不通,受不起如此重禮。

    旁邊的小沙彌見此,眼中不由露出一絲羨慕。

    “施主心如蓮花不著水,與我寺普賢菩薩手持蓮花契合,施主路過無梁磚殿時是否有所感應?”靜海大師說道。

    他這麼一說,我才知道,我感受到的那陣祥和就是菩薩之意,可我在寺外還感受到一股慈悲之意,料想也是普賢菩薩的大愛吧。

    “小妹不必拒絕,大師說此珠與你有緣你就收下吧。”劉丹辰說道。

    “多謝大師!”

    我不好意思的戴在手腕上,這一戴我就感到一種讓人寧靜的氣息。

    羽毫石突然有所異動。

    我不動聲色的控制住羽毫石。

    “至于劉施主這十四顆佛珠,我已日夜誦經加持過。貧僧在此祝二位一切順利。”靜海大師說道。

    “多謝大師!”劉丹辰行禮道。

    我們兩個在小沙彌的護送下走出萬年寺,在離開萬年寺時,小沙彌還一直看著我手腕上的佛珠。

    走在下山的路上,我不禁問道︰“丹辰師兄,這兩只手串有什麼寓意嗎?”

    劉丹辰說︰“佛家都講究一個緣法,你那顆應該是大師見你與普賢菩薩有緣才送你,算是一種善緣吧。我這個可不一樣,嘿嘿。”

    見他笑的這麼開心,我好奇道︰“你這有什麼說法?”

    “十四在佛教中象征十四無畏,遇到諸般困難都可逢凶化吉,這可是法器!”劉丹辰洋洋得意的說。

    “你一個道士用佛家法器,你不怕三清祖師降下神雷……”我還沒說完,就被他慌忙捂住嘴。

    “不可說不可說,你這嘴真是沒個把門的。這是大師怕我們此行不順才給我的,戴上之後感覺心都靜了許多。”劉丹辰說。

    我自知理虧,有些東西是不能開玩笑的,就沒在這個話題上繼續扯。

    要說戴上這佛珠之後,確實感覺有所不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尸眠》,方便以後閱讀尸眠第四十八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尸眠第四十八章並對尸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