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陶技藝能不能申請非遺?
當然能。
2006年,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技藝中的前十五項,就是陶瓷技藝。其中就包括陝西的耀州窯和澄城堯頭窯。
文物修復也能申遺,金銀工藝更能申遺,而且目錄更為豐富︰金箔、金銀細分、金銀瓖嵌、金漆髹飾……
但並不是說申就能申。
一是項目本身要體現一定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二是申請團隊和保護單位必須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這兩點王齊志不擔心,難的是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足夠獨特,更要有活態傳承證據,以及清晰的傳承鏈條。
說直白點︰最好就剩這一支獨苗,最好處于傳承將斷未斷的瀕危狀態,但在社會中又有活動跡像。
所以,靠機構研究,靠探索古代文獻資料而研究出的技藝不算,哪怕是復原出來的絕技,也達不到“傳承人”的標準。
比如2008年第二批,上博申遺古陶瓷修復,因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協助團隊挑選的項目過于普通,且沒有整理出完整的師承關系,所以申請剛遞上去,就被文化部給打了回來。
次年,傳承申請人蔣道胤教授與某民營公司合作,但直到七年以後的第四批,也就2014年才申請成功。
而上博以保護單位申請,直到2021年的第五批才申請成功。之所以這麼難,關鍵就在于唯一性,和清晰的傳承脈絡。
那林思成具不具備?
唯一性當然具備,不管是金銀技藝,還是陶瓷修復技術。
但傳承,當然沒有。
不過可以找,可以拜師,更可以學。
比如姚漢松教授︰以那位何錦堂主任的祖父為第一代,那被收入陝博的何錦堂父子就為第二代,第三代。
姚教授跟著何錦堂的父親學藝,同樣為第三代,如果林思成拜他為師,就是第四代。
那姚教授收不收?
王齊志懷疑︰他如果現在打電話,明天姚教授就敢讓林思成從西大退學。
“但不保險!”
王齊志皺著眉頭,“最好,還是能找到那位何錦堂教授!”
林思成想了想︰“怕是難!”
因為申遺有一項硬性要求︰培養人才,傳承創新……說官方點︰要傳下去,更要活起來。
所以還是那句話︰人家安身立命的絕技,憑什麼白白教給別人?
王齊志強調︰“我的意思是掛個名,以備萬一!”
“老師,我覺得姚教授就挺好!”林思成搖著頭,“省博的影響力夠大,研究能力更是綽綽有余!又是公益性機構,普及傳承更不會猶豫……”
王齊志怔了一下︰怎麼感覺,有點驢唇不對馬嘴?
我說的是傳承的名義,林思成怎麼又扯到影響力和研究能力?
他剛要解釋一下,嘴已經張開,猛的想到林思成提到的“普及傳承”,又閉了回去。
對啊,怎麼給忘了,何錦堂和省博有本質上的沖突。
選了前者,就不能再選後者,不能既要又要。
這還只是其次,重點在于︰哪怕是掛名,師徒名份也不是亂掛的。打個比方,如果申遺成功,何錦堂要來分好處怎麼辦?
我是你師父,打著你的旗號開家公司,就像盛唐軒那樣的,不過分吧?
然後造一大堆仿品,流入市場……到時候那畫面太美,王齊志都有點不敢想。
他抬起手撓了撓腦門︰自己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利索倒是利索了,但有些地方,確實沒有林思成考慮的周到,細致。
“我剛還想,立馬給姚教授打電話,看來,得先緩一緩!這樣,你先準備一下,然後改天咱倆再去一趟,給姚教授,給省博再增加點信心……”
林思成點點頭︰“好!”
確實得增添點信心︰一是拜師,二是申遺項目的保護單位必須要有足夠的影響力和研究能力,後一點省博毋容置疑。
其次,也可以減少競爭對手。可以這麼說,只要陝博公開︰我要申請“金銀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選,什麼鳳翔,什麼珠寶公司,全部得打退堂鼓,成功機率會大好幾成。
不過還是那句話,欲速則不達,不能太著急。
但王齊志卻不是一般的急,滿臉愁苦︰“但陶瓷呢?一是要有特色,最關鍵的是傳承脈絡︰只是林教授,怕是不太夠?”
何止是不夠,而是根本就沾不上邊︰老爺子是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第一批大學生,純純的科班出身,扯什麼傳承、非遺?
但並非沒辦法。
林思成輕輕的吐了三個字︰“老太太!”
王齊愣了愣,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對啊,自己怎麼把岐山的那位老太太給忘了?
老太太的公公是正兒八經的晚清內務府工匠,老太太又扒了一輩子的散頭,補了一輩子的文物。傳承夠不夠悠久,脈絡夠不夠清晰?
再想想那天,老太太看林思成的那種眼神,但凡林思成敢說聲拜師,老太太當堂敢擺香案。
更關鍵的是︰雞缸杯。
只要能把這兩玩意補好,往上級部門的桌上一放︰來,瞅瞅,見過沒有?
甚至于,王齊志覺得比唐代金銀工藝把握還要大些?
“同樣的道理︰老太太先不急著找,既便找,也得等你把嬌黃釉和穿花龍紋大罐補好再說。但該做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先做起來……”
王齊志一下又興奮起來,但思路格外清晰︰“這樣,咱們先尋求學校的支持,但和院、校領導通氣之前,咱們先把團隊定下來……”
“然後,盡快實踐,同步整理實踐成果,不需要多,也不需要補好雞缸杯,只要能把那樽穿花龍紋大罐補好,老師我就敢拿著東西去找文化廳領導……”
林思成的眼楮亮了亮。
偶爾的時候,王教授確實有些跳脫,性子也有些急。但該耍腦筋的時候,他能甩十個商教授。
就像現在︰師徒倆要項目有項目,要傳承脈胳有傳承脈胳,等于學校派個輔助團協助一下,頂多再支援點設備和物料。
然後,一項國家級的榮譽就落在了腦袋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所以,校領導不要太贊同,太高興。
但怕就怕鬧妖蛾子,比如弄來個像王齊志這樣的關系戶,一天內斗都斗不完,還申個屁的遺?
“啪”的拍了一手掌,王齊志看著林思成,“我覺得林教授坐鎮,商妍協助,就挺合適,你覺得呢?”
肯定合適︰老爺子坑誰也不可能坑親大孫。
打了這麼多次交道,商教授的為人,師生兩個一清二楚︰絕對對得起為人師表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情操。
林思成沉吟著︰“商教授這邊,肯定要老師你出面。爺爺這里,我得找個機會……”
關鍵的是,不敢讓老爺子一次性知道的太多︰這才多久,原本比繡花枕頭還草包的孫子,該會的不該會的全會了不說,甚至不要會的太精?
如果全抖摟出去,會不會把老爺子嚇出個好歹來?所以,得一點一點的說。
“放心,商妍雖然人笨點,但嘴肯定夠嚴。”王齊志“呵呵”的笑,“待會我就給她打電話,叫過來聊一聊……走,先吃飯!”
……
就隨便在校門口對付了一點,林思成和王齊志回了工作室。
地方是王齊志親自批的,之前還親自來看過,但沒想到,這才多久,變化竟然這麼大?
轉著念頭,林思成帶著王齊志進了操作間。
李貞伏著長案,正在打磨瓦片,听到開門的動靜,轉過身來︰“王教授!”
王齊志嗯了一聲,點了點頭。
“快八點了,還沒走?”林思成看了看表,“師姐,你吃飯了沒有?”
“在食堂吃過了,正準備走!”回了一句,李貞開始收拾東西。
收拾了個差不多,她稍稍一頓︰“你今晚還住這邊?”
林思成想了想︰“可能吧!”
待會商教授來,估計會談很晚,就懶得回去了。
“哦~”輕輕的應了一聲,李貞捋了捋耳邊的碎發,“三四天了,一直見你穿這一身,所以中午和阿珠去商場幫你買了兩件襯衣,還有西褲。你晚上試一下,如果不合適,我明天去換……”
李貞的表情很坦然,語氣也很平靜。再加前世一直都是助理干這些活,而且比這干的更多,林思成也沒多想︰“麻煩師姐!”
李貞笑了笑︰“能報銷的!”
林思成點頭︰那當然。
如果不報銷,性質就變了味。
王齊志默不作聲,眼皮卻跳了跳︰什麼叫做潛移默化,溫潤無聲?
這就是。
關鍵的是,連他都沒意識到,林思成三天沒回過家,一直穿的都是這一身?
商妍這學生挺厲害啊?
正暗暗打量,李貞已經收拾好了東西,正準備走,林思成又叫住她︰“師姐,稍等商教授也要來,要和王教授商量點事情,你也听一听!”
李貞柔柔的笑了笑︰“好!”
王齊志的眼皮也跟著跳了跳︰言听計從,百依百順,甚至于一點兒都不好奇,多余的話更是一句都不問。
當初的單望舒不就是這樣的?
有點能力,又相當忙,而且每件事情都需要投入十二分專注的男人,最怕的就是意外之外的麻煩。
基于此,好多事情都會湊和,將就。漸漸的,潛意識中就會養成“哪個麻煩少,我就選哪個”的思維方式︰包括生活、工作,以及日常中的一些行為習慣。
就比如,林思成能三天只穿這一身,還比如到了食堂,哪個窗口人少他就吃哪個,哪怕很難吃。
乃至于,擇偶!
不信?
王齊志就能現身說法,而且講三天三夜都不帶停的。
而且這女孩夠漂亮,性格也夠溫柔,關鍵的是,志趣相投。
猜一下,時日久了,林思成會不會萌生出“也不錯”的想法?
王齊志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正天馬行空,“吱呀”的一聲,商妍推門而入。
四人到了隔壁的辦公室。
李貞沏了茶,商妍接到手中,吹了吹浮抹。然後朝著林思成笑了笑,又朝王齊志撇撇嘴︰“這麼晚叫我過來干啥?”
對商妍這樣的態度,王齊志早習慣了。也怪他,三番兩次的給商妍上強度。
但商妍好歹也是大學教授,只是臨變反應能力慢一點,又不是真傻。三番兩次的被他忽悠,沒潑王齊志一臉茶就不錯了。
王齊志笑笑,壓低聲音,透著幾絲誘惑︰“商妍,想不想領獎,領大獎?”
瞬間,商妍眼楮一瞪,滿臉的警惕︰“王齊志,你又想干嘛!”
林思成剛喝了一口茶,好險噴出來。
王齊一臉無奈︰還能不能有點信任了?
“林思成你講!”
林思成點點頭︰“商教授,今天王教授請你來,是想和你探討一下︰咱們依托工作室,以區政府為申報單位,以學校為保護單位,可不可以對‘古陶瓷修復技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稍一頓,林思成又強調了一下︰“國家級!”
商妍猛的握緊了茶杯。
也就是從林思成的口中說出來的,要換成王齊志,她保準嗆一句︰姓王的,你長的丑,想的倒挺美?
什麼是非遺?
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且具有獨特性,乃至唯一性,以及傳承瀕臨斷絕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什麼是國家級?國務院建立、主持,文化部門協助。
申遺有多難?
就說一點︰2005年,國務院發布通知,各省爭相申報,而從漢到清,各朝各代,各省各市,有名的瓷器窯口何止上千?
但最後,就只有七家成功評選︰景德鎮官窯、宜興紫砂、銅川耀州窯,澄城堯頭窯,福建德化窯、浙江龍泉窯、河北滋州窯。
原因就一個︰窯火未熄,傳承未斷。再說直白點︰一直都在燒。
還有上博,陶瓷修復技術業界聞名,在各大機構中少些也排前三,但申請“古陶瓷修復”項目,直接被駁回。
為什麼?
沒有特色,不夠獨特,傳承脈絡也不清晰。
說淺白點︰幾乎所有省都有古窯口,所有的省都出過名瓷。所有的地方研究機構及教育機構,研究的類別和技術工藝都大同小異,壓根就談不上“獨特”,更和“瀕危”沾不上半點邊。
所以,別說“國家級”,哪怕是省級,王齊志都得使出吃奶的能耐。
商妍剛露出一絲冷笑,王齊志大手一揮︰“林思成,讓她見識見識!”
林思成笑了笑,從腳下拉出一口箱子,又揭開箱蓋。
商妍怔了怔,又眯起了眼楮︰明弘治嬌黃釉,弘治黃地青花穿花龍紋?
下意識的,她拿出了兩塊瓷片︰研究了半輩子,肯定不會看錯。所以,王齊志和林思成想把這兩件補好,然後依據復原技術,申請非遺?
“異想天開!”
看了好久,商妍丟下瓷片,瞪著王齊志︰
“我就問你,你準備讓林思成怎麼補?鋦釘、貼金、金繕、還是漆繕?”
“後面兩種,咱們學校是不教,其它學校也不教。但問題是,哪個省級以上的博物館不研究一下?”
“林思成的手藝也確實高,但這兩種都有完整的文獻資料流傳,民間傳承更為廣泛,沾不上瀕危的半點邊。哪何來的保護,你又準備怎麼申?”
商妍的嘴像機關槍,“叭叭叭”個不停,還斜著眼楮,就差說︰王齊志,哪怕申遺審評組全是你家親戚都不行。
王齊志既不急,也不惱︰“就知道你不會信,但別急,明天就讓你見識一下!”
商妍“呵”的一聲︰“怎麼見識?”
王齊志慢條斯理的往後一靠︰“分層修復听過沒有?”
商妍直接搖頭︰“不可能!”
“有什麼不可能?林思成修復那件景泰藍,就那只葵口盤的時候,你又不是不在?”
商妍愣住︰對啊,林思成六點六燒,逐層增色,不就是分層修復?
但她依舊覺得不可能。
所謂的分層修復,其實就是無痕修復,但銅胎琺瑯和瓷器有本質性的區別,而且難度更高。
著手研究的單位倒是多,但技術相對成熟的,就只有三家︰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研究院、故宮、上博。
就算林思成從古文獻、論文期刊上拼湊著學了點,但之前肯定沒有接觸過核心技術。
就算王齊志走後門,給他弄來了技術,就算林思成頂聰明,但就這麼短的時間,他頂多學個皮毛。
商妍捏著縱起的眉心,“林思成,銅是銅,瓷是瓷,底胎膨脹系數,釉面高溫耐受系數完全是兩個概念。但這只是其一……”
“其二,古法材料的不可復制性、替代材料的兼容性、多角度色恆常性、筆觸的觸感還原,這些,你都考慮過沒有?”
特別是最後兩點,黃地青花是迭壓瓷︰胎體迭燒,釉料迭壓,色彩迭映。
要補底胎、要補刻胎,還要分層補施底釉、黃釉、青花釉……光是一個筆觸不同,導致色層互動而產生色差的難題,就夠林思成研究個三五年。
而申遺的單位的那位多,研究能力那麼強,就比如故宮、上博。所以,等林思成學會,黃花菜都涼了。
“商教授我明白!”林思成點點頭,“但我想試一試!”
“你別听王齊志瞎忽悠,他渾身上下就長了那一張嘴,想一出是一出!”商妍一臉無奈,“其它不說,光是這箱瓷片,都得好幾十萬!”
“我知道!”林思成笑了笑,“但我還是想試一試?”
“沒救了!”
商妍捂著額頭,不知想到了什麼,又指指箱子,“瓷片是誰的?”
王齊志理所當然︰“當然是林思成的?”
“好!”商妍笑了笑,“他要補壞了,你賠!”
王齊志一臉懵︰這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