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第480章 七尺劍,可斷河摧岳,鎮國誅不臣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煙火 本章︰第480章 七尺劍,可斷河摧岳,鎮國誅不臣

    帥帳之外。

    你一言,他一語。

    諸文武給孫策鋪出一條台階。

    “孫策。”

    “你是無膽鼠輩嗎?”

    “江東士人舉你為少將軍,暗傳小霸王欲立威名。”

    白君驟然大喝一聲,怒罵道︰“然而許下宏願,可有建功業?僅征祖郎,便于涇縣生死一線,某看他說的對,爾真是一役夫,何不以溺自照。”

    “白道人。”

    “你還敢爛言?”

    孫河一陣氣急,暗罵其人不知好歹。

    “與某何干啊?”

    遠處,祖郎頓時肝膽欲裂。

    這白道人,怎麼口無遮攔,連他都要牽扯進來。

    若是真的讓孫策記恨,壞了他為天子盡忠之事怎麼辦?

    而一側的費棧則是悄然退避在祖郎身後,免得被瘋魔的白君所禍及。

    “白道人。”

    “當真以為某不敢殺你?”

    孫策臉色漲紅,揚起手中佩劍怒喝道。

    “揮劍便是。”

    “砍頭,不過一息之痛。”

    白君朗聲道︰“若今日不殺白君,你們父子便是無根之人。”

    “混賬。”

    孫策眸子猩紅,猛的向下揮劍。

    劍刃撕風,磅礡之氣,吹亂了白君的散發。

    “砰。”

    驟然,孫堅不知何時出現在帳外。

    揮劍把孫策斬下的劍鋒別開,切落幾縷烏黑之發。

    “父親。”

    孫策猛的抬頭道。

    “策兒。”

    “激將之言都受不住嗎?”

    孫堅持劍而立,漠然掃過四周,淡淡道︰“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我們父子又豈能殺一無辜道人。”

    “孩兒知錯。”

    孫策身軀一顫,恨恨的瞪了眼白君。

    若非孫堅出手,他便被賊道言語所激,犯下不可饒恕的大錯。

    畢竟,他們是想用白君勾出橫江津潛藏的暗間,而不是真想殺了可用的天眷之人。

    “果真。”

    “不僅無膽。”

    “你們父子還無根啊!”

    白君起身拍了拍道袍上的塵埃,指著孫策嘲諷道︰“孫策,不,孫役夫,無膽便不要許下大志,更不要隨意拔劍,你以為自己是荀司丞,可以刀阻鮮卑犯境啊!”

    “伯海。”

    “你帶他下去,好生款待。”

    孫堅用力按著孫策的手腕,冷聲道︰“他可是劉牧的帝使,梁弄白水山之師,莫要冷落!”

    “諾。”

    孫河拱手應喝。

    “孫小賊。”

    “你還未及冠吧!”

    “某以帝使之身,賜你役夫為字!”

    白君在孫河的推搡下,不斷嘲諷道︰“莫忘了,若來日亡于沙場,見到神荼,郁壘,報梁弄白君之名,可為你魂引幽都;見土伯便稱役夫,免得無名而審魂歸幽。”

    “孫小賊,孫役夫。”

    “這道人還真是牙尖嘴利啊!”

    費棧望著被帶走的白君,滿是感慨道。

    祖郎回眸一瞥,幽幽道︰“費兄,你若是不藏于某身後,所言許能響亮些。”

    “嘿。”

    費棧訕訕一笑。

    “散了吧。”

    孫堅提劍環顧四周。

    “諾。”

    眾文武神情古怪的朝著各自軍帳走去。

    “策兒。”

    “你也去休息。”

    孫策背影蕭瑟,轉身走回帥帳。

    今日之事,令白君名揚橫江津,何嘗不是使他們父子二人受辱。

    可他不得不忍,因為還未揪出暗間,白君更不能死。

    只是,他心中有些悲涼而已。

    誠如白君之言,當年鮮卑魁頭的幾句話。

    荀攸,閻行便孤身出關,刀阻數十萬鮮卑騎卒犯境。

    可他們父子受辱,卻無一人拔劍殺白君。

    這荊揚大地,所謂的大都督府內,無一孫姓忠臣啊!

    若是劉巴,鄧芝還在,白君絕對不可能如此喋喋不休。

    “少將軍。”

    眾人散去之際,祖郎上前拱手道。

    孫策望著手中之劍,冷聲道︰“你為何不殺他?”

    “啊?”

    “真要殺嗎?”

    祖郎佯裝恍然道︰“末將這就去殺了白道人。”

    “算了。”

    孫策凶戾的瞪了眼。

    他又豈能不知祖郎在嘲諷自己。

    “諾。”

    祖郎拱手一笑。

    按劍轉身,走向自己的軍營。

    “祖帥。”

    “你為何嘲諷孫役夫?”

    回營路上,費棧滿是不解的問道。

    “泄憤。”

    祖郎神情凝重道︰“白道人無故拖某下水,若是不上前以屈身之姿安撫,他必將銘記役夫之名,而對我們下絆子;但某腰桿硬,對他折不了腰,所以只能嘲諷了!”

    “這嘲諷。”

    “竟能泄去他心中憤恨?”

    費棧眼中滿是茫然,摸不著頭腦的問道。

    “不能。”

    “但能使其更加痛恨白道人。”

    祖郎腳步一頓,復雜道︰“若他真的死在孫策手中,某來日必定供奉其仙位,日夜祈念,但絕對不會後悔,因為我們比他留在橫江津更重要。”

    “原來如此。”

    費棧恍然大悟。

    “你啊。”

    “天下太平之後,還是歸鄉耕地去吧。”

    祖郎無語的搖了搖頭,為費棧的智慧而著急。

    恐怕,這位同為宗帥的摯友,此生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便是支援他,並隨著他與鄧芝從山中走出。

    如若不然,必定落得尸骨無存的下場。

    “不餓肚子。”

    “耕地,又有何不可。”

    費棧頓時嘆了口氣,失落的走向自己的軍帳。

    這天下對攻的兵事,可比嘯聚山林做一個賊匪危險多了,非是他一個草莽能夠操弄得轉,還能保留有用之身。

    “封兒,人如滄海一粟。”

    “在滾滾洪流之中,太不值一提了。”

    襄陽,漢水之上,益陽長公主望著船塢中陳列的艦船,還有左右兩岸延綿不絕的大營,心情復雜道。

    “母親。”

    年僅四歲的寇封眼中滿是茫然,對其言多有不解。

    “無事。”

    益陽長公主愧疚的看了眼寇封。

    俯身將其抱入懷中,朝著渡口處走去。

    “益陽公主。”

    渡口處,許褚望著從渡橋走下的身影拱手道。

    “許褚。”

    “許仲康。”

    益陽長公主放下寇封,摘下腰間的中興劍遞過去,淡淡道︰“我知你,王卒尉丞,行舊制禁軍巡京之事。”

    “請吧。”

    許褚收起中興劍,瞥了眼寇封道︰“陛下有言,七尺天子劍,可斷河摧岳,更能鎮國誅不臣,沒有人可以阻煌煌大漢中興,希望長公主不要為自己的決定而後悔。”

    “我不悔。”

    “兄長,姊妹,夫君,皆已死去。”

    “回想昔日之事,再想想自己,也沒什麼可以後悔。”

    “只是不知,我這位佷兒,晚年會不會如武帝,給自己下一封罪己詔。”

    益陽長公主輕笑一聲,轉瞬道︰“不對,忘了,他已經給自己下過罪己詔了,用其保住劉景升一條性命,還當真奢侈,而在青州之事上,他連罪己詔都不下,似不在乎天下人的評判,擢一個小宗之子,行間事者而不臣之主,去統御率善三衛收復西域!”

    “呵。”

    許褚嘴角揚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一個益陽公主,敢言此話?

    今日,也就是他隨駕南下,天子有誡言,才能留其性命。

    若是典韋隨行,就算是益陽公主,也當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480章 七尺劍,可斷河摧岳,鎮國誅不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480章 七尺劍,可斷河摧岳,鎮國誅不臣並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