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轉道武垣之際。
常山之戰的消息,傳回鄴城冀州府。
袁紹沒有召開議事,只是將消息傳了出去。
許攸立于城頭,不知道自家主公得了什麼魔癥,事到如今還不明言得勝之計,難道是詐他與逢紀嗎?
“子遠。”
“某心中有不妙之感。”
逢紀望著城外延綿無盡的營帳,嘆道︰“龐德拿下常山,意味著他會支援易縣,若是公孫瓚南下,我們便沒有退路,只能赴前了!”
“早就沒了退路。”
“主公,從未寄希望于潘鳳。”
許攸扯了扯身上的衣袍,沉聲道︰“不知城外軍營之中,有多少天子的忠軍,又有多少人心存苟活之志!”
“難說。”
“某覺得顏良不對勁。”
逢紀嘆了口氣,說道︰“監士有察,自從顏良從堂陽回來以後,便只與文丑往來,平日自己一個人縮在軍營之中,無堂議連城都不回。”
許攸愣了下,問道︰“這便是主公遣文丑去繁陽的原因?”
“應該是。”
逢紀點了點頭,沉聲道︰“某上稟主公之後,顏良舊部便有所調離,此次文丑支援繁陽,何嘗不是將二人分開,免得真有叛將之事發生。”
“天子威勢太重。”
“還未正面對決,便有人生異心。”
許攸沉默良久,苦澀道︰“六十萬大軍,其中十幾萬還是黑山軍,這麼多軍卒,恐擇不出三萬能與王師比肩之卒,實在可笑。”
“誰能想到呢?”
“誰又能預料天子王師這般可怕。”
逢紀轉身走向城下,自嘲道︰“當年,天下士人皆以為天子能勝于蕭關,平城,皆是孝烈帝以舉國之力而助之,卻沒想到天子王師真的不可力敵,真的逢戰必克,哪怕非是天子親征,都可以將烏桓,鮮卑伐滅,更能一人滅數國,連遼東都輕易被攻克。”
常山之事,令前線風氣大變。
袁紹穩如泰山,對城外軍營充耳不聞,只是靜候各方兵事變動。
臨近十二月。
文丑,高柔行至繁陽大營。
袁術坐在大椅之上,烤著火盆,眺望著校場厲兵秣馬,眼中時不時閃爍著戾氣。
“將軍。”
“何時奔赴沿岸阻敵?”
文丑按劍走過來,眉宇間滿是愁容。
“不去。”
“任由華雄渡河。”
袁術靠著大椅,從桌案上端起陶碗喝了口蜜水。
“嗯?”
文丑微微一怔。
袁術側目道︰“你可知繁陽與鄴城的區別?”
“不知。”
文丑搖了搖頭說道。
“你會明白的。”
袁術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鄴城所屯駐,是南陽,豫州,冀州士族的聯盟。
為了袁氏的輝煌,這些人隨時可以被拋棄,哪怕是袁紹自己,都可以犧牲。
繁陽,則是真正的決死求生之軍,袁氏門生與大漢宗室有血仇之人的集合體,是可以沖破鎮國府整條封鎖線的精銳之軍。
亦如他,如馮芳,如董承,韓猛,甦由,趙�O 嶸妗 br />
“將軍。”
文丑臉色愈發難看。
袁術抬頭看了眼天際,淡淡道︰“文丑將軍,天色漸晚,你可以回帳休息了,莫要勞心大局,只需要听令即可。”
“諾。”
文丑忍著怒氣,按劍轉身離開。
“袁公。”
董承走來微微一禮。
“籌備如何了?”
袁術端正身形,連忙問道。
董承頷首道︰“已經整飭完成,所有糧草屯營,牲畜拉的輜重車輿配置齊全,且猛火油,熬煮的魚油,以及其他油料,全部裝入陶罐之中!”
“好。”
袁術眸子陰沉,安排道︰“你調監士察青州,某要知曉中府軍動向。”
“諾。”
董承拱手轉身離開。
“袁本初。”
“兄長,某當稱你兄長啊!”
袁術神情復雜的看向鄴城方向,從衣襟中抽出溫熱的絲帛秘箋展開。
“公路,鑒閱。”
“有間勿回,祈願安康。”
“昔年,朝中爭權,叔父死于自戕,非是袁基兄長所殺。”
“你年少意氣,決于太僕卿府,多有心傷,為兄不忍告之。”
“自袁基兄長亡于洛陽城外,為兄蟄伏大將軍府之內,相交士大夫,重聚袁氏門生,整合奔走之士,以壯功業,定地冀州,圖之後謀。”
“然,劉牧非常人,得天所鐘,不可敵,是以求存為先。”
“此年顛沛流離,丟朋失將,恐難再敘,行兄護弟,人庇族之事。”
“數十載,兄友弟恭難忘,今有斷臂之痛,惟愴然涕下,還望弟珍重。”
“謹記,董承,馮芳可謂良將死忠,皆因二人一為何進舊將,一為董太後之佷,生來與劉牧有隙,無歸降投誠之機,弟可用之。”
“昔至于冀,兄主政,亦有人追隨于你浪蕩州中,可謂忠義。”
“凡如俞涉,李豐,樂就,梁綱,閻象,楊弘,張勛,楊恪,皆可拜為心腹。”
“兄有上將,文丑,顏良, 義,張 ,高柔等人。”
“惜,府中有間難查,需借兵事而觀之,若有忠良自見機為其人脫身,幼子‘尚’假為軍卒摻內而至,以聚眾繁陽,助弟破困局之危。”
“待以時日,為兄必率眾死戰于冀,弟可乘勢破陣南下。”
“勿要多戀錢糧,糧草可焚,牲畜可破陣,余萬人,余千人,余百人,但求隆冬之朔寒,得見鶯時之生機。”
“弟,吾所涕泣者,今別于鄴。”
“惟願弟求存,來日居南而祭北,莫失莫忘。”
“勿回,勿回。”
‘轟’的一聲,絲帛隨風而落。
寫滿懇切之言的絲帛秘箋,在火盆之中化為飛灰。
從始至終,袁紹都沒有想過將所有兵力壓在決死之戰,而是想要精挑細選出忠誠之將送來繁陽。
以牲畜為兵,以糧草為柴,破鎮國府的四方之圍。
袁紹應下劉備的聯盟,同樣是迫使中府軍北上,只為調動鎮國府的兵力,為袁術擇出一條生路。
“父親,叔父。”
“術,不孝,不能與兄長同袍赴死。”
“兄長要為汝南袁氏搏出一條生路,術縱是死在路上,亦會送袁氏之人南下,以望家族存續。”
袁術擦拭眼角垂下的淚珠,起身走向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