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司馬懿。
終究還是太過稚嫩。
大局之勢的壓迫,才是冀州無解的難題。
神武軍分兵不重要,卻又是捆扎他們兵力的韁繩。
袁紹沒有選擇,整個冀州都沒有選擇,只能任由鎮國府擺布。
洛陽。
鎮國府,軍諮司內。
賈詡,郭嘉等人將各方軍報整合。
尤其是冀州,遼東,雍州,涼州等等的軍情,更是要分出輕重緩急,然後擬寫成奏章公文上稟。
“司丞。”
郭嘉握著一份軍報,失笑道︰“公達這是要用兵了?”
“正常。”
“幽州緊迫。”
賈詡搖了搖頭,打趣道︰“袁本初伐青州不成,見幽州空虛,又揮師北上,公達若是還不用兵,公孫瓚就要孤軍而守易縣了。”
“這倒是。”
郭嘉揚起手中的軍報,說道︰“又有羌部遷入西海郡。”
“哦?”
賈詡頓時挺直腰身。
“羌族遷徙。”
“這應該是闞澤之功。”
郭嘉把軍報遞過去,沉聲道︰“只是益州怎麼定,監州尉有張任配合,對整個益州進行滲透,各大關隘皆有他們的人,我們可要遣人親自走一趟。”
“不急。”
賈詡蹙眉看著軍報,說道︰“益州不是難題。”
郭嘉搖了搖頭,說道︰“撢國之事要處理,唐旄亦然,所以益州對于我們聯絡南域諸國極為重要。”
“急不來。”
賈詡合上軍報,揉了揉眉心道︰“外邦之人走了?”
“明天走。”
郭嘉笑道︰“今天是元夕!”
賈詡恍惚道︰“蔡祭酒之女撫琴?”
“你听。”
郭嘉朝著門外指了指。
一陣肅殺琴音,由遠到近的傳入鎮國府。
琴聲中刀光劍影,浴血鏖戰,似有一片戰場浮現,有人單騎入陣,于敵寇陣中往來無阻,令千軍萬馬聞名皆避。
曲風一轉,卻是一片淒涼之景。
猶如夕陽西下,只余下漫山遍野的尸首,被黑暗所吞沒。
“巨光。”
“可听出是何曲?”
神武闕上,劉牧打磨著一片水晶。
裴茂搖了搖頭,恭敬道︰“臣愚昧,未曾听過。”
劉牧用絲帛擦了擦手中的水晶,說道︰“亂世兵戈,盛世歌舞,可若是曲與文,盡可載兵戈之勢,是為如何?”
裴茂肅然道︰“縱是盛世,奉武之志不可廢。”
“不錯。”
劉牧說道︰“如今驃國,烏戈國攻伐撢國,然撢國與大漢簽署朝貢盟約,朕準備讓你前去調停。”
“臣遵詔。”
裴茂恭敬道。
劉牧抬眸道︰“可知為何用你,而不是典客司?”
“臣不知。”
裴茂直言不諱。
雍州之戰結束,他便遷為西閣祭酒。
這幾年一直留在西府軍處理軍務,自然不敢貿然揣測上意。
“因為,你能領軍御寇。”
劉牧靠著大椅,沉聲道︰“此去撢國,若是調停不成,便親領撢國之軍,滅了烏戈國,驃國。”
“臣明白。”
裴茂瞳孔陡然緊縮。
調停不成,便可滅國。
由此可見,陛下不準備讓南域諸國安生啊!
“勿要宣之于人。”
劉牧從桌子上抽出一份公文遞過去。
“定疆章程?”
裴茂翻閱著公文,眼中驚駭之色濃郁。
大漢的定疆章程,涉及邦國之多,難以計算。
商業,貨幣,乃至文化,道統,都可以化為大漢對外的戰爭利器。
“鎮國府有擬算。”
“以如今的道路通行,擴疆不可太廣。”
“若地方有叛亂,三月之內王師不可至,便為朝貢之地,而非實控州郡,所以朕設下五府王師,更是讓工部籌備直道,漕運之工程!”
“南域多山嶺,政令不能達。”
“故此,大漢需要宗王封國,主使朝貢之國。”
“撢國是朕的選擇,同樣是他們給自己求了一條活路。”
劉牧輕叩桌案,沉聲道︰“此去撢國,不止是要壓下烏戈國,驃國,更要掌控撢國內部,所以朕準你擇人同行。”
“陛下。”
裴茂合上定疆章程,恭敬道︰“監豫州令使王雄可否?”
“可以。”
劉牧從筆海中取出一枚玉符遞過去,沉聲道︰“王雄領一百監州尉,另外由李儆統率五百王卒尉隨行,勿要讓朕失望。”
“臣明白。”
裴茂小心翼翼的捧起天子玉符。
調停三國兵事,包括彰顯大漢威儀,都是粗淺表象。
他看懂了,更明白劉辯一旦平定林邑,令日南郡復土歸治,便會被封在南域建設宗王封國,代替大漢掌控南域。
故而,此去撢國,是要攪渾南域各國的水,令諸國陷入戰禍,方能利于大漢,使南地之州的邊境安寧。
“典韋。”
“傳禮部擬詔。”
劉牧目送裴茂消失在神武門,說道︰“封賜裴茂為鎮南將軍,假節,另賜定業,以出使撢國,調停三國兵事!”
“諾。”
闕下,典韋回道。
“南域。”
“半死不活才好。”
劉牧摩挲著手中的水晶鏡片。
“陛下。”
不久,衛覬登上神武闕。
劉牧將打磨好的水晶鏡片安裝在竹筒上,問道︰“衛卿,如今大漢商行水玉儲備有多少?”
衛覬恭敬道︰“儲備只有萬余斤,余下盡皆打磨成配飾售賣。”
“試試。”
劉牧將裝好的望遠鏡遞過去。
“這是?”
衛覬微微一怔。
劉牧指了指窗外,沉聲道︰“你可以喚作千里眼,也可稱望遠鏡。”
“這,清晰可見啊!”
衛覬用望遠鏡望著遠處的建築,駭然道︰“陛下,此物是用來觀星,亦或者用兵之時觀察地勢嗎?”
“皆可行。”
“如今天工府的琉璃可否代替水玉?”
劉牧靠著大椅輕笑一聲。
望遠鏡並不復雜,復雜的是如何燒制透明琉璃。
“陛下。”
衛覬戀戀不舍的呈回望遠鏡,恭敬道︰“琉璃燒制或許可以,只是透明的琉璃雜質太多,遠不如水玉透亮,還需要一些時間來精進技法。”
“天工府之事。”
“他們本就是為此而存在。”
劉牧沒有失望,安排道︰“你將此物送過去,讓他們多鑽研琉璃燒制之法,若有胡夷技法亦可效仿,大漢取之精華去其糟粕。”
“諾。”
衛覬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