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第98章 熱血未涼,楊營戶可往,某亦可往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煙火 本章︰第98章 熱血未涼,楊營戶可往,某亦可往

    “起風了。”

    帳外,肅殺氣沖斗牛。

    劉牧伸手遮著懸天烈日,凝望層巒疊嶂的陰山山脈。

    有心人想要將他葬于並州,他又何嘗不想借機一戰定邊疆。

    遠征漠北,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可計,武帝時期的征戰打空兩代漢天子的盛世倉儲,如今大漢歷經黃巾之亂與涼州之叛,根本承受不起遠征。

    故而,鮮卑舉族壓境,對他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獵獵大風。

    自雁門起,吹響四海八荒的號角。

    一封《為大漢檄東胡文》,猶如法旨天憲劃過天際,傳檄各方。

    字字猩紅,激的大漢有志之士熱血沸騰,恨不能提刀御馬,奔赴並州參與誓師之會,追隨驃騎征戰漠北。

    一句‘牧欲往北,躬擐甲冑’,令多少人潸然淚下。

    躬擐甲冑何意?

    驃騎親征,與卒同袍,陷陣克敵,長鋒不可攖。

    太原郡,晉陽。

    荀攸死死捏著手中的檄文,最終伏案而書,處理著後勤諸事。

    “某不及也。”

    “驃騎,當稱大丈夫。”

    堂下,張懿神情黯然,轉而振奮起來。

    他做不到躬擐甲冑,去追隨驃騎出關殺敵,但要協助荀攸處理好後勤,亦能挽回自己不察之錯,為北伐添一捧柴,將戰火燒的通天徹地。

    兩日後,河東太守府中。

    董卓熱血未涼,不斷呼吸平復心中的躁動。

    呢喃告誡自己是袁氏門生,不能與劉牧站在同一戰線。

    可當目光落在檄文上,便能嗅到‘大丈夫何懼生死,當馬革裹尸還葬耳’的北伐氣魄。

    曾幾何時,他也是涼州邊野戍邊殺敵的少年郎。

    為何……為何……

    不經意間走到這滿是利益構建的迷途上,而不是如華雄一般,驕傲的道一聲‘某隨驃騎北伐去了’!

    堂下,牛輔,胡軫,董越等人垂首不語。

    唯李儒長嘆一聲,進言道︰“太守,大將軍府嚴令,聞驃騎之令而從,既然還未收到調令,當整軍備甲,好隨時受令北上。”

    “當得如此。”

    “爾等且歸營吧。”

    董卓起身朝著眾將下令,背影蕭索的走出大堂。

    “諾。”

    諸將應聲遠去。

    李儒抬眸四望,大堂空寂無聲。

    這一刻,董卓多年凝聚的人心,被檄文轟然擊散。

    大漢山河注定因驃騎所伏,沒有人敢與之爭鋒,就是不知道此戰大捷,大漢內部又有多少人會隨之死去,家族戮盡,不復顯赫之門。

    河內,守備營帳中。

    朱�y悵然一嘆,復雜道︰“伐某之不能伐,誅某之不能誅,大漢驃騎當如是,可為何天下有無數人想你死在並州啊。”

    “父親。”

    “你在說什麼?”

    因檄文而臉色漲紅的朱符驚愕道。

    “沒什麼。”

    朱�y深吸了口氣,沉聲道︰“你率軍拱衛洛陽發往上黨的糧草,縱死都不可被人截取,定要助驃騎贏得此戰。”

    “孩兒明白。”

    朱符拱手,扶劍走出帥帳。

    檄文傳至,洛陽各方為之大躁。

    有不屑一顧者,投檄火盆,將其焚燒成灰。

    區區檄文,什麼牧欲往北,躬擐甲冑,不過是鼓動百姓之言,愚有志之士,劉牧為貴冑之身,怎麼可能與卒同袍,陷陣沖鋒。

    有人熱血未涼,聞檄而動,提刀跨馬往北而去。

    南宮。

    北閣,玄武闕。

    劉宏席地而坐,面前擺著《為大漢檄東胡文》。

    玄武闕下,何進,張溫,袁基,崔烈,曹嵩等三公九卿久駐未退。

    劉牧要北伐,其意何其明顯,但沒有喊出‘北伐’二字,終是可以棄土丟邊,撤軍固守並州腹地。

    可當檄文傳遍四海八荒,劉牧便沒了回頭路。

    這一次,是真的大漢開弓,箭不回頭,所以滿朝公卿,士大夫,都在等劉宏的一句話,乃至一個字。

    因為,檄文發出,唯有劉宏一人可阻劉牧。

    “諸卿。”

    “驃騎往北,躬擐甲冑。”

    “大漢開弓,箭不回頭。”

    “願他北伐大捷,得勝而歸。”

    劉宏杵劍起身,端著桌案上的酒水行至欄檻,俯瞰著闕下袞袞諸卿,朗笑道︰“朕借軍卒之言,驃騎萬勝,大漢萬勝。”

    “驃騎萬勝。”

    “大漢萬勝。”

    何進,張溫,袁基等人俯身大喝。

    他們知道戰爭開始了,不止是北伐之戰,還有天子與公卿的戰爭,宗室與士族的戰爭,都將會在並州的黃土地上決出一次勝負。

    “驃騎萬勝。”

    “大漢萬勝。”

    玄武闕震動,萬勝之音響徹。

    滾滾之聲,疊蕩南北二宮,引無數人回響。

    雁門,馬邑。

    桑干河畔,篝火熊熊。

    三道身影吃著魚肉,飲著烈酒。

    一個漢子嚼著發腥的魚肉,吐出一根細刺,咧嘴笑道︰“楊阿若,你是涼州酒泉人,怎的不去參邊軍,或者護商軍,反而從北地沿河下三輔,去並州參軍?”

    “不願。”

    “某要去隨驃騎。”

    楊阿若淡笑道︰“鮑出,蕭關之戰你未參軍,為何這次要去並州;還有你祝公道,難道不應該參入守備營嗎?”

    “蕭關之戰?”

    鮑出愣了愣,面色復雜道︰“那時大軍犯境,家母老矣,某與幾個哥哥送母親去了漢中避禍,然後準備回來參軍殺敵,不曾想回來時戰爭已經結束,听說扶風獵戶陳槐都封侯了。”

    “守備營。”

    “良家子才能為卒。”

    祝公道嗦了口串著烤魚的木棍,獰笑道︰“某在街市殺過嗇夫,還斬過縣府惡吏,早有捕殺文書加身,若非驃騎做司隸校尉時察各郡縣的刑獄事,並誅殺佞吏,某還在逃命,安能參入守備營。”

    “呵。”

    “倒是沒一個善人。”

    楊阿若給火堆添了兩根木柴。

    “你善。”

    “我們兩個惡!”

    祝公道嗤笑道︰“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你楊阿若為人報仇解怨的名聲,某在河南尹都听過,你的捕殺公文怕是在郡府都有留存吧。”

    “一時義氣。”

    楊阿若訕笑一聲,本以為酒泉遠在西土邊陲。

    沒想到自己的大名都傳至河南尹了,當真有些出人意料。

    “軍中非市井。”

    鮑出抿了口烈酒,勸諫道︰“某從河東入並州,踫到驃騎的王卒尉在楊縣為一婦人誥贈文書,兩位兄弟游俠出身,還是早些歸家吧。”

    “鮑出兄弟。”

    “鮮卑犯境,御寇歿命,大漢男兒豈懼身死。”

    楊阿若肅然起身,大喝道︰“某熱血未涼,從涼州而來,便是為了還驃騎平西寇之恩,楊營戶可往,某亦可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98章 熱血未涼,楊營戶可往,某亦可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98章 熱血未涼,楊營戶可往,某亦可往並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