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第37章 朕?一宮內天子耳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煙火 本章︰第37章 朕?一宮內天子耳

    出了宮廷。

    劉牧登上四馬車輿。

    皇城城樓之上,劉宏目送著車輿遠去。

    近兩個月的時間,他籌算大漢的未來,見了不少道人術士。

    所有人都看不到大漢的璀璨,所觀所測都是戰火不休,神州陸沉的結局。

    漢室宗親。

    是他唯一能夠倚仗的勢力。

    因此,他押寶劉姓,最重要的是陳王劉寵與劉牧。

    “國祚渺茫啊。”

    劉宏嘆了口氣,自嘲著走向北宮。

    若他有一子可以扛鼎,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為什麼?”

    “我真的不懂嗎?”

    車輿中,劉牧亦是嘆了口氣。

    他不明白劉宏,不是前世和這一世價值觀的踫撞。

    或許,他還沒有產生上位者的觀念,雖然利己,但還是和百姓站在一起,並非是如劉宏,三公九卿一般俯照天下。

    不……!

    這並不是我的錯。

    是這個世界的規則,已經腐朽了。

    劉牧深吸了口氣,閉著眼眸開始揣摩未來。

    劉宏想要在洛陽大動干戈,他留下來已經成了拖累,所以平涼州之後,可能會被發回陳國,但時事易變,誰也不敢保證。

    正月十五,皇甫嵩出征涼州,公卿百僚皆送于平樂觀。

    唯獨。

    劉牧沒有出現。

    這場本就會失敗的征伐戰,引不起他的興趣。

    年關已過,對于司隸的事情,他自要加緊處理。

    又兩日後。

    司隸校尉府公文通過廷議。

    免河東太守,擢北地王邑赴任河東治民。

    令,由廷尉,司隸校尉府,兩府同緝十二縣令,徹查吏治,凡罪皆誅,並在洛陽城外設鳴冤鼓,遣派羽林,王卒尉同守。

    廷議結束之際。

    三公九卿呼吸,都能嗅到腥風血雨。

    “什麼人啊。”

    “你可是宗王之子,誰能比得過你們家欺負百姓。”

    袁隗一時意氣風發,仿佛回到那年二八,負手看著遠去的車輿不屑一笑。

    本以為汝南袁氏搖搖欲墜,需要新一代崛起扛鼎。

    不曾想,他老矣還能為三公,只要皇甫嵩在涼州大捷,董卓借軍功洗去罪責,少說三五年之內,沒有人能撼動自己的太尉之位。

    朝議結束的洪流,朝著宮門外涌去。

    肉眼可見,袁隗就是領航的旌旗,所有人都緊隨其後消失在闊道上。

    “咕嘟。”

    嘉德殿前,劉宏抿了口茶,淡淡道︰“好風采,太尉當賀。”

    “比不得陛下。”

    蹇碩在一旁恭敬道。

    “呵。”

    “朕?一宮內天子耳。”

    劉宏嗤笑一聲,將手中青瓷茶碗放在蹇碩托著的木盤上。

    大軍行進。

    速度極為緩慢。

    還未等皇甫嵩的主力行至長安。

    洛陽南宮,雲台,樂城門一片大火,將數個宮殿焚之一炬。

    是夜。

    司隸校尉府閣台。

    劉牧負手而立,眺望將天際映紅的大火。

    荀攸臉色巨變,悚然道︰“宮內走水,好像還是南宮。”

    “你說為何?”

    劉牧想了想問道。

    “天災啊。”

    荀攸驚恐道︰“世子,可要調兵入城救火?”

    “不必。”

    劉牧搖了搖頭,咋舌道︰“如今我才想明白,為什麼南宮會失火。”

    嗯??

    荀攸一臉茫然。

    劉牧側目道︰“不出十日,陛下重開西園,遣常侍,設阿保,販官蠰爵。”

    “大漢之辱。”

    荀攸臉色有些難看。

    販官蠰爵,堵住了多少人的路,失去了多少可用之臣。

    州郡之中,不少人對天子怨氣滋生,早言大漢將亡,亡于天子。

    “你不懂。”

    “只看到淺顯之處。”

    劉牧扶著欄桿,沉聲道︰“陛下想要清洗朝堂,將一些人罷黜,又提拔一些人上位,可能上位的人功績不足,所以販官蠰爵,以財換之。”

    “咕嘟。”

    荀攸吞咽了口唾沫。

    果然,三日後西園大開,張讓主事,設十余阿保。

    廷尉卿崔烈興沖沖的用車輿拉著五百萬錢前往,換了一個口頭承諾的司徒之位。

    買關內侯,州郡官位者如過江之鯽。

    等消息傳往各州,販賣的錢財會更多。

    而販官蠰爵的名頭,自然是南宮失火,少府入不敷出,斂天下之財,以修宮室。

    事情傳入三輔之時。

    皇甫嵩所領大軍,士氣盡失,加上兵乏將疲,首戰即敗。

    戰報傳回洛陽。

    已然三月時節,引起一片嘩然。

    同日,太尉袁隗被罷,前太尉弘農鄧盛復原職。

    兩日後,劉宏下詔,擢升袁術為虎賁中郎虛職,安撫汝南袁氏之心。

    “敗了?”

    司隸校尉府中。

    趙雲,張遼有些難以置信。

    北軍五校,加上從兗冀兩州募集的精兵。

    這些人可都是經歷過平黃巾之亂的軍卒,竟然會敗給涼州叛軍。

    “詫異嗎?”

    “我不覺得驚訝。”

    劉牧輕笑一聲,說道︰“黃巾軍就是舉著木棍的百姓,還是沒有東西吃,從各地趕赴冀州的流民,如何能比得上羌胡控弦,這些人可是縱馬狩獵的好手,皇甫嵩太輕敵了。”

    “關隴擾攘,發役不供。”

    戲志才神情凝重道︰“叛軍已經攻下蕭關,皇甫將軍只能固守陳倉,以守待攻,恐怕長久不了!”

    “為何?”

    趙雲,張遼滿是疑惑。

    以守待攻,可是固守之策,怎麼會敗?

    “勢。”

    戲志才深吸了口氣,解釋道︰“大漢剛經歷了黃巾之亂,此次涼州叛亂又起,還被羌胡攻到了三輔,軍心散盡,守城只是垂死掙扎,能守幾個月?”

    “世子。”

    趙雲,張遼抬頭而望。

    “等。”

    劉牧肅然道︰“年初陛下召我入宮,若皇甫嵩平叛不利,我會領龍驤鐵騎發往長安平叛,之後可能會被發回陳國。”

    “諾。”

    二人應和道。

    典韋憨聲道︰“世子,某早些備馬?”

    “不急。”

    劉牧捻著手指,淡淡道︰“征伐平叛固然重要,可軍卒需要祿秩,更需要龐大的後勤支援,鄧盛老矣,恐不能承擔重責,我還得考慮一下何人督掌輜重運轉,而且只有得到陛下的天子詔,才能發兵。”

    “諾。”

    眾人應和道。

    劉牧看向荀攸道︰“公達,你這些日子試一試府中的屬官,若有人願意隨我們返回陳國,在征伐名單上填一筆。”

    “諾。”

    荀攸恭敬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37章 朕?一宮內天子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37章 朕?一宮內天子耳並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