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第23章 公卿之位有數,容不得他人登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煙火 本章︰第23章 公卿之位有數,容不得他人登台

    大漢的強大,無與倫比。

    這種強大,不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是一個個赴死者,以及踏破一個個國家所奠基的鐵血。

    似乎,所有人只記得以孝治國,以儒為尊,從而忘卻錚錚大漢的利刃,曾在戰場上多麼耀眼,令多少文明國度為之泣血。

    而強大的第一要素,百姓,百姓,還是百姓。

    只有充足的人口,才能誕生足夠多的人才,擁有顛覆一切的力量。

    如今的陳國。

    承載數百萬人口,內部的壓力巨大。

    但不可否認的是底蘊在增長,等到天下大亂之際,可以橫掃所有宵小。

    荀攸的擔心不無道理。

    並且,朝中士卿的抨擊,比他所預料來的更快。

    廣宗被圍之時。

    洛陽上下無不是一片歡騰。

    隨之而來,便是士卿對于勝利果實的分割。

    一場顛覆大漢的戰爭,不可能將所有戰功堆積在幾個人身上,令其一躍登天。

    “蹇碩。”

    劉宏把各府寺的公文甩在案幾上,神情戲謔︰“听說陳國大肆收攏降軍,還搞出一個什麼以工代賑,來減少對這些人的支出。”

    “是。”

    蹇碩躬身呈上繡衣直指的密報。

    從以工代賑,到建設工坊,以及開荒之事,全部記錄在案。

    “商業嗎?”

    劉宏翻看著密報,側目道︰“豫州刺史府如何?”

    “陛下。”蹇碩眉頭緊鎖,恭敬道︰“刺史王允已經搜捕到密信,揭發張讓的公文發往楊賜府上,恐怕是托衛尉卿楊彪在朝會時發難。”

    “嗯。”

    劉宏擺了擺手,抬頭看向窗外。

    朝中抨擊陳王劉寵的聲音愈發聒噪。

    大肆收攏降軍,擴軍數萬的事情上尤為嚴重。

    不少士大夫直言劉寵有反心,還說劉牧鎮殺豫,荊兩地黃巾,多是風言風語,就是為了將其推上神壇。

    這些刺耳之言,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罷了。

    不過,四箭定宛城,倒是令人覺得有些神異。

    “陛下。”

    蹇碩若有所思的瞥了眼上位,俯身說道︰“北中郎將冀州大捷之後,朝中人心浮動,加上陳王與公子牧南方大定,有不少人都在詆毀陳王。”

    “朕知。”

    劉宏擺了擺手,眼底滿是不屑。

    實權宗王的崛起。

    勢必會讓曾經高高在上的士卿為之恐懼。

    這種情況他早有預料,況且所謂的車騎將軍,本就是他推出來的排頭兵罷了。

    隨著朝議被推遲,陳王有反心的言論,不止于士卿,連洛陽百姓茶前飯後都多有談論。

    可惜

    這一切,隨著一封戰報戛然而止。

    揚州大捷,廬江渠帥戴風梟首而亡,劉寵為孫堅請功,拜為別部司馬;許定從一介草莽,一躍成為陳縣縣尉。

    與此同時,劉寵奉上印信,辭去車騎將軍之職。

    這份戰報,令朝野上下的士卿臉色漲紅,被無形的巴掌打的啪啪響。

    從黃巾之亂開始。

    劉寵,劉牧父子二人征戰多地,朝中從未有過獎賞。

    南方大定,便送還車騎將軍之印,顯得他們這些人心胸狹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僅數日。

    張讓門客勾結太平道之事爆出。

    這股邪風,再度吹到了常侍身上。

    朝中掀起的波瀾,從洛陽輻射到各州戰場,北方各州尤為嚴重。

    “人禍啊。”

    冀州,廣宗城外的大營前。

    盧植送走了小黃門左豐,眼中滿是頹然。

    南方大定,他還以為亂世將平,卻沒想到朝中的動蕩,會波及在他的身上。

    “將軍。”

    宗員眉頭緊蹙,附耳勸道︰“常侍,小黃門宣詔,或多或少要給一些金銀,將軍還是給些東西,免得閹宦回朝亂說。”

    “你不懂。”

    “給不給,已經不重要了。”

    盧植無奈一笑,負手朝著大營走去。

    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內部戰爭更是權力爭斗的衍生品。

    既然南方已經大定,黃巾軍翻不起風浪,且沆瀣之事再度波及朝中士卿,常侍,他這個臨戰掛印的北中郎將,也該落下帷幕了。

    亦如陳王劉寵,自奉車騎將軍印,結束屬于他的使命。

    軍功切割,勝利果實分配,恐怕落不得他們這種主戰之人的頭上。

    皇甫嵩,朱�y,曹操,袁紹,以及他的門生公孫瓚,劉備等人,才是此次的受益者。

    “將軍。”

    “末將愚昧。”

    宗員臉色大變,匆匆跟上腳步。

    盧植微微側目,笑著說道︰“用不了多久,某便會被下獄審問,朝廷會遣派新的將領來主使這場戰爭。”

    “什麼?”

    宗員瞳孔大張,有些難以置信。

    自盧植掛印以來,在冀州連戰連捷。

    張角被迫退守廣宗,與張梁,張寶成掎角之勢才能自守。

    這般戰績,縱然沒有功勞亦有苦勞,比不上傳聞中的陳王劉寵,及羽林監劉牧,也不至于被下獄吧?

    “些許榮辱。”

    “你我何必放在心上。”

    盧植神情不變,像一位智者般說道︰“公卿之位有數,容不得他人登台爭權,所以平亂之功需要切割,分給你們!”

    “末將不服。”

    “碌碌之臣,焉能高坐。”

    宗員臉色漲紅,心中萬般委屈化為怒火。

    朝中的公卿分割軍功,卻將奔赴戰場的主將棄之不顧,何等荒謬。

    “你啊。”

    盧植搖了搖頭,解釋道︰“陛下所準,誰敢逆詔,連陳王劉寵都需要舍棄車騎將軍,遑論某一個北中郎將。”

    “可恥。”

    宗員拳頭一握再握,低聲唾棄不已。

    奔赴戰場的人,卻被朝中庸庸碌碌之徒拿捏,悲憤之情溢于言表。

    “這就是政治。”

    “天子也要交易,妥協。”

    盧植笑了笑,轉頭看向廣宗城樓飛揚的黃巾大 。

    平亂之功太大,陳王劉寵用軍功與車騎將軍之位,換來數十萬流民以及一些降軍,堵住天子的猜忌,士卿的抨擊。

    他功未成,亦要退出戰場,為天子爭權。

    公卿之位不必爭,爭的自然是地方上的權力。

    當權力不足時,妥協便是政治;當權力足夠大,鐵血戰爭亦是政治。

    一個盧植。

    一個張角。

    一個陳王劉寵。

    在這場戰爭中代表不了什麼。

    而這就是位卑之人的悲哀,有心報國,卻發現前路渺茫,有心救民,才發現臨淵而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23章 公卿之位有數,容不得他人登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23章 公卿之位有數,容不得他人登台並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