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第9章 陳王劉寵,太平道的信徒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煙火 本章︰第9章 陳王劉寵,太平道的信徒

    劉牧出行。

    正月末,進入潁川境內。

    他沒有過多停留,直接奔著陳國而行。

    潁川多俊杰,後來天下崩亂,是曹魏建設之初的人才來源地。

    王佐之才荀𨘥@ 孀糗髫 分靜牛 蔚鵲齲 允敲星懊┐娜私塴br />
    可他沒有時間一一拜訪。

    黃巾之亂將至,募兵,籌備軍械,都需要時間。

    此戰之後,大漢還能續命數年時間,足夠他攢一套班底出來。

    “世子。”

    “那些便是太平道徒眾吧。”

    車輿上,顧雍掃過城外粥棚一些持著黃幡的信徒。

    “不錯。”

    劉牧翻看著從洛陽帶出的簡牘,淡淡道︰“太平道的信徒極多,連結郡國,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入州之人無不畢應,超過百萬之眾,連朝中公卿,常侍都有與之聯絡。”

    “嘶。”

    “天傾之禍啊。”

    顧雍汗毛乍豎,驚悚無比。

    一個雄踞八州,超過百萬之眾的道統。

    怪不得,自家世子出了洛陽之後,就日夜兼程直奔陳國。

    “呵呵。”

    劉牧合上簡牘淡笑道︰“你不問問為何不給陛下說太平道之禍嗎?”

    “臣下不當問。”

    顧雍眼眸深邃,微微欠身頷首。

    長居洛陽的劉牧都能看出太平道之禍,天子能看不明白?

    倘若真看不明白,又怎麼可能放質子出帝京,還帶著繡衣御史與羽林監之職。

    “你是聰明人。”

    劉牧靠著車廂,沉聲道︰“蔡師撫琴之後,陛下招我去西園漁獵,那時我不明白陛下為何放任太平道自流,昨日途經陽翟之時才明白,沒有切實的罪責,便對一個百萬人的道統動兵,是裂土崩國之舉。”

    “嗯?”

    顧雍一怔。

    劉牧掀開帷裳,冷著眸子說道︰“大漢有天災,有人禍,連年的災禍之下,百姓死相枕籍,易子而食,太平道的出現是唯一慰藉,一旦朝廷無故出兵,就是掐滅百姓最後的希望,會惹得天下大亂,所以明知太平道要亂國,也得等切實的證據,並且要讓天下人都看到。”

    “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于戰火之中,見證新生。”

    顧雍心有悲愴,這種坐視天下大亂的感覺侵擾思緒,令人身心俱疲。

    “呵。”

    劉牧輕笑一聲,問道︰“天下人皆以為宦官,外戚禍亂朝綱,你以為呢?”

    “臣下不知。”

    顧雍身體緊繃,違心的說道。

    聞言,劉牧失望的搖了搖頭,說道︰“朝中士卿說,常侍之親在典郡,所以有了天災人禍,可常侍有多少人,難道他們的親戚已經遍布大漢了嗎?”

    “世子。”

    顧雍羞愧道︰“臣下出身吳郡顧氏。”

    “我知。”

    劉牧擺了擺手,看著車外倒退的景色。

    顧雍委婉的回答,何嘗不是在忌諱他這個宗王嗣子。

    大漢的崩潰,是皇權與士族的踫撞,宦官,外戚只是天子制衡手段。

    因此,在最高權力爭斗的血肉磨盤中,百姓成了犧牲品,等有一方勝了,或許天下大亂,或許迎來一個盛世。

    他是宗王嗣子,亦是權力爭斗的一員。

    而非黃巢,做不到‘天街踏盡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

    因此,想要天下皆安,想要盛世無餓殍,便要拿到最高的權柄,才能壓下權勢滔天,掌控地方的士族豪紳。

    八百羽林緹騎的疾行。

    二月初,劉牧一行便進入陳國境內。

    相較于各郡的荒蕪凋敝,陳國算得上是富庶之地。

    大軍行過官道,途經各縣之際,有百姓臨街而望,難以置信的驚呼世子歸國之言。

    對此,顧雍分外詫異,不僅沒有看到民生凋敝,甚至連遍及各州郡的太平道信徒都不可見,仿佛來到一片與世隔絕之地。

    “臣駱俊,拜見世子。”

    陳國郡治,陳縣郊野,國相駱俊領國相府官吏相迎。

    八百羽林緹騎停駐,揚起的塵土鋪天蓋日,卻無一人敢躲避。

    “駱相。”

    “父王在何處?”

    劉牧走下車輿,換乘神駿白曦。

    駱俊恭敬道︰“陳王在整點軍械,募集郡國青壯,為世子準備親卒!”

    “挺快。”

    劉牧臉上掛著笑容,側目道︰“駱相這些年辛苦,過幾日遷潁川太守的詔書便會傳來,到時候還望在潁川幫我找幾個人。”

    “什麼?”

    駱俊驚詫中帶著迷茫。

    封國國相,名義上歸朝廷管制,實際上是宗王家臣。

    只要宗王還在,終其一生,只有兩個下場,老死在國相之位,或者掛冠致仕,沒想到他還有遷潁川太守的一天。

    “我與陛下之約。”

    “駱相遷潁川太守,沛國相隨時听命。”

    劉牧眼眸中自信飛揚,意味深長道︰“駱相去了潁川,可莫要忘了陳國啊!”

    “不敢。”

    “臣,終是陳王之臣。”

    駱俊深吸了口氣,神情滿是感激。

    若無劉牧舉薦,他一生止步國相之位。

    現在遷為潁川太守,未來有機會成為豫州刺史,乃至進入朝堂位列九卿,此為天大的恩情,豈敢忘記。

    “對了。”

    “忠伯的信可到了?”

    劉牧眼中閃爍著厲芒,不禁詢問道。

    駱俊不假思索道︰“三日前初至,陳王已經派人前往陳留與沛國譙縣!”

    “那便好。”

    劉牧揮袖指向一旁,介紹道︰“燕山劍聖,羽林中郎將王越;少府蘭台令史顧雍;還有我的門客史阿,陛下特賜隨駕左右。”

    “見過三位。”

    駱俊拱手審視著三人。

    天子所賜,便是未來的陳王家臣,算是他的後輩。

    “見過駱相。”

    王越,顧雍,史阿作揖回禮。

    “走了。”

    “多年未歸,不知府中還剩幾分舊景。”

    劉牧揚鞭策馬,朝著遠處的陳縣城門馳騁而去。

    近鄉情更怯或許有之,但更多是對未來亂世的野望。

    “駕。”

    駱俊,王越等人揚鞭追逐。

    八百羽林緹騎,國相府官吏緊隨其後,于落日余暉下,揮墨成浩瀚之景。

    “孤的子。”

    “先生觀之如何?”

    郊野之遠,山丘之上。

    陳王劉寵目含熾熱,望著遠去的煙塵驕傲道。

    “陳王。”

    “公子牧不凡。”

    一個身披大氅的青衣儒士牽著馬匹從山林中走出,目光復雜道︰“大勢天成,有祥瑞籠罩,手握駕馭萬民之器,恐不是善事,大漢將因他一人而血流成河。”

    “可笑。”

    “若不是念你與駱俊同出會稽,此言當誅。”

    劉寵躍上一匹戰馬,俯瞰道︰“吳範,你若想要留在陳國,孤掃榻相迎,但若是想要離間我們父子二人,就早些啟程去洛陽吧。”

    “陳王珍重。”

    吳範作揖目送劉寵回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9章 陳王劉寵,太平道的信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第9章 陳王劉寵,太平道的信徒並對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