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各戶都听著了~”
“家中有十歲以下孩童的,速速至里正處登記~”
汴京城的大街小巷內,傳來了開封府衙役們敲鑼打鼓的呼喊。
“有孩子的速速去登記~”
“逾期不報者,將有重處~”
“詳情可詢問里正,觀看開封府告示~”
馬前街一處路口,大批百姓聚集于此觀看衙門告示。
有識字的上前為眾人宣讀。
“~陛下頒旨,朝廷執行~”
“~定策全民義務教育~”
“~以下地區選為先行試點地區~”
“~開封縣~祥符縣~封丘縣~陳留縣~”
“~凡家中有年滿六歲至十歲孩童者,當登記造冊備案,以入本縣學堂就讀一年級~”
“~此義務教育乃強制執行,隱瞞不報者,以欺君論處~”
圍觀的人太多,自是七嘴八舌的各種詢問。
好在告示附近有看守的衙役,按照之前培訓的說辭講解。
“陛下仁慈,願啟民智。”
“家中孩童,當入學受教。”
“讀書識字,明事曉禮。”
“陛下慷慨,所有學費全免!”
“中午在學校還能吃頓飽飯!”
“這等千古未有之大機緣,諸位父老萬萬不可錯過。”
這話說的,民眾之中皆是嘩然。
所有人都是不敢置信,懷疑自己听錯了。
“刁有信~”有認得說話衙役的街坊高喊“你可莫要說錯了,這學堂不收束 ?”
束 就是春秋時期的拜師禮,通常指的是十條肉干。
到了後來,更是演變成了各種財物。
現代之前,知識是屬于被壟斷的寶貴非物資財產。
平頭百姓想要學習知識,起步就是要支付一大筆的拜師禮。
之後逢年過節,給老師的好處也不能少。
否則就會被趕出私塾。
像是趙普,被林道招募之前就是在滁州干這個的,收入上很是不菲。
所以說,讀書會榨干一個家庭,並非是虛言。
這還沒算日常用度,尤其是價值不菲的筆墨紙硯的消耗。
其實這已經是不錯了,至少咬牙賣田賣牛,還是能送孩子去讀書的。
換做唐以前的時代,哪怕家里有點小錢,也沒機會學習知識。
因為知識都被貴族們所壟斷,除非拜入貴族門下當狗。
否則,就得尋宗門求學。
無論哪一條,對于普通百姓們來說,都是難如登天的道路。
沒人願意當文盲,也都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可沒機會啊~
現在機會來了,而且是如此的美好。
世世代代都被坑怕了的百姓們,也是激動不已。
“刁捕頭~”
有人高喊“真不收錢嗎?若是不收,老師豈不是虧大了?”
刁有信其實只是開封縣的二等皂隸,喊他捕頭純粹是給他面子,想听更多消息。
“確實不收錢~”
心情大好的刁有信,連連高呼“陛下體恤百姓,免除所有上學費用,還提供文具等物。”
“至于老師,則是隸屬于禮部教育司,吃朝廷的俸祿。”
“陛下的意思,是先行在這幾個縣進行試點,以後不斷推廣直至于全國都有。”
百姓們激動不已,紛紛高呼皇帝萬歲~
多少年了,歷代百姓們只听說過皇帝要求加稅賦的,從沒听說過皇帝給百姓們花錢的。
這等聖皇何止萬歲,當是萬萬歲啊~
“刁捕頭~”
還有人有疑問“看這皇榜之意,難不成女娃子也要去上學?”
“正是如此。”
刁有信連連頷首“陛下的意思,中土百姓無分男女皆為子民,自當享受一樣的待遇。”
“男娃可免費入學,女娃自是也當如此。”
四周頓時一片嘩然。
如果說之前給男孩免除學費,讓他們去上學,基本上是人人支持的話。
那此時得知女娃也是如此,反應頓時大了許多。
不少人都在高喊,女娃上學能有何用?
難不成還能當官?
女子當官,在林道這兒還不行。
一方面是各處時空還沒那麼放得開,再有就是女子過于感性,會弄出許多讓人無語的事情來。
“陛下有言在先。”
刁有信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當即高喊“都听清楚了,所有適齡女娃都得登記上學。”
“有不從者,以欺君之罪論處!”
“這可是欺君之罪,都好好想想!”
“刁捕頭~”人群中有人喊“我等草民自是不敢欺君。”
“可家中女娃若是去了學堂,有了什麼閃失,我等去何處說理去?”
女孩子出門在外,跟男學生男老師整日在一起,在古代的確是難以接受。
“這是自然。”刁有信大聲疾呼“爾等市井細民也敢質疑陛下的安排?”
“陛下早有應對,設立女子學堂,都是女先生教授知識。”
百姓們頓時放下心來。
女先生,女同窗那就沒問題了。
也有人好奇“哪里來的女先生?”
女子讀書不是什麼稀罕事,各個時代都有才女。
只是多為權貴之家的女子,又或者是專門培養之所。
這些地方出來的女子,會來拋頭露面的做女先生?
“這你們就不懂了吧。”
刁有信賣弄自己的見識“都是皇後娘娘教導的宮中女官。”
林道可不是李隆基那等色中餓鬼,宮中美人數以萬計。
他的宮中,只有寥寥數人而已。
而且皇宮狹小,用不著那麼多人服侍。
不但沒有宦官,就連之前幾朝遺留下來的宮人,也是想辦法給她們找出路。
義務教育一出來,這些宮人的出路就有了。
她們接受教育培訓,成為女子學堂的女先生。
社會地位立馬不一般。
甚至引來了許多軍中將士的青睞,求娶者不計其數。
這個時代里,軍中將士那就是妥妥的中產之家。
是相親圈子里的香餑餑。
尋常之家出身的女子,能夠嫁給軍士的話,就等于獲得了階級躍升。
若是夫君有本事敢打敢拼,在戰場上博取了功勛,那就更了不得了,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將軍夫人也不是不可能。
人總是很現實的。
女子想要成為將軍夫人,要麼就是出身足夠好,門當戶對。
要麼就是,在他還是個小兵的時候就嫁給他。
若是想著憑借美貌一步登天,無論在哪個時代里都只有一個結果。
要麼就是粉色轎子在黃昏的時候,不動聲色的抬進小門。
要麼干脆就是被玩完了甩掉。
刁有信難得如此有面子,開始跟街坊們談論起了自己的消息靈通。
“軍中子弟,有專門的軍校。”
“也分男女學堂。”
“那才是最好的學校,只不過只收軍士子弟。”
軍校與義務教育的學校不同,這里除了基礎知識之外,主要是以軍事教育為主。
培養能打仗的軍人,等到十八歲畢業之後加入軍伍之中,比起那些臨時征召來的新兵,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這也算是林道給軍中的福利之一。
“各位街坊都記住了。”
刁有信大喊著囑咐“十日之內一定要登記備案,領取學習物資等待開學。”
“否則~”
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這本是好事,又不是加征賦稅,自然沒什麼好抗拒排斥的。
就算是有人嘟囔著,家中缺少了勞動力雲雲,也不敢真的犯下欺君之罪來。
別看只是半大的孩子,同樣也是勞動力。
現代世界里,這個年紀的孩子都在學校里朗朗讀書。
可古代,卻是早早的就開始了為家中出力。
帶更小的弟弟妹妹,洗刷清理操持家務。
城內的孩子幫父母做事,鄉村之中的放牛割草等等。
如今都被集中去了學堂上學,對于家家戶戶來說,自是少了勞動力。
不過相比起能免費上學來說,這點損失不值一提。
這邊皇宮之中的林道,正在籌備出兵大理。
開國的兵馬是不能停下來的,要不斷的開拓進取,用手中的刀劍,為中土百姓博取生存空間。
大理就是雲南,從諸葛亮南征起,這里就一直時叛時降。
只是哪怕降服了,也是名義上的。
而叛亂的時候,借助有利地形,讓中土軍隊吃了不少的虧。
唐平劍南的時候,可是吃了不少的虧。
要一直等到多年以後的改土歸流,方能徹底拿下。
林道這次不打算去親征大理,而是安排大將通兵前往。
與楊業打高麗,講究快攻快打不同。
這次打大理,林道打算采用穩步推進的方式。
“曹彬。”
“此去攻滅大理,不要求你急速滅國,倒是要你將地方徹底梳理干淨。”
“攻下一地,就整頓一地。”
“齊民編戶,組建地方各級衙門。”
“你要記住的是,真正的敵人是那些頭人洞主們。”
“各處部落里的奴隸百姓需要爭取。”
“要從根子上,挖斷大理以後再有反復的可能~”
林道與曹彬圍著沙盤商議之時,卻是見著掛名丞相符彥卿,拿著一摞電報急匆匆的進來。
符彥卿大概率是這個時空里最後一任丞相了。
在他之後,林道會廢除執行千年的丞相制度。
出一個好的丞相,如諸葛丞相那樣的,自然是國家之福。
可這等好丞相,多少年都未必能出現一個。
更多的,則是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
丞相的權勢太大,林道干脆直接廢除。
“陛下~”
神色有些慌亂的符彥卿,將手中的一摞電報遞過來。
“京東,京西,河北,河東等路皆來急報。”
“蝗災,鋪天蓋地的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