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的儒修

第九章 修身實為修身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屁屁 本章︰第九章 修身實為修身心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歸根結底,就在于人心難定!

    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

    面臨財物,無論多少,不要以苟且的方式以得到,是本分才要,不是自己應得的,無論多少都不能要,更不能以不光彩的手段去獲取。

    有危難臨身,不要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以求幸免。

    與人辯論,是在求得道理,求得真實,不要為了單純的輸贏而求勝心切。

    對于自己該得到的東西不應該期盼著多得,這樣是在奪取他人份額,君子當守本分,不應貪多。

    說到底,道理老祖宗早就說透了,但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

    ……

    爺爺奶奶表面上看似恢復平靜了,但傅源還是能感覺出來,老兩口失了一股子精氣神。

    只是因為有傅源在,所以硬撐著罷了。

    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傅源不算太在乎,但是看著老兩口這樣,傅源心里卻真的有了怨氣。

    怨氣不平,堵在胸口,膈應的人難受。

    初八,工廠復工,老兩口撐著身子去掙錢了,家里照舊只有傅源一個。

    劉老頭晃晃悠悠的過來,湊到傅源身邊,樂道︰“听說你那爸媽初二就走了,傷心了?”

    傅源搖搖頭,認真的道︰“說我薄情也好,說我寡義也罷,但對他們兩個,我真的沒太在意,一年見一回,跟陌生人沒什麼區別。

    我心里對他們有怨,卻不是因為我,而是他們讓爺爺奶奶傷心了……

    為人子女,孝敬老人是應該的,但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平常也沒有錢寄回來,好不容易回來一次,連演戲都不願意……

    從法理上來說,我是他們的責任,不是爺爺奶奶的,但他們把自己的責任丟了……”

    劉老頭就這麼笑眯眯的看著他,也不說話。

    漸漸地,傅源就說不下去了,重重的吐了口氣,道︰“禮不妄說人,不辭費。只有心浮氣躁之人才話多,我心難定!”

    劉老頭這才問道︰“那你打算怎麼做?”

    傅源沉思著。

    劉老頭樂呵呵的道︰“你什麼都做不了,他們再有不是,也是你的父母,你還能對他們使手段不成?

    這就是親情的束縛,你不是說要給自己添加束縛的嗎?如今束縛在身,你的心還能得清淨嗎?”

    傅源長長的吐了口氣,道︰“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對所愛之人需看到其不足,對所惡之人需看到其長處。

    能舍能得,能聚能散,方得始終!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明是非也……我這“禮”,學的還不夠透!”

    劉老頭點頭道︰“定親疏,說得好啊,你自己也說了,他們對你跟陌生人差不多,你對陌生人抱什麼期望?”

    “呼——”

    心頭的郁氣散去,好似撥雲見青天,守得雲開見月明。

    整個人一下子暢快了!

    劉老頭也看得出來傅源一下子輕松了,贊道︰“好小子,想明白了就好!”

    傅源想了想,道︰“劉爺爺,問你個事,異人是不是賺錢很容易?”

    劉老頭一愣︰“你不是想明白了嗎?怎麼還關心這個?”

    傅源笑道︰“不是,我只是听他們說,異人做生意,會有政策上的扶持,是不是真的?”

    劉老頭想了想,道︰“我沒做過生意,不過我認識的那些異人,不論是家族還是扶持的代理,沒听說有誰生意失敗的……問這干嘛?”

    “好奇啊。”

    傅源不知道想到什麼,笑了起來,道︰“你看啊,豬圈里養了一群豬,其中一頭特別凶,搶食搶的厲害,豬圈的主人會怎麼做?”

    劉老頭想了一下,臉色頓時不好看了。

    傅源樂道︰“當然是把這頭豬隔離開來,多喂一些,喂飽了就不惹事了……豬圈的主人並不在乎豬之間的對錯是非,公私正邪,只要豬圈安分就行!”

    劉老頭沒好氣的道︰“你說這個做什麼?”

    傅源看著劉老頭,問道︰“為什麼這頭豬會特別凶,要鬧事?”

    劉老頭愣了一下,思索道︰“因為……有能力?”

    傅源道︰“學以致用,學了就想用,《論語》開篇就說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了東西,在恰當的使用踐習出來,是件很快樂的事。

    這跟“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一個道理。

    普通人不懂克己,“身懷利刃,殺心自起”,但儒家不一樣,無論是“時習”還是“待時而動”,都很講究“時”,時機。

    兩者的區別在于心靈境界的修養層次不同……異人世界里,一定也有一群不看時機,“學了就想用”的人!

    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有術無道”之人,對麼?”

    劉老頭古怪的看了傅源許久,才道︰“對,那群人叫“全性”,是一群無視規則,無法無天的妖人。”

    “全性?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傅源詫異道︰“這不是楊朱的“為我”學說麼?孟子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為我”學說,不是應該避世的麼?”

    劉老頭不屑的道︰“現在哪還有全性,都是一群縱欲的混蛋罷了……你以後離他們遠點!”

    傅源樂道︰“我連異人都不是,扯不上……我就是在想,我學了這半年的禮,卻連心都定不下來,是不是哪里學錯了?”

    劉老頭一愣,道︰“才半年,你就開始懷疑自己了?”

    “不是!”

    傅源搖頭,正色道︰“我自然清楚,這是一個長期默默積蓄,等待一朝破土而出的漫長過程,急躁不得!

    只是儒學早已沒了真正的傳承,這一切都只是我的探索跟猜測,沒有正統的教學,難免會出錯……這就跟種莊稼一樣,不是種子種下去就完事了的,還要用正確的方式培育才行。”

    劉老頭听明白了,道︰“你是覺得你的“禮”學的不對?”

    “至少不全對!”

    傅源思索道︰“我是通過“禮”來束縛身,等到身被束縛了,再去束心……我在想,是不是身跟心,其實是一同束縛的,而不是先後順序。”

    說著,傅源翻開書,道︰“您看,《曲禮》里,既有“坐如尸,立如齊”,“毋不敬,嚴若思”的外在儀態,也有“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的內在修養。

    可見,身,心,是同時“從禮”的!”

    劉老頭沉思片刻,道︰“儒家的修身,其實是修身心?”

    傅源重重的點頭,道︰“對,我就是只修了身,沒有同時修心,不然也不會被過年這件事給弄得心緒難平,說到底,還是我的心靈修養不夠!”

    劉老頭問道︰“那該怎麼做?”

    傅源自信的道︰“《禮記.大學》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要能在任何情況下定住身心,便能得到心靈上的清靜,清靜所以安寧,安寧便能周慮,周慮便可得!”

    劉老頭︰“得什麼?”

    “得誠!”

    傅源笑了笑,道︰“儒家中,誠,便是身心靈之統一和純粹,儒家的超脫之道!

    《中庸》有雲︰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人之下的儒修》,方便以後閱讀一人之下的儒修第九章 修身實為修身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人之下的儒修第九章 修身實為修身心並對一人之下的儒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