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一百零二章 感謝各位大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傲骨心 本章︰第一百零二章 感謝各位大人

    揚州府學作為揚州的最高學府,前來出席其府試動員儀式的官員有很多。

    地方官這塊,揚州知府、同知、通判三位主官是必須要到場的,除此之外兩淮巡鹽察院署、兩淮都轉鹽運使司這兩座設在揚州的鹽業衙門也要派員參加,以示對地方教育事業的重視。

    後者作為大清最肥的衙門之一,每年還固定給揚州府學“贊助”1200兩。

    也算揚州府學的金主了。

    所在地甘泉縣及另一附廓縣江都縣則不必派人前來,因為他們得去縣學參加儀式。

    說白了,級別不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的主官就是俗稱“兩淮鹽政”的阿克當阿,其子官明被揚州知府內定為本屆府試的案首。

    據說省學政衙門也擬將官明定為院試案首,從而使大清能夠出現第一個滿洲“小三元”,以應乾隆皇帝盛世無雙之象。

    至于官同學能不能如願鄉試奪魁再沖擊會試、殿試,那就全看運氣。

    畢竟鄉試明年舉行,而明年皇帝不過大壽。

    屬于天時、地利、人和少了天時,“三缺一”就不好說了。

    但不管怎麼說能成為大清開國以來第一個滿洲小三元還是足以自豪的。

    因此,于公于私阿克當阿這位從三品的大員都要來揚州府學搞一搞聯誼活動,只不過阿大人這會不在揚州,而是去了新興場視察一時半會趕不回來,故而只能由副使馬維軍代表他出席府學的沖刺儀式。

    馬大人的二公子馬志和也在府學讀書,不過沒有參加今年的府試,原因是馬公子成績太差,差到馬大人都不好意思給兒子同府學打招呼搞暗箱操作。

    馬大人自己的計劃是過兩年給兒子捐個監生,再花錢買個七品官做做。就是兒子不做官,這些年他也撈了不少,夠兒子敗的了。

    隨便敗,只要小兔崽子能給他生十個八個孫子就行。

    心態還是很開明的。

    兩淮巡鹽察院署的主官就是民間俗稱的“巡鹽御史”,此職在前明時乃是以京中監察御史充任,定為正七品。後職權日重,凌駕于都轉鹽運使司之上。

    不過本朝康熙年始巡鹽御史不再從監察御史中選任,而是從內務府直接調任,或是由內務府出身的官員擔任。

    究其原因便是清朝並不將鹽稅視為國庫正項收入,而是視為皇家私人進項,不管收多少錢一律進皇帝私人賬戶歸皇家支派使用。

    康熙晚年,兩淮鹽政的職位便一直由漢軍正白旗出身的曹寅、滿洲正白旗出身的李煦兩人輪流把持,二人同時還擔任江寧和杭州織造。

    也就是江南江北最大的兩個錢袋子全歸皇帝本人所有。

    此事在雍正和乾隆亦成定制。

    既然兩淮鹽政必須是內務府的官員出任,那負責監察兩淮鹽政的當然也得是內務府的人。

    自己人好說話嘛。

    真要弄個漢人官員監察鹽政,不是自找麻煩麼。

    現任巡鹽御史鄭博文便是內務府包衣出身,擔任這個職務前不過是內務府營造司的一名沒有品級的筆貼式,因為給和中堂的大管家劉全老爺修房子表現出色,劉老爺一開心就給賞了個巡鹽御史的肥缺。

    都不必跟自家老爺和中堂商量,左右一個七品官而矣。

    當然,鄭御史每年在任上撈的錢不管多少都必須固定孝敬劉老爺十萬兩,短于這個數鄭御史就得挪窩。

    任務還是很重的。

    揚州知府方維甸是新官上任的賢臣之後,同知崔景和通判汪鳴泰則是在基層熬了不少年頭的技術官僚,前途跟年輕有為的方知府無法相提並論。

    上回吏部來人給趙安辦理升職手續時,就是同知崔景陪同來的府學,崔同知為人看著倒也不錯。

    通判汪鳴泰則沒見過,至于知府大人,趙安覺得還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好,因為這位方大人明顯看不上他。

    要不是他把婁老師給拿捏住,說不定真就叫二人聯手剝奪他這副考官的權力了。

    除了幾位文官外,還有個武官也要來府學聯動。

    這位就是被揚州百姓稱為“參府老爺”的游擊將軍。

    游擊將軍前明那會叫揚州營參將,順治時改為游擊將軍,駐地就在揚州北門的老教場,衙署就叫游擊署。

    參府老爺手下管著整個揚州府的綠營建制兵,大約三千多人,雖然平時基本不和地方衙門交道,但府學的事參府老爺是必須來的。

    現任參府老爺姓趙名德漢,祖上是隨攝政王多爾袞入關的漢軍八旗,還得了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爵。

    就是世事無常,二十多年前乾隆老太爺不知哪根筋搭錯了要把漢軍八旗攆出旗人隊伍恢復為民人。

    民人,也就是漢人的意思。

    一開始老太爺是打算一次性把漢軍八旗全攆走,結果反對聲音太大,不得不搞成分批出旗。

    趙德漢家就是最後一批出旗的,時間是乾隆四十八年。

    祖上拼死拼活的好不容易當上旗人,結果子孫後代又給皇帝恢復成漢人,那幫被出旗的心中委屈可想而知。

    趙德漢也委屈,好在祖上幾代存了不少積蓄,為了不讓自個及子孫後代從此淪為民人,就砸了筆錢給自己買了個游擊官餃。

    駐防在揚州也挺好。

    不過帶兵打仗什麼的趙老爺是不會的,唯一愛好就是跟幾個養著的文人騷客吟詩做對子,沒事瘦西湖上蕩個舟,大運河上喝個酒,勾欄唱個小曲。

    小日子美滋滋。

    好文,自然就尊敬讀書人,如此一來教育界的大事那勢必就要參加。

    何況趙老爺還是揚州最大的官,他那買來的游擊將軍可是正三品的大員。

    趙安這邊,鑒于這也是他擔任教授以來的頭樁官方大事便格外用心,緊急召集相關人員對相關接待流程作了重要指示。

    更是通知黃老板那里做上等席面兩桌,中席四桌,燕窩燒烤、魚翅海參什麼的一樣不能缺,總之,只吃貴的不吃好的。

    另外再請台戲班子,好讓前來府學參加活動的領導們酒足飯飽之余有個消化時間,順便再加深一下感情。

    這一算起碼三百兩開支。

    錢不是問題,先欠著唄。

    只要是花在刀刃上,錢在趙教授眼里就是王八蛋。

    當天下午全校所有教職工在校長大人號召下緊急出動對府學進行衛生大掃除,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一律要打掃到位。

    茅房的標準是飛的蒼蠅不能超過五只。

    好一通忙活,把教職工們累的夠嗆,效果卻是肉眼可見的好。

    真就是煥然一新!

    第二天,除了代表省學政衙門的婁老師是坐著府招待所公車提前來的外,各方官員就跟事先約定好似的準點坐著官轎于辰時三刻抵達。

    跟趙安的三人官轎不同,人家坐的最低都是四人大轎,看著又氣派又寬敞,間接又加劇趙安往上升一升的強烈念頭。

    看著紛紛從轎中下來的“飛禽走獸”,等在府學門口的趙安不知道是緊張,還是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又或是刻在骨子里的記憶讓他竟是搓著手道︰“感謝各位大人百忙之中抽空蒞臨府學指導,鄙人代表府學全體同僚對各位大人的到來表示真摯的感謝!”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清妖》,方便以後閱讀清妖第一百零二章 感謝各位大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清妖第一百零二章 感謝各位大人並對清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