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華一家正在茶房吃晚飯,听到外面有人喊。
“元軍叔,魏書記來你家了。”
夏元軍擔任著村里的村民小組長。他一听就知道是村支書劉本光,于是對夏正華說道,“應該是本光帶著鄉里的魏書記來了。”
劉本光喊夏元軍叫表叔。
“魏書記?他怎麼會來呢?”夏正華疑惑地問。
夏元軍道︰“我也不知道。還是出去迎一下吧。人家也是書記,比你年紀也大。”
于是兩父子放下碗,出門迎客。兩人剛來到大門外,一名四十多歲的漢子就走了過來。
村支書劉本光忙跑過來介紹︰“元軍叔,正華,這是鄉里魏書記。”
他又把夏正華父子介紹給鄉委書記魏志軍︰“魏書記,這是我表叔夏元軍,我表弟夏正華。”
魏志軍分別同夏元軍、夏正華父子握手。“老夏,打擾了呀。”
夏元軍和夏正華同時說道︰“魏書記來訪,蓬蓽生輝喲。快屋里請!”
幾人一同進到屋里,讓座,夏媽媽端上茶水。
夏元軍開口問道︰“魏書記,本光,你們還沒有吃飯吧?”
魏志軍回道︰“我們吃過了,打擾你們吃飯了。”
夏正華和父親本來也在喝酒,于是道︰“魏書記,要不,一起喝一杯?”
魏志軍也沒客氣,爽快地說道︰“難得遇到夏書記回來,我就腆著臉,在你家討杯酒喝。”
夏正華又把媽媽和柳丹慧給魏志軍作了一番介紹。魏志軍與她們握手示好。
夏元軍去取碗筷,示意蘭華芬去加炒兩個菜,夏芳華也跟著媽媽去了灶房。
柳丹慧也是體制內的人,陪著幾人聊著。魏志軍了解到夏正華女朋友是地團委副書記後,又重新站起來與柳丹慧握手,還帶有了一點點尊敬的味道。她畢竟是副處級了,比自己高那麼一級,雖然只是務虛部門,但要到這個級別,魏志軍都不敢保證自己就能夠達到。
柳丹慧在夏正華家里,魏志軍又是父母官,肯定也不能就那麼兜著,也跟魏志軍客套了一陣。
聊著聊著,再次上菜。夏正華幫魏志軍與劉本光倒滿酒,他端起自己的酒杯對魏志軍道︰“魏書記,家父酒力有限,我代表一家敬您,提前祝您春節愉快,事業更上層樓!”
魏志軍端起酒先與夏元軍踫了,再和夏正華踫杯,“打擾了,我們互敬!”
兩人一同飲了這杯。
夏正華又敬了劉本光。
三杯酒後,魏志軍單獨敬夏正華︰“夏書記,真是年輕有為。你在漆樹鄉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是我們基層鄉鎮干部學習的榜樣。今晚來打擾你們,主要是我前段時間跟劉支書講過,如果夏書記回鄉,一定要通知我。我一定得來想夏書記取經學習,幫我們把把脈,怎麼發展鄉鎮經濟。”
夏正華听了,才知道魏志軍晚上也趕過來的原委。他忙擺擺手道︰“魏書記,您這麼說,那是太抬舉我了。”
魏志軍說話顯得很誠摯,他道︰“夏書記,你也不要謙虛。能過獲得部隊立功獎勵,回到地方又能很好地發展經濟,獲得地區十佳優秀青年稱號,這是多大的榮譽呀,不是想得到就可以隨便得到的獎勵。”
這也是事實,夏正華只得嘿嘿笑笑,不再謙虛。“魏書記,我也不知道你想要了解哪些方面。你看有什麼想要了解的,我只要知道,一定知無不言。”
魏志軍輕輕咳了一聲,道︰“夏書記,荷葉鄉是你的家鄉,你也是比較了解的。近幾年,各地都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但荷葉鄉除了有一家七十年代的紅碎茶廠,就沒有建設其他企業。原來靠著鍛造廠,還能有些稅收等補充財政。但現在國營企業也越來越艱難,使我們一直在想怎麼找到一條好的出路,以提振我們荷葉鄉的經濟。”
夏正華問︰“鄉里有什麼想法嗎?”
魏志軍回答︰“上屆黨委政府開過幾次會,都是因為擔心資金,擔心市場的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許多人認為荷葉鄉本來就是農業鄉鎮,國家又不可能撥款,所以認為發展企業不合適。我來後,也有過想法,但現在也一直沒法實現,也存在顧慮。”
夏正華問道︰“你們討論過那些方向的企業?”
魏志軍道︰“我的想法是圍繞鍛造廠,開設閥門制造、金屬加工等企業。”
夏正華想了想,消化魏志軍的話語,道︰“魏書記,我畢竟在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也算了解荷葉鄉的情況。現在基建開始升溫,需要大量的建材,尤其是水泥。我記得火車站附近就有很好的石灰岩,我個人建議,借助鐵路公路運輸的相對方便,建造一個水泥廠。”
夏正華停下話頭,看著魏志軍,讓他消化自己的話語。
魏志軍想了想,拍了一下大腿,“夏書記,還是你腦殼靈光,我們可從來沒想過辦水泥廠。前幾天去婁城,發現許多田地里又在開始大搞建設了,確實需要許多水泥。”
夏正華見魏志軍了解了辦水泥廠,又道︰“荷葉鄉離婁城近,運輸方便,可以鼓勵有點經濟的個人開辦幾家制磚廠,這個建材產品,接下來也是暢銷品。”
兩人又聊了荷葉鄉可以開辦的企業,再次聊到資金。
魏志軍問道︰“夏書記,你們漆樹鄉是怎麼解決資金,股份比例又是怎麼分配的呢?”
夏正華端著酒杯敬了魏志軍,才道︰“其實也沒什麼可以隱瞞的,魏書記也是了解政策的。我們漆樹鄉的企業資金,一般從幾個方面解決。一個是鄉里找銀行貸款,並且鄉里成立了基金會,這個荷葉鄉應該也有成立,基金會是我們主要的貸款來源。二是找有錢的村民,扶持他們開廠辦店。三是發動干部職工群眾集資辦企業,按出資比例佔股分紅。”
魏志軍端著酒杯站起來敬向夏正華︰“夏書記,今天真正是讓我茅塞頓開,接下來我們知道怎麼去發展鄉鎮企業,原來的許多擔憂都能迎刃而解了。前怕狼後怕虎,是做不奧事的。同君一夜語,勝讀十年書。這杯酒,我借花獻佛,感謝!歡迎夏書記以後多回家鄉指導我們工作。”
夏正華哪敢承受這麼大的感謝,忙道︰“魏書記言重了,我也只是根據經驗分享而已,不值得魏書記這麼欣賞。”
兩人聊了近三個小時,互相都有了學習心得,也建立了一種可以發展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