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烽煙看直播

第二十二章 忙起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鳳冠村夫 本章︰第二十二章 忙起來

    轉眼到了三月底,陽光和煦,春風習習。

    漆樹鄉希望工程開工儀式和獨山村公路通車儀式定于三月二十八日上午九點二十八分舉行。

    前來參加慶典活動的有地團委書記吳美琳,地交通局局長歐小龍,縣委書記蔡善強,縣長彭福來,主管交通的副縣長康喜軍,主管文教衛的副縣長唐毅升,縣交通局局長柏俊山,縣教育局局長洪才光,鄉黨委政府全體領導人員及站所辦負責人。

    活動分為兩個環節,為節約資金,用好每一分錢,開工儀式和通車儀式都較簡單。

    第一個環節為希望工程開工儀式,在鄉中學舉行。活動現場由學生表演了西洋鼓樂,縣委書記蔡善強代表縣委政府對團地委一行表示歡迎和感謝,希望今後能獲得地團委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團地委書記吳美琳作了簡短發言,對希望工程項目在漆樹鄉如期落地表示祝賀,希望漆樹鄉抓住機遇,切實管理好項目,早日投入使用,更希望縣委政府加強監管,防止出現豆腐渣工程。

    隨後大家持鏟揚土,動土大吉。

    第二個環節為獨山村公路通車儀式,活動主會場設在鄉政府門口。縣長彭福來代表縣委政府對地區交通局局長歐小龍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地區交通局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地區交通局多支持漣新縣交通建設,尤其是鄉村公路建設。地區交通局歐小龍局長代表交通局發言,對獨山村公路勝利通車表示熱烈祝賀,希望這是一條致富之路,小康之路。希望漆樹鄉充分利用資源,發展經濟,早日跨入經濟強鎮。

    儀式以後,交通局、團委、縣委政府等單位開來的小車打頭,拖拉機、小貨車、摩托車、自行車、行人,一齊向新公路出發,獨山村的村民坐在一台插滿紅旗的小貨車上敲鑼打鼓,激情四溢。

    這是漆樹鄉多年來的盛事。

    但鄉里到縣城的道路是坑坑窪窪,許多村道也是坑坑窪窪,所有村小還是六七十年代的房子。所有這些都需要資金,需要大量資金才能改變。

    中午,獨山村和林場共同設宴招待了地區和縣里的領導。鄉里陪同的只有牛成斌、邵正敏、夏正華,中學蔡校長,其他人自行回鄉里用餐。菜是山上的土貨,酒是山里的水酒。因為高興,大家都還是放得開。趁著在酒席上,蔡善強向歐小龍提出修建縣城到漆樹鄉的公路資金支持的事。

    “歐局呀,漣新縣現在確實是窮呀,許多鄉鎮縣道都是泥沙路,迫切需要改建。就譬如縣城到漆樹鄉的公路,途徑五個鄉鎮,總里程約三十公里,如果改造修成水泥路,路輻六米,大概需要資金五百萬。如果能把這條公路修建好,那就是惠及五個鄉鎮的人民。能不能作為重點工程立項,我們縣里配套百分之四十的款?”

    牛成斌、邵正敏、夏正華三人當然充滿了期望。

    歐小龍知道修好這條道路的重要性,但地區交通局資金也是有限的,今年沒有這方面的預算。但道路不修好,以後自己來漆樹鄉也不方便,煤炭和石料外運更不方便。他緩緩道︰

    “蔡書記,你也知道,我們的資金都是在上年度做好了預算安排的,今年肯定安排不上。是這樣呀,你們縣里安排縣交通局做一份改造設計和預算,你們自己先立項,再報到地區來,爭取立項列入明年的計劃。”

    蔡善強也知道,這個隊很難插。

    歐小龍望了望漣新縣在座的人,微笑道︰“雖然不能改在,但加大養護力度還是可以的。本來每年都有一筆養路費,為了支持漣新縣工作,我在這里表一個態度,今年為你們增加二十萬。但我提前跟你們說好,這筆錢只能用于縣城到漆樹鄉的道路養護,我會不定時到這條道上走一走,如果我發現沒養護好,那明年的費用就從你們全縣的經費你減。”

    蔡善強忙笑呵呵回答︰“歐局,你放心,放一萬個心,絕對專款專用。”

    彭福來也表示附和。

    席間,吳美琳問夏正華願不願意去團委,夏正華說,還是想在基層積累工作經驗,過兩年再考慮。吳美華也就沒有再講。飯後,漆樹鄉也沒有什麼還可以留下歐小龍和吳美琳玩的地方,地區和縣里一行人就離開了。

    夏正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夏正華帶著教育辦主任張譯文來到鄉中學希望工程建設現場,蔡校長陪他查看。教學樓和宿舍的建設位置土質較好,下挖不到一米就是硬土,含有百分之三十的小石子,洋鎬挖到石子上還冒火星,經過 探實驗,承載力達到了二百八十噸。主體采用磚混結構設計,樓板為預應力空心板,基礎采用漿砌片石條形基礎,設計了地圈梁。

    夏正華前段時間特意買了建築、煤礦、安全等方面的書籍,現在也算是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識。

    夏正華在工地上檢查得很仔細認真,不時問施工員和操作工人一些問題,並提醒他們不能偷工減料。

    現場的負責人拍著胸脯保證︰“夏鄉長,你放心。我兒子和女兒也很快要來這里上學,我肯定不會偷工減料,絕對保證質量,你隨時可以來抽查。”

    夏正華點了點頭,又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保證進度,確保下學期可以投入使用,向國慶獻禮。

    第二天,夏正華帶著葉正奇、毛偉林、鄧志忠先後去到煤礦、采石場、獨山村檢查工作,解決實際問題。

    一行人首先來到家裕煤礦,礦長蔣斌榮接待了他們。

    煤礦的建設進度還是可以,所有房子都初具模型。目前在建的是一棟二層的辦公房,一棟一層的宿舍,還有幾間分散的房子,如絞車房,風機房,機修房,充電房等,井口也正在建設中。

    夏正華問蔣斌榮︰“蔣礦長,進展順利吧?”

    蔣斌榮給每人敬了一支煙,答道︰“夏鄉長,總體形勢很好。現在雇的都是當地村民,所有的土地也是錢到位了的,目前沒矛盾。”

    “那就好。” 夏正華道,“還有需要解決的困難嗎?”

    蔣斌榮答︰“暫時沒有。”

    該私下溝通和交辦的事情,夏正華都在空閑時間跟蔣斌榮講好了的,今天來呢,主要是代表鄉里正式的關心。煤礦和采石場都建在獨山村範圍內,土地和用工,都有肖敏貴和肖聲誼關注,夏正華也不要操多少心。

    離開煤礦後,一行人又去了采石場。采石場是利用原來修路的采石場,所以生產準備工作較少。夏正華查看了工作面的開采和安全情況,還是比較滿意。專業的事情,還是要專業的人員來管理,肖聲誼在石場上是用了較多功夫的,現場井然有序,生產忙而不亂。儲料場已經堆放了一大堆碎石,有二四子,一二子,零五子,石粉。

    夏正華詢問了一些情況,提醒肖聲誼特別注意安全,尤其是放炮。肖聲誼表示遵守。

    夏正華喊上肖聲誼回獨山村村部。今天主要是要和獨山村村支兩委的主要成員商討成立種養殖合作社的事宜,年前和年後商量過兩次,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思路。

    趕到獨山村村部,已過了飯點。肖敏貴張羅著每人下了一碗面,大家狼吞虎咽,很快吃完。

    夏正華對肖敏貴道︰“肖支書,我們抓緊架勢,不耽誤時間,我們還要下山。”

    他們幾個人是騎自行車上來的。

    夏正華在想,分到第一筆紅利,首先得買一台摩托車,不然出行很不方便。大家坐到一起,開始商討合作社的事情。

    肖敏貴首先介紹最新摸底情況︰“目前我們村里存欄黑山羊一千八百余只,其中存欄母羊有四百多只,存欄二十只以上的有六十五戶。存欄黃牛三百二十三頭,其中存欄育繁母牛五十六頭,存欄五頭以上的有二十七戶。”

    這個數據,夏正華也從鄧志忠那里拿到了,基本不錯。

    夏正華說︰“總量還是不錯的。合作社的模式,首先要有一個人牽頭,大家捆綁在一起,另外就是做到統一購買飼料,統一繁育,統一銷售,統一技術支持。肖支書,你看誰牽頭比較好。”

    肖敏貴指著坐在門口的以為二十四五歲的小伙子說︰“忘了介紹,門口那位小伙子交肖正濤,職高生,學的是畜牧,畢業回村幾年了,現在在家里幫他父親打理牛羊。他家有黑山羊六十多只,母羊十一只,黃牛八頭,其中母牛三頭,是村里存欄最多的戶。通過這幾年的實踐,在村里算是里手,牛羊生點一般的病,他自己就可以看好。”

    鄧志忠忙補充︰“他確實有本事,其他農戶家牛羊生病,我們做不贏或解決不了的,也會找他幫忙。”

    夏正華道︰“那你們的意見時推薦他,是吧。”

    肖聲誼接口︰“是的,夏鄉長。”

    夏正華對肖正濤道︰“正濤同志,你做近一點。”

    等肖正濤坐攏,夏正華才繼續講︰“既然這樣,我覺得也行。正濤同志,你談談想法?”

    于是肖正濤清了清嗓子,說道︰“感謝夏鄉長和村里的信用,我認為搞合作社好。這樣既可以把大家的利益綁在一起,又可以團結協作,擴大養殖規模。這種模式已經有人開始嘗試,而且成功的例子較多。”

    他停了會,接著說︰“成立養殖合作社,我們可以先取個名稱,再就是要擬定章程,這樣才有約束。我們現在還只是初級的,因為資金不足,只能暫時把各自為政變成集體作戰。等到養殖規模大了,資金足一些的時候,可以成立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同意供種供仔,統一供應飼料,按約定的價格收購,統一銷售,所有資金由公司承擔,農戶只管養殖。”

    大家听了不覺眼目一新,這種模式還是頭回听說。夏正華覺得肖正濤這小伙子不簡單,有思想,有干勁。雖然自己比他大不了幾歲,但還是古人說的好︰術業有專攻。

    這次商量會確定由肖正濤擔任合作社社長,合作社取名漆樹鄉獨山種養合作社,肖正濤為主草擬章程,供大家討論修正定稿。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火烽煙看直播》,方便以後閱讀戰火烽煙看直播第二十二章 忙起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火烽煙看直播第二十二章 忙起來並對戰火烽煙看直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