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梅用腳踢開院門,挑著擔子走在最前頭。草帽歪扣在腦後,褲腿高高挽過膝蓋,赤腳上泥點斑斑。肩上那根竹扁擔兩頭,墜著鼓鼓囊囊的布口袋。走到蔣夢言旁邊,她利落地卸下擔子,布袋“噗通”落地。她抹了把額頭的汗,臉上洋溢著滿載而歸的喜悅,被湖風拂過的臉頰泛著紅暈。
    老五蔣雨竹和老六蔣冬菊合力抬著一個沉甸甸的篾筐,跟在蔣雪梅身後,走得歪歪斜斜、跌跌撞撞。
    連兩歲大的喵喵也沒空手,懷里緊緊抱著幾根荷花,小臉憋得通紅,邁著小短腿努力跟在姐姐們身後。
    “五姐,快放下!沉死了!”老六蔣冬菊齜牙咧嘴地嚷著。兩人趕緊把篾筐“咚”地一聲放在井台旁的樹蔭下。
    “小七,快來看!我隨撈草隊下湖采的好東西!”蔣雪梅一邊招呼蔣夢言,一邊迫不及待地解開一個布袋口。
    一股混合著水生植物清香、淡淡泥腥和水汽的氣息瞬間彌漫開來。袋子里擠擠挨挨,全是青翠欲滴、碗口大小的新鮮蓮蓬!蓮蓬飽滿結實,碧綠的蓮房上還掛著晶瑩的水珠,新鮮得仿佛剛從荷睫上拗下來。
    蔣雪梅手腳麻利地又解開另一個口袋。里面的東西顏色更豐富——暗紅色的老菱角像小巧的元寶,殼厚堅硬;嫩紅帶刺的水紅菱鮮艷得多,皮薄肉嫩;還有一小堆紫褐色的烏菱,個頭更大。菱角特有的清甜氣息混雜其中。
    她拍了拍手,指向那個大篾筐︰“老五老六,把蓋子掀開!”
    蔣雨竹掀開濕漉漉的篾蓋。筐里赫然是滿滿一筐帶著睫桿的雞頭苞!這水生植物長得奇趣,拳頭大小、布滿尖刺的“雞頭”(總苞)活像蜷縮的刺蝟。有些“雞頭”已裂開小口,露出里面瑪瑙般圓潤、棕紅色的芡米籽。雞頭睫桿上也布滿尖刺。扒掉帶刺的皮,那睫桿可是一碗營養豐富、清爽鮮美的時令菜。
    “這麼多雞頭苞!”連蔣夢言都忍不住驚嘆。這可是好東西,剝出雞頭米炖湯煮粥,香糯滋補,城里也算稀罕物。
    “今天運氣好!”蔣雪梅得意地解釋,“我們去的那片水草區,緊挨著一大片野荷塘和菱角蕩。水草撈夠了,婦女隊長看日頭還早,就讓大伙順手摘點‘湖鮮’當添頭,不算工分,誰摘歸誰!我不算出工,是跟著玩去的,所以一開始就劃著江盆采蓮蓬。我手腳快,又有長竹竿,可撈了不少!”
    “四姐,你這趟湖趕得真值!”蔣夢言由衷贊嘆。
    蓮蓬的清香、菱角的甜潤、雞頭苞獨特的草木氣息交織在一起,沖淡了上午的忙碌和暑熱,滿滿都是湖澤的慷慨饋贈與勞動的踏實喜悅。姊妹們圍著這堆還帶著湖水氣息的收獲,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國強哥,灶頭交給我四姐。我們來剝蓮子,等會用白糖蜜一下,又甜又脆,比井水還解暑!”蔣夢言招呼啞巴賀國強。兩人蹲下身開始剝蓮子。
    老五蔣雨竹從廚房拿來幾個筲箕,分門別類地清理那堆湖鮮。她把蓮蓬都倒在蔣夢言和賀國強面前︰“小七,你和國強哥的任務就是把這堆蓮蓬全剝成青米。我和冬菊負責剝一碗雞頭睫桿和一碗菱角米中午炒著吃。剩下的下午再弄。”
    “好的,五姐,保證完成任務。”蔣夢言應著,順手把剝出的白蓮子塞進嘴里,還不忘擠眉弄眼地朝啞巴比劃,“國強哥,咱先吃點,才有力氣干活!”
    啞巴笑著有樣學樣,一邊往筲箕里放青米,一邊也往自己嘴里塞白蓮子,愜意地直哼哼。
    “夢言,你們家的井打成了,我過來看看行不?”東面鄰居馬廣生的聲音從籬笆牆頭傳來。
    “看您說的,馬伯父,您隨時來看都行!”蔣夢言起身招呼。
    “我常出門拉貨,一走一兩天。你喜伯母挑不動水。這回踫到你們家打井的好事,你就安排師傅給我們家也打一口。該多少錢我照付,這錢讓你澤言哥出。他上個月寄回來三十塊,說不夠再朝他要。”馬廣生說著,打開兩家院子間的柴門走了過來。
    “澤言哥真有孝心。他今年會回來探親吧?”
    “來信說了,廠里生產任務重,等明年夏天回來休暑假。”馬廣生走到井台旁,摸了摸壓把。“這里一壓就能出水?”
    “對,但現在還不能壓。水泥得凝固24小時。下午五點過後就能隨便用了。哎,馬伯父,您今天不用跑遠挑水了,下午五點您來這邊接水就行。”
    “那感情好!不過我下午要出門,你喜伯母會來。”
    兩人很快談妥了打井事宜,敲定了物料購買和運輸的細節。下午搬運站有馬車隊去縣城給供銷社運貨,馬廣生可以夾帶私貨,把兩口井的物料一並運回來。蔣夢言寫好物料清單交給馬廣生,為保穩妥,還是安排賀國強騎自行車同去。下午出發,傍晚回來,不耽誤明早開工。
    說定事情,馬廣生告辭要走。蔣雪梅端來一個小筲箕︰“馬伯父,這幾個蓮蓬和大菱角,是今天湖里撈的,給您和喜伯母嘗嘗鮮。”
    “好好,雪梅,多謝!多謝了!”馬廣生笑著接過。
    馬廣生走後,蔣夢言立刻去了馬明宇家,通知馬德福趕緊到馬廣生家商量下午進城買物料的事。
    等蔣夢言回來,朱家慧、許奶奶和蔣和順也都下班到家了。
    蔣雪梅手快,不大一會兒就將四碗時令湖鮮端上了桌。
    糖蜜蓮子白米、肉炒嫩菱角米、清炒菱角梗、清炒雞頭苞睫桿,
    再加上蔣夢言與賀國強捉來的魚,配上紅薯葉梗,半煎半煮,做成了好大一盆鮮美的魚湯。全家九口人圍坐一桌,吃了個心滿意足。
    下午啞巴隨搬運站的馬車隊去了縣城,蔣雪梅姐妹午睡後起床,繼續收拾、剝取雞頭苞米。蔣夢言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打井效率,分別去那兩家實地勘探,確定了井口位置和井台砌築方案。用石灰劃出了施工線,然後,試探性地打了幾鏟。還好,都是松軟的黃土層。馬明宇家後院,因為有盤根錯節的竹根干擾,稍難打一些,其余都沒有太大的難度。他放心了,就等啞巴回來,正式開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