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自知身是客

13. 建設新家(3)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山個人 本章︰13. 建設新家(3)

    隨後幾天,工地上時不時就有蔣夢言的小同學,在蔣夢言的授意下,以各種名義送來數量不等蔬菜、紅薯、土豆、小魚小蝦之類。蔣家工地上材料充足,加上在蔣夢言的助力下油米不缺,所以伙食開的比較好。師傅們在吃飽吃好的情況下,施工進度就很快。不到十天,兩面山牆已經砌上了頂,屋頂人字形的木構架也立上了間壁牆頭。接下來就應該是架梁、上檁子了。

    按照老規矩,新房上主梁必須要舉辦一個儀式,叫做“上梁禮”。此值“**”,提倡“移風易俗”,所以,蔣家听從泥工大匠余東風的建議,將這個原本程序復雜的儀式大大簡化,只在鞭炮響過之後,由爬上“人字構架”的木工大匠胡大盛和泥工大工匠余東風共同喊了一聲“起、哎”!眾人附和著一起喊“起、哎”!然後,兩位大匠將系著紅綢的中梁拉上八架,擺正固定。隨後,鞭炮聲再起,蔣林豐代表家主向大匠及前來幫忙的四鄰鄉親倒茶、敬煙,給圍觀的眾人分發花生糖果。在表達完對工匠、對四鄰謝意後,這“上梁”儀式就結束了。

    上梁之後,就是安放檁子,釘椽子和瓦條,這都是木工的活,泥工師傅們要休息一天後,再來上瓦、補洞、搭建簡易廚房里的灶台。再往後,余下來的活路就不多了。

    二哥蔣林豐爬上屋頂,與正在指揮木匠們安放檁子的木工大匠胡大盛商量,探討余下的工期和所需的材料。

    “才听了天氣預報,今明兩天都是晴天,後天就有雨水了。”木工大匠胡大盛擦了把臉上的汗水,對蔣林豐說︰“所以,這兩天要加緊點,我們一定要在下雨之前把瓦蓋上。”

    “因此,你們今天就一定得把機瓦給買回來。”胡大盛給了機瓦到場的最後的期限。

    什麼是機瓦呢?是江漢平原上對陶土燒結的新式瓦片的一個通稱。這種瓦片規格為415×315毫米,縱向有兩條波楞,瓦厚15毫米。在鋪疊咬合後,每9.5片瓦可覆蓋一平方米。因為是機械擠壓制丕,所以就被普遍稱之為“機瓦”。

    對于怎麼弄來機瓦,蔣夢言哥倆早有一番謀劃︰如果簡單效仿上次弄磚,就怕被拖拉機師傅看出破綻。或者,把蔣家兒子能賒欠磚瓦的事情宣揚出去,磚瓦廠找馬正茂一調查,就壞菜了。所以,一計不可兩用。這次,蔣林豐是拿著真金白銀去找同學馬正茂幫忙買瓦的。

    磚瓦產品,無論在生產過程中如何加強管理,總會有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的次品率。這些或起翹變形,或裂口露縫的殘次品,一般只能用在茅房和豬圈上,所以磚瓦廠會以極低的價格賣出。

    按照蔣夢言的安排,蔣林豐兩天前就去找了自己的同學馬正茂,讓他幫忙以每片瓦2分的價格開票,花二十元買了一千多片殘次瓦。這只是正品瓦六分之一的價格!今天他們已經聯系好了大隊的拖拉機,待錢師傅從區上送貨回來,大約下午四點左右出發,去磚瓦廠拉瓦。

    這次,賈林豐讓錢師傅將拖拉機直接開到了磚瓦廠的貨堆旁,在交驗提貨單後,裝卸工人很快就裝好了貨。等瓦片運到家時,天已經黑下來了。

    在工地上做活的師傅們已下班回家。蔣和順只能組織自家的人手下貨。夫婦倆加上四個女兒,采用了車上車下,編組傳遞的方法。因為怕拖遲錢師傅回家的時間,所以,在蔣和順的催促下,大家沒人注意到瓦片的好壞,只是一味地傳瓦碼堆。等到老二蔣林豐和錢師傅從街上飲食店吃完飯回來,這邊已經下完車了。蔣林豐往錢師傅手中塞了兩包煙,再次向他表示了感謝後,錢師傅就上車開走了。

    夜色漸濃,蔣家人忙完活後各自回屋洗漱。蔣夢言和蔣林豐留在瓦堆旁觀察,工地上除了工棚里泄出的一米昏黃外,別無光亮。在夜色的掩護下,蔣夢言將殘次瓦片全部收進了空間,又從空間中取出了同等數量的好瓦堆放在原處。蔣林豐站在一旁見證了這一瞬間的奇跡,他表情嚴肅,一言不發。末了,只是上前拍了拍小七蔣夢言的頭,兄弟倆前後走進臨時工棚里,向母親朱家慧匯報去了。

    當朱家慧听說機瓦是以次品價買回來的,總共才花了二十元錢時,高興地夸獎老二有本事,能辦事。蔣林豐則反復地交待母親及在場的妹妹們,千萬不要向別人夸耀以次品價格買瓦的事,否則,他的同學馬正茂就要被人查處,要授處分的。朱家慧連連稱是,還再次對身旁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嚴肅地重申了保守秘密的重要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夢里自知身是客》,方便以後閱讀夢里自知身是客13. 建設新家(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夢里自知身是客13. 建設新家(3)並對夢里自知身是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