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薇大驚︰“你們想做外貿,胃口這麼大,吃不吃得下?”
    李明︰“李董事長開始和我說外貿的時候,我也覺得時機還沒成熟,但是,現在我感覺到我的思想落後于形勢了。”
    張大川一臉興奮︰“吉昌公司真有那麼雄厚的實力?那我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協助女兒,把外貿這一塊做的漂漂亮亮!”
    李明笑道︰“你們想過沒有,我們的先人在交通那麼落後的古代,就把生意做到了海外各國,有關于這些外貿的事,歷史有記載,小說也有不少的描寫,還有不少的傳奇故事流傳于世。一些小說、戲曲至今盛傳不衰。
    我們在歷史課學過鄭和下西洋,古代長篇小說有《鏡花緣》,短篇小說有《倒運漢巧遇洞庭紅》……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現在的交通這麼發達了,條件遠遠超過了古人,完全有條件做外貿生意了。
    外貿不但有利于各國的文化交流,還有利于互通有無,對刺激消費,發展經濟有很大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可以賺到很多的外匯,用來發展我們的經濟,賺西強國人的錢,就是為國家賺外匯,于國于民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朱薇似懂非懂,但覺得李明說的很有道理,對李明的佩服又深了一層。
    李大川興致勃勃地問︰“李董,如此說,我以後是不是可以代表公司與西強國的商人談生意了?”
    李明︰“那是當然,不過從現在起,您老就多了一門自學課程——英語。我幫你找個專業的英語教師來輔導你自學,以的還給我玫是外貿部經理,你是外貿部副經理,任重而道遠啊。”
    張大川豪情頓起︰“有此機會,此生無憾!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學會英語,你放心好了。”
    李明︰“事在人為,當事業逼著你埋頭去苦干苦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還是蠻有潛力的。
    伯父以前是浪費了,現在把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人生將會變得更精彩。”
    張大川像個孩子︰“我好像看到,精彩的人生好象在向我招手了,我們什麼時候去吉昌公司報到。”
    李明︰“馬上收拾和我們一起走。”
    張大川有點為難地說︰“是不是太急了一點,我們店里還沒有交待好?”
    李明︰“這個好辦,提拔小芹做店長吧,一切由小芹負責打理,再把朱伯父招進店做員工。朱伯父,你可願意?”
    朱望爸爸大喜,在商店一個月的工資夠他在土地里干一年。
    小芹是極有上進心的青年,這個商店雖然只有八個人,卻是四望鎮名氣最大的商店,比鎮里的供銷社還有名,也就是說她這個店長比供銷社的胡主任還風光。
    這時候鎮領導來了,請李明到鎮政府去做客,供銷社胡主任也來了。盛情難卻,李明和朱望就到鎮政府去了,當晚就住在鎮招待所。
    李明正想調查供銷社為吉昌公司代理家電產品的事,就問胡主任︰“胡主任,你們為吉昌公司代銷家電產品的效果怎麼樣?”
    胡主任︰“謝謝李董,你為我們供銷社提供了一條發財之道,我們的銷售很好,經濟效益也很可觀,供銷社員工上上下下沒有不感謝吉昌公司的,都希望我們以後有更廣泛的合作。”
    李明笑道︰“合作是雙贏的事,是利益的結合,我們有共同的利益,以後合作的機會是很多的。
    農村實行責任承包制之後,農民的消費能力在飛速提高,從現在三四百元一台的黑白電視機,一百元一台的電風扇,逐步過渡到了一千到幾千元一台的電冰箱、摩托車、空調。
    在城里已經先農村一步在消費空調了,這是一個新的消費增長過程,而作為商人,就必須要具有先一步的眼光。
    你們供銷社,現在沒有代理一個工廠的財力,也不具備有一級代理商的售銷途徑,作吉昌公司的代理商,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胡主任︰“謝謝李董,一定要把吉昌公司在四望鎮的摩托車、電冰箱的代理權給我們供銷社!”
    李明︰“這個代理權肯定會給你們供銷社的,供銷社具備了這個條件。”
    胡主任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李明在睡覺前給汪玲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張家三口的事,並請她安排人給張家收拾出一套房子。
    第二天,李明、朱望和張家三口一起到了黃州市總公司。
    張大山父女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在黃州市的一個營業部上班。七點半鐘,李明親自送二人去一個連鎖分店上班。
    在晨會上,李明對員工們說︰“營銷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學好了、做好了,就能讓顧客客開心,為公司多銷售商品。
    我們今天請張大山老師老師言傳身教如何在營銷過程中,學會應用營銷心理學和微笑服務這兩門藝術。希望大家認真學,認真用,提高業績。
    以後我們的工資的百分之六十是按業績來計算的,你們學好了,用好了,業績提高了,工資也就提高了。
    當我們創造了很好業績的時候,拿著比別人高很多甚至是別人兩三倍的高工資,就說明了你對營銷這門學問學得好、用得好。說明你有本事,你不僅不會覺得不安,反而會感到自豪。
    吉昌公司員工的高待遇來自于高效益,高益效來自于勤奮努力與能力技巧。
    張大山老師的哥哥曾經是一名店員,由于他的勤奮努力和營銷天才,被跨國大公司老板選作乘龍快婿,現在是一家頗有名氣的跨國大公司。
    同事們努力吧!營銷大有可為!”
    接下來張大山講了一些理論上的東西,就上班了。
    店員們對心理學感到很陌生,不知道心理學在銷售中會起到什麼作用,不相信這個其貌不揚的會有什麼特別表現。
    這個老頭一看就是個鄉下老人,顧客不嫌才怪,別說到他那去購物,只怕看都不願看到,不遠遠地躲開就算很難得了,還會有法術吸引顧客。
    董事長稱這二人為老師,店員們誰也不敢有何異議,董事長就是他們的神,對神是不能一丁點兒的褻瀆與不敬的。
    但是要他們對這一老一少心服,得看這二人表現如何。事實勝過雄辯,今天這個老頭的營業額要是還不如學生的多,就鬧大笑話了。
    營業時間到了,顧客陸陸續續來購物。店員看著張家父女,沒有看到笑話,卻看到出現了神奇的情景︰張家父女面帶微笑,春風滿面,與顧客說這說那,就像是和久違的老朋友聊天一樣。他們不像是營業員,倒像是為親戚朋友導購的行家里手。
    顧客不自覺的擁到他們所站的櫃台,買到了貨物,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離去。
    忙了一天,下班了,清點營業額,店員們就一個個傻眼了。張大川的營業額比一般的店員高了七八倍。
    事實最有說服力,這個鄉下糟老頭子業額比他們還多了七八倍,這就不能不讓他們深思了。再把這對父女所說的那些淺顯的理論與他們的表現結合起來想,就對營銷心理學與微笑服務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連七天,張大川都在這個店子里,對店員們言傳身教。店員們學的很認真,畢竟他們的薪水是與業績掛鉤的,誰也不願意與錢過不去。
    店員們在鐵的事實面前,積極、虛心地跟著張家父女學,店里的營業立即翻著倍上升。到了第七天,總營額達到了以前的三倍,店員們樂了,這個月的工資要翻倍了。
    本來吉昌公司的員工就比別單位員工的工資高一倍,在這樣的高薪水的基礎上,再翻一倍,那是什麼概念?相當于平常人工資的四倍,一人抵四人的收入啊!
    員工們笑了,管理員笑了,李明、汪玲……等高層都笑了。如果吉昌公司所擁有的銷售部門都做到這樣,吉昌公司就會又上一個新的台階。
    經過實踐的檢驗,所有人都看到了張家父女的神奇銷售術,李明透過這個現象看到了全公司的前景。樂呵呵地親自動手,把張大川的理論、和經驗以及自己的體會做了個綜合總結,寫成一本小冊子,打印成學習資料,發到各個員工手里,人手一冊。
    張大川結束一個店的傳教,就到另一個店去傳教,一個星期天為一期,一個星期到了,再換一個地方言傳身教。
    張大川有了第一個店里的教學經驗,對教學越來越熟悉,教了一個月,經歷了三個店之後,已經是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了。
    幾是經過他們言傳身教的店子,業績成倍地增長。沒有張家父親身傳授的,拿到李明發的小冊子,對照去做,業績也提升了不少。
    其他店听說了張家父女事跡的員工,都迫切地盼望這兩個老師到他們店里去教學。業績就是錢啊,誰不想多掙錢,誰願意與錢過不去,至少員工里面沒有這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