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迷宮》,拍攝場景。
    【宗耀】的扮演者,忻玉坤騎著一輛小電動車,身上背著個斜挎包,晃晃悠悠的,經過了村口的小橋,進入了村子。
    這是電影開頭的一幕。
    也是最簡單的一幕場景。
    作為開機第1場第1鏡,所有人都在旁邊看熱鬧,忻玉坤雖然是第一次當演員,但是也沒當一回事。
    這麼一個簡單的鏡頭,他還能演不好?
    誰知道……
    就在這時,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 !”
    “重來一遍!”
    “光的感覺,不對!”
    听到路知遠喊 ,忻玉坤總算知道,為什麼今天一大早,總是感覺渾身不對勁。
    原來是,沒听到這一句【光的感覺不對】。
    跟路知遠當了一年同學,一起合作拍了好多廣告片,忻玉坤非常崇拜路知遠,也確定自己這個同學,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然而,天才,往往也是變態!
    他對生活上的瑣事,可以說一竅不通,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出門要拿著地圖,要不然,真的會迷路。
    但是,他對于光影的美學,有著近乎變態的要求。
    “你想要哪種感覺?”
    忻玉坤倒不是想要,挑戰路知遠的導演權威,純粹是想要,近距離偷師。
    至于其他演員,李健義老師,劉師師同學,倪紅潔,還有一群特約和龍套,這會兒都圍在一起,跟小學生上課一樣。
    經過這一段時間,互相之間的閑聊,和側面觀察,這些人都非常確定,路知遠是一個孤僻的天才。
    天才的思維方式,往往跟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他們之中很多人,拍過電視劇,也拍過一些商業電影,但對于這種偏文藝向的作者電影,還是頭一回拍。
    心里都挺好奇的。
    “宗耀從外面回來,回到家里,這是故事的開始,這里的光線,需要有明顯變化,從明到暗,隱喻他進入了一個牢籠。”
    “我需要一種,逐漸變冷的光線氣氛。”
    “讓觀眾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能夠產生一種【被凝視的不安】。”
    “另外,小村與外部的環境,需要有明顯的,明暗分割線。”
    “很顯然,現在的光線,感覺不對。”
    “大家休息一下,根據我對村子周圍的觀察,下午4點,應該會出現我需要的光線感覺。”
    現在已經是3點了,距離下午4點,也就一個小時。
    等一個小時,倒也無所謂。
    但問題在于,這才是開機第1場第1鏡……路知遠的要求,就開始逐漸變態。
    “我就知道會這樣。”
    “我一開始就知道,阿遠這家伙,怎麼可能老老實實的,拍那種普普通通的紀錄片呢?”
    “我太天真了。”
    前兩天,趙姍姍過來的時候,路知遠拿出普普通通的素材片段,說服了趙姍姍。
    結果,一個轉身,他就反悔了。
    早就將什麼紀錄片風格的寫實畫面,拋之腦後,又開始追求起了極致的光影變化。
    幸好,自己和路知遠,沒有投資一分錢,花的都是別人的錢……不然的話,自己肯定得心痛死。
    現在這樣,最爽了。
    花別人的錢,追求自己的藝術。
    ……
    一個小時之後。
    攝像機重新打開,劇組工作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工。
    忻玉坤又騎了一回電動車,從外面進入村子,他還不小心壓了一下小水坑,讓幾乎靜止的畫面,出現了一次顛簸。
    其實,他是無意識的行為。
    但放在電影畫面里面,思維活躍的觀眾,可能會想,導演是不是在暗示,宗耀要踩坑了?
    “好,完美!”
    “換場!”
    看了一下攝像機當中的光影變化。
    剛才那一幕幾乎靜態的畫面當中,隨著太陽光線,在宗耀身上逐漸暗下去,產生的暗流洶涌的氣氛……
    這個畫面,讓路知遠非常滿意。
    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等了一個小時,只拍了一個鏡頭。
    忻玉坤早已經見怪不怪。
    其他劇組演員,只是覺得路知遠這個導演,對畫面要求高。
    像劉師師,拍了不少電視劇,但拍這種文藝電影,也是頭一次,對一切都很好奇。
    更不用說,路知遠還現場教學,告訴他們光影變化,對影片氛圍的影響。
    一個字,專業!
    “阿遠,真帥!”
    劉師師再一次化身小迷妹,亦步亦趨,跟在路知遠身後。
    沒什麼其他原因,就是想離路知遠近一點。
    受到一點藝術的燻陶。
    ……
    “阿遠,我們的計劃是,每天拍10場。你這樣搞,一天3場都拍不了。”
    忻玉坤拍完了自己的鏡頭,再一次變成了劇組的副導演,幫路知遠掌握攝像機。
    作為劇組老二,他不得不提醒路知遠,注意時間。
    以他這種效率拍下去,戛納那邊,獎都發完了,他們可能還在這個村子里打鳥。
    “放心好了。”
    “室內拍攝,可以讓燈光師,調出我對光線的需求。室外場景,像是今天這種情況,最多三場,不會浪費太多時間的。”
    “我心里有數。”
    路知遠很淡定。
    其實,他在拍攝之前,已經在心里模擬過一遍,整個拍攝流程。
    不會太長。
    頂多45天,肯定可以搞定。
    畢竟,這是一個小成本懸疑電影,場景有限,對美術要求也不高。
    這45天,他可以盡情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畫面。
    完成對原版的全面超越。
    ……
    第2場第1鏡。
    場景換到了室內,忻玉坤和李健義老師,有了父子對手戲。
    這是一次爭吵,氣氛有些壓抑。
    台詞不多。
    但路知遠又一次開始操作了。
    他將攝像頭,通過門縫隙,以母親的視角,看著這對父子爭吵,通過強烈的光影切割空間,讓兩人的身影,忽明忽暗。
    給人一種感覺,這一對父子,就像是在道德與罪惡的邊界,來回游走。
    而等到,宗耀偷走父親【勛章】這一幕的時候,畫面當中,出現了一面鏡子。
    鏡頭給了一個側面特寫。
    宗耀站在鏡子前,雙重鏡像,同時出現。
    一明一暗。
    暗示著,宗耀的內心,在這一刻產生了分裂。
    ……
    這些鏡頭,都是原版沒有的。
    路知遠根據自己對于整部電影劇情的理解,重新解構了畫面,注入了美國繪畫大師【愛德華•霍珀】的風格特色。
    荒涼與不安。
    讓整部電影,充滿了一種幽靈感。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樣搞了之後,這部電影能不能行?
    不過,作為一個美術生,哪怕從事電影行業,總要有一點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吧?
    照抄原版?
    他倒是想。
    但是,劇情畫面什麼的,早已經不記得了!
    ……
    另外一邊。
    作為副導演,同時充當攝影師的忻玉坤,看著在路知遠指揮之下,自己拍出來的畫面。
    他直接被干沉默了。
    “坤哥,你今天這麼沉默?”
    路知遠有些奇怪,往常拍完鏡頭之後,忻玉坤一直會嘀嘀咕咕,說個沒完,分析這個畫面的特色,以及鏡頭語言。
    “阿遠,遠哥,遠爺……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去當畫家吧,別來影視圈,毀我的導演夢!”
    這一刻,忻玉坤真的想摔掉攝像機,轉身回內蒙老家挖礦算了。
    《心迷宮》這部電影,劇本是他寫的,作為一個攝影系學生,他當然也有當導演的夢想,也在暗地里想過,整部電影怎麼拍。
    他感覺,自己要是有機會拉到投資,估計拍出來的效果,也不會差。
    結果,今天看了路知遠的畫面結構,他頓時心灰意冷。
    去特麼的導演夢!
    我不玩了,我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