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旗回到家的時候很晚了,洗了個澡就睡了。
他不知道,此時全網都在熱議今天一整天沈旗的事跡。
#熱搜︰一詞蒼天落雨,一詩雲銷雨霽!
#熱搜︰歌曲串燒,振奮整個華夏!
兩條熱搜登頂,來回切換,卻始終佔據前二。
下面一排熱搜,全是沈旗的詩詞和那首串燒里面的歌曲選段。
很多人忘了,前段時間沈旗還是邪魔流,這一夜就完全沒人提了。
本來看沈旗笑話的人,覺得沈旗江郎才盡走入了庸俗套路里的人,一夜間大失所望。
太讓人郁悶了!
僅僅是一夜,沈旗竟然被譽為了“佛”和“神”?
《華夏詩詞》活動中沈旗拿出來的那些詩詞,被人廣為傳頌!
據說方石聯系了黃河出版社的社長,並且征得了沈旗的同意,要給沈旗出詩集!
《小小歌唱家》節目中,沈旗唱的那首串燒,此時完全火遍了整個網絡。
無數人都強烈呼吁沈旗將每一首歌曲的完整版都公布出來!
尤其是很多機構和群體,都敏銳覺得串燒歌曲中有一首是唱給他們的,這樣的機構和群體越多,沈旗的支持者也越來越多。
這一下子,仇視沈旗的人是真的有點坐不住了。
和沈旗關系好的人也都急眼了。
你不趕緊趁熱打鐵嗎?
串燒歌分開一首首拿出來,你倒是找人唱啊你!
甚至連李歡歌都有點不淡定了,可沈旗完全不管。
……
第二天一早,沈旗做好了早餐,然後繼續回去睡回籠覺。
李歡歌、沈小坤和雅雅三個人吃完早飯,王鐵柱帶著治治來接雅雅。
得知王鐵柱一家和白清荷一家要去山間民宿,沈小坤心里還有點羨慕。
但王鐵柱要帶著沈小坤一塊去玩,沈小坤還不想去。
你倆大人談戀愛了,小孩玩的東西我也不愛玩,去也沒啥意思。
最主要的是,今天的沈小坤還有任務。
李歡歌知道今天沈旗還有活動,給沈小坤交代了,讓沈小坤跟著去。
有個活動是華夏民俗協會的一場民俗音樂主題演出。
會長梁聲對于沈旗參加了華夏詞曲協會、詩詞協會和兒童成長協會的活動,非常不滿!
而沈旗本來也打算去民俗協會露個臉,梁聲這才興奮了。
在電話里,梁聲明確告訴沈旗︰
——咱們就是類似于民俗樂器演出的活動,你就表演你剛加入民俗協會的時候給我的那首譜子,我們都練好了,就等這一天了!
——有你的加入,這首曲子會更火爆,能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民俗文化!
——我們要和其他品類的樂器聯合演出,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民樂也是能和國際接軌的,讓更多人都喜歡上咱們的民俗!
沈旗連連答應,並且內心也感覺到了一絲火熱。
下午的時候,沈旗到了華夏民俗協會的活動現場。
因為華夏民俗協會的宣傳,網友們知道沈旗要來,也紛紛涌入了直播間。
直播一打開,網友們和沈旗剛到會場的時候是一個心情。
怎麼全是老頭和老太太!
當然也有一些中年人,而年輕人就更少了。
琵琶、古箏、笛子、嗩吶、二胡……這一類的民俗樂器組成的主流民俗演奏和配樂演唱的活動,確實讓年輕人感覺興趣缺缺。
但網友們也呆得住,連詩詞協會和兒童成長協會都能被沈旗搞得那麼有趣,民俗協會好歹還能看到沈旗表演樂器呢。
指不定還會唱歌!
果然,在活動快要結束的時候,沈旗被安排上台壓軸了。
樂隊老師們對沈旗這首曲子早就熟悉了,個個臉上都帶著一絲潮紅,仿佛憋壞了,就等著拿給華夏熱愛民俗樂器的人們看了!
舞台上各個樂器分布老師都已經就位,不僅有民俗樂器,還有一些西洋樂器和電子樂器!
甚至還站了幾個美女和聲!
場面看起來比任何一個節目都宏大,而且看起來和所有民俗演出的情景都不一樣。
尤其是民俗樂器之外的演奏者們,清一色的年輕。
沈旗坐在舞台正中間的一張椅子上,如眾星拱月一般被圍在中間。
而他的面前,擺著一架古箏!
舞台本來很黑暗,一束光打在了舞台中央沈旗的位置,其他的樂器分部位置在朦朧之中,更加襯托沈旗的主導地位。
網友們頓時都有點懵!
【當時我們在《媽媽出差了》直播的時候是看過沈旗表演嗩吶、二胡之類的樂器的,難道他還會古箏?】
【人家都坐在古箏面前了,你說沈旗會不會?總不能是故意上來擺拍的吧?】
【我滴個老天奶,還有什麼是沈旗不會的?】
【好像不唱歌啊,沈旗面前沒有話筒架!】
【說實話,即便這曲子再好听估計也沒有太好的效果,民俗樂器就那樣,都是過時的東西了。】
【你是不是瞎?你沒看到舞台上這麼多年輕漂亮的女演奏者?這明顯是民俗和其他類型的踫撞啊。】
很多人依舊抱著極大的期待感!
因為大多數人對詩詞和兒童成長也沒有太大興趣,可沈旗依舊讓活動充滿了樂趣。
所以大家看的其實不是節目本身,而是沈旗制造的節目效果。
觀看直播的付晴好奇問︰“你知道他會彈古箏嗎?”
李歡歌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他會什麼都不奇怪,你想到的他都會,所以我不知道他會古箏,但提到古箏了就覺得他會了。”
付晴點點頭。
“是這麼回事兒!不過在專業的民俗協會活動上表演,技術不過硬可不行!”
“而且這個演出看起來完全不簡單,應該是融合的。”
可下一秒,李歡歌和付晴又覺得想多了。
民俗協會這個群體,和其他的協會群體可完全不一樣。
民俗協會里面的人個個迂腐頑固,根本不會無緣無故給一個年輕人如此高的地位。
如果沈旗水平不行,純靠熱度的話是不可能被推到這個節目如此醒目的C位的。
從舞台上的樂器分部來看,沈旗所在的位置就是這一首曲子的核心和主旋律了。
方石在沈旗左邊,方石的孫女方青青在沈旗的右邊,兩人各抱著一把琵琶。
一個顯得仙風道骨,一個形象宛若仙女。
現場完全安靜下來之後,舞台正後方巨大的屏幕上忽然出現了四個大字——雲宮迅音!
下面有一長串的名字。
古箏︰沈旗。
琵琶︰方石、方青青。
長笛︰劉小翔。
短笛︰姚大明。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
雙簧管、長笛、短笛、單簧管……
圓號、小號、長號、低音長號……
定音鼓、大鼓、小鼓、鈸鑼、三角鐵……
鋼琴,薩克斯,上低音號,吉他……
……
整整一個大屏幕上,密密麻麻。
每一個樂器下面都有一個演奏者的名字。
如果是行業內的人,一下就能看出來,每一位演奏者都是行業內各種樂器的演奏佼佼者。
隨後,一聲清脆而具有科技感的前奏先聲奪人。
舅舅舅~~~舅舅舅~~~
逗逗逗~~~
~ ~~~
蹬蹬~ 蹬蹬~~~
逗逗逗~~~舅舅舅~~~
逗逗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