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沈旗的人都清楚,沈旗不是一個深沉之人。
在《華夏詩詞》的活動現場,沈旗表現出了文人的深沉,這已然有些刷新了之前很多人對沈旗的印象。
可現在,需要拿出一首宿命感很強的詩詞,來解讀“悲歡離合”的主題。
沈旗面對的,還是詩詞大家方石。
輸了也不丟人,贏了……那就足夠震驚。
李歡歌愣愣看著沈旗走到台上,依舊是那一副風輕雲淡搖折扇的樣子。
“他……”
他的心里其實藏著很多別人永遠無法窺探和理解的東西,或許他真的能寫出來!
所有人都覺得他似乎是沒有什麼經歷,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踏入社會後打工了幾年,然後做了天後的丈夫。
從此,在家躺平吃軟飯。
每天圍著灶台洗衣機,養花種草操持家務。
可李歡歌就是覺得沈旗的宿命感很強!
……
【方老的姿態一看就是閱人無……閱歷無數啊!】
【在方老身上,能感受到一種人生。】
【沈旗這麼年輕,對詩詞的理解雖然很深,但這一輪可能真要跪了。】
【其實也沒關系,沈旗靠著這一場活動已經扭轉了前段時間的風評了。】
【這話對,前提是沈旗以後千萬別再弄那些破歌的前提之下。】
……
方石的作品呈現在了大屏幕之上。
幾十年塑造的書法功底頓時將一篇極其深沉的詩呈現了出來︰
——《蒼茫吟》︰
——孤影憑欄望暮天,浮生半世似雲煙。
——豈知步步入機括,皆是前緣定簡編。
——曾踏青山尋道遠,欲揮長劍破蒼玄。
——少年意氣今何在?盡入蒼茫命里篇。
無數懂得詩詞之人,頓時看到了一幅畫︰暮年老人獨倚欄桿、回望一生,蒼涼而沉靜!
七言句式自由而不失古意,押韻自然,語言凝練深沉,契合老人沉思獨白的語境。
哪怕此時無人解讀這首詩,所有觀眾在讀完之後,已經能夠看到一種歷經滄桑後的徹悟——宿命不可違,亦不必違!
宿命感奔涌而來!
讓人嗟嘆!
【不愧是方老啊,這才是真正的詩詞!】
【這麼一比,年輕的選手們簡直被吊打。】
【這是人生的凝練和總結,年輕人絕對是寫不出來的。】
【我甚至看到了剛才那四位選手臉上的震驚,和他們對比之後的羞赧。】
【沈旗就算是輸了,也不丟人!】
梁念和王婉秋忍不住點評了出來,也讓更多的人更加了解了《蒼茫吟》這首作品的內核。
“方會長大才啊!這首詩將人生虛幻,一切皆不可執,暗含命運無常卻早已注定的基調,完全呈現了出來!”
“無論少年豪情、壯志凌雲,終歸被寫進命運的冊頁,無法逃脫。”
“直點宿命——每一步看似自主,實則如機關運轉,早已被‘前緣’寫定于命冊之中,極具宿命張力。”
“從追憶到反思,再到最終的平靜與接納,情感層層遞進……”
夸贊很多,方石和他的詩也完全接得住。
此時沈旗看著方石也有些感慨。
不愧是華夏詞曲協會的會長啊,確實很厲害!
就算把方石扔在古代,估計也是一代詩人大家。
沈旗似乎還在自己的心境里沒有出來,再看方石這首詩,自己也忍不住有些深沉。
“回望一生,所有掙扎、追求、悲歡,皆在命運的既定軌跡之中。”
“宿命如網,步步成局,然至暮年,不再掙扎,唯靜觀西陽,與命共寂。”
“宿命之重,在于不可違;宿命之美,在于終得釋然。”
“方老,您這首詩……比詩詞大家也不遑多讓了!”
方石捋著胡須笑道︰
“人老了,就是愛尋思,總是回望自己一生……”
“小沈,我倒是非常好奇你會拿出什麼樣的作品來,以你這個年齡,在詩詞的造詣上,我是真沒見過第二個人!”
“同齡,你已經無敵!”
沈旗搖著折扇,看向施小橙。
施小橙點點頭,“請看大屏幕!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沈老師的作品!”
和方石不一樣,沈旗這一次的筆墨似乎多了些柔和。
就好像閱盡千帆之後,認了命一般。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听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听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少年,壯年,而今……所以現在是沈旗老了才寫出來的?】
【嘶……我怎麼感覺想哭?】
【這首詞怎麼寫的好像是我爹?】
【不是……沈旗是怎麼寫出來這樣的詩詞的?就感覺好像寫的不是他!】
【創作者可以帶入別人的視角嗎?】
【如果按照小說的視角,沈旗是老人重生到了現在,才有的這些感悟!】
現場的文人們頓時抽了一口冷氣兒,似乎一下進入了沈旗詞里的人生中,仿佛有無限的遐想。
別的不說,宿命感是真的足!
再看方石那首,一對比之下,竟然分不出高低優劣!
梁念和王婉秋震驚之下都站了起來,她們也是中年之人了,又心思細膩,更容易對這首詞感同身受。
兩人細細品咂之後,這才忍不住贊嘆起來︰
“少年听雨,綺麗歡愉,青春年少時的無憂無慮與對歡愉的沉醉,朦朧奢靡,很純粹的不識愁滋味。”
“壯年听雨,蕭瑟蒼涼,顛沛流離,斷雁哀鳴,心境孤寂,西風勁吹,漂泊無依,滿滿的離愁滿懷。”
“而今……暮年听雨,孤寂衰老,似乎歷經了一場巨變後,看似超脫,實則蘊含著萬念俱灰下的深層無奈。”
“悲歡離合總無情……”
兩人的點評讓很多不懂詩詞的網友們感受更為深切!
梁念和王婉秋愣愣看著台上的沈旗,他的臉上沒有了微笑,多了很多深沉。
似乎在思索,又似乎在感慨。
一股詩詞的力量,終于影響到了沈旗的心境。
方石作為最有宿命感之人,對這首詞的感悟就更深了。
足足過了二十多秒,方石才抽離出來。
他看向沈旗的目光非常復雜,想要從沈旗的臉上窺探其內心!
你……到底是經歷過什麼?
如果沒有,不可能寫出來這樣的詩詞!
“這就是詩詞中的時空跳躍與復沓結構了,以‘听雨’為線索,跨越三個時空節點,形成三幅對比鮮明的人生圖景……”
“這就是詩詞中意象對比與情感遞進的寫法,意象色彩與情感層次形成鮮明對照,既展現個人生命歷程的沉浮,也暗含時代從繁華到衰敗的軌跡。”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看似淡然,實則將內心哀痛和人生無常的感慨濃縮其中,留白式的表達……”
“實在是太有無限遐想的空間了!”
方式感慨之後,渾濁的老眼似乎散發出一絲神采。
“這一輪,我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