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妁,三𩣑室

第212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黯淡星L 本章︰第212章

    “別成,張叔威給你寫信了?”這天晚上傅燮回到家中,詢問起了前來問安的兒子傅干。

    隨著三署郎官的任職範圍越來越廣,作為負責郎官的光祿勛的實際職責也就更大了。雖然郎官的任命最終還要經過尚書台的審核,但尚書台那邊所能得到的,只是三署對于所屬郎官在各種考核上的評價罷了。

    自涼州刺史任上入朝為光祿勛後,傅燮更忙碌,也更謹慎了。

    “父親如何知曉的?”傅干有些不解。

    傅燮答道︰“今日朝會之上,陛下令群臣議論張叔威之奏書,其上書采長史邯鄲商之言,認為河西四郡地處偏遠,又以四郡支援西域為要,請以河西四郡及西域都護、長史等所駐之地別置新州。”

    傅干馬上明白了傅燮的意思,回應道︰“父親放心,我與叔威是君子之交,他的確寫信給我說過此事。我以為此事合理,乃未雨綢繆之舉……只是今西域情形未定,別置新州不必急于一時。是以也並未將此事告訴父親,以免惹得父親心煩。”

    傅干不願意因為自己的私誼而干擾傅燮的判斷。

    果然,傅燮听完之後,面露贊許之色︰“別成做得對。今日朝堂議論之後,也認為可以別置新州,其期定在明年或後年,今不宜多生變動。以你的見識,將來外任為官,我可以放心了。”

    “不過,關于張叔威,除了他的奏書之外,還有一事……張叔威以公謀私。”

    說著,傅燮便將張猛試圖營救令狐模不成,又對程昱有怨懟之言之事說給了傅干听。

    然後,傅燮補充道︰“令狐模指使家僕害死過路胡商,後又以家僕頂罪。此案敦煌太守已呈報廷尉,證據確鑿。”

    傅干听後感慨道︰“叔威本性情中人,此事惑于故舊之情,的確做的有些過了……可是,既然奏報了叔威的怨懟之言,想來不是敦煌太守所為,那是何人所奏?”

    傅干見傅燮搖頭不答,心中大約明白了,應該是校事部所為。

    “阿父,叔威現下如何?”

    “被貶為了臨涇縣令。”傅燮說道。

    傅干自也明白,張猛這樁事干的差了,而且把他留在酒泉,還有影響公事的風險。現在只是貶為千石的縣令,已經可以了,表現好的話說不定下一任就又是二千石了。

    想到這,傅干決定給張猛書信一封,安慰一下他這個莫逆之交。

    傅燮見傅干沒有像張猛這樣因公廢私的傾向,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也沒有阻止傅干繼續和張猛交往。

    次日,劉辯于雲台殿中處理公務。

    在平尚書事再度上任後,劉辯的政務壓力再度輕松了許多。

    而且,這一回劉辯並沒有像以前和平尚書事們同殿辦公,而是在雲台殿之側專門尋了一個偏殿,作為平尚書事的辦公地點。

    這樣,劉辯在雲台殿中也能自在些,想摸魚也隨時可以摸魚。

    看了幾份奏書,劉辯忽然瞧見黃門侍郎張旭代其弟張猛請罪的奏書。

    他這時才想起張旭和其兄張芝都是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之子,兩人都以草書聞名,尤其是已經去世的張芝。

    “臣旭拜見陛下!”在劉辯的一聲令下,張旭很快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免禮……朕听聞文舒在草書上頗有進益?”劉辯倒不是想學草書,只是草書讓他聯想到了簡體字,亦或者說是俗體字。

    張旭原本是為了替張猛請罪而來,不想劉辯根本沒提此事,他很快答道︰“回陛下,臣的確有此愛好,在同好之間有些薄名。”

    “朕常年觀看奏書,見有些字體繁復,不易書寫。卿或可試著借用草書之法,改一些俗體以代之。”劉辯直接說明了他的要求。

    “唯!”

    “卿自去。”

    “臣告退。”張旭老老實實地接了任務離開了。

    嚴格來說,目前廣泛使用的隸書相較于小篆,本就是俗體字,甚至其在創立之初就是小篆的隸屬字體,用以佐助篆所不逮。

    等到前漢時,隸書就已經後來居上,取代了小篆。到了如今,隸書大行其道,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在隸書比小篆更利于書寫。

    劉辯雖然對草書沒有深入研究,但也是大略知道草書看著草,實則在字體的省略上都是有規律可言的。

    此外,簡化後的俗體字對于降低教育難度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只是俗體字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的,劉辯想要試一試上行下效,目前他覺得很有可行性。

    這些只是劉辯如今生活中的小插曲。

    當晚,劉辯接到何太後的酒宴邀請。

    席間,何太後提起了一樁舊事……當初劉辯帶著蔡琰幾人出巡冀州的時候,何太後留在雒陽臨朝,當時劉辯給何太後畫了一張大餅,即下一回劉辯出巡就去南陽,到時候就把皇後蔡琰留在雒陽。

    何太後情緒低落地說道︰“昔日你去河間國,我未曾多說什麼,之前你又去開封縣,因孤身而去,我亦未多說什麼……只是……皇帝打算什麼時候幸南陽啊?”

    何太後都這麼說了,劉辯還能說什麼?

    他當即承諾道︰“行在幸南陽,不比前往開封,需要早做準備……阿母放心,最遲明……最遲今年底,一定去南陽,到阿母當年的居所看一看。”

    想到何太後對他的種種關愛,劉辯最終還是改了口。

    何太後聞言,臉上的愁容立刻消失了。

    劉辯也只能笑對,即便是他,做起事來也很難全憑公心啊。

    在接下來的好幾日,何太後的心情都很好,蔡琰更是悄悄告訴劉辯,近幾日,何太後的飯量都有所增長。

    劉辯還能怎麼辦?準備履行諾言唄!

    另一邊,張旭的效率很高,沒幾日,他便拿出了一套方案,其中一共有五十個字,被張旭通過草書的方式加以簡化,即便此前沒有見過這五十個字的人,也能大概猜到其中大多數字的的意思。

    不過直接將之用在公文里還是可能會有歧義,劉辯又命人傳來同樣以書法聞名的蔡邕,準備讓他們在太學一展書法技藝。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妁,三𩣑室》,方便以後閱讀我,�妁,三𩣑室第212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妁,三𩣑室第212章並對我,�妁,三𩣑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