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都演了這麼多戲了,也不差這最後一場了。
既然是最後一場,那當然是要多大動靜,就有多大動靜了。
也就這里實在沒多少人,基本都是陸川帶來的烽火騎和虎衛軍,外加一些從遼州帶來的高句麗苦力和當地的原住民。
陸川心情好,就允許所有人都可以過來參觀祭祀典禮,畢竟這種事見證人越多越好。
陸川大手一揮,同意了司馬懿的方案,然後司馬懿就忙起來了。
祭祀天地應該怎麼做?
他心里沒譜,只能是按照他曾經在書里看到的儀式來進行,比如焚香禱告,再比如準備各種祭品等等。
反正就是怎麼隆重怎麼來。
陸川對這個典禮也沒什麼硬性要求,反正都是拿來演戲的,所以不管司馬懿怎麼安排,只要大面上過得去,陸川就不會挑他的毛病。
不過為了彰顯自己對祭祀天地的重視,陸川還是提前焚香沐浴,過了午後就不再吃東西,在房間里靜坐,等待明天祭祀典禮的到來。
時間來到第二天,司馬懿已經提前準備了大量的祭品,雖然沒有牛羊,但是有各種猛獸飛禽,都是司馬懿特意讓軍中好手打獵得來的。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命人搭建了祭祀台,提前將祭品放上去,只等陸川心懷虔誠地上去焚香,禱告天地了。
參與這次祭祀典禮的人也很多,除了五千烽火騎在現場維護秩序之外,許褚還要帶著五千虎衛軍分散在各處,嚴密監視所有人。
那些高句麗人被送過來當苦力,心有怨言,但是等他們听說了陸川的種種事跡,尤其是神仙降臨,指點長生不老藥所在,陸川經歷考驗,斬殺妖狼之後,他們就把心里那點怨氣壓下去了。
別看高句麗發展得也不錯,但他們也是很迷信的。
陸川都能得到神仙垂青,得上天賞賜的長生不老藥,他們怎麼還敢跟陸川作對?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在這里當苦力,好好表現,希望將來能夠入大陸王朝戶籍,過上好日子吧。
參加祭祀典禮的還有不少原住民,其中也包括了那位部落大首領。
不過此時他已經不敢有別的想法了。
陸川親手斬殺“妖狼”的畫面給他帶來了太大的震撼,讓他根本就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心思。
所以這三十多個部落的原住民就全都被拉過來當了苦力。
不過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如果陸川不在這里建設城市,按照他們這個文明的發展速度,估計還要等上幾百年才能建造船只出海,接受華夏文明的影響,進而快速發展起來;
如今陸川的出現,把這個進程加快了數百年。
不過陸川也不是一味給他們好處,而是會時刻提防這座島上的情況,但凡島上的原住民有不受控制的跡象,那陸川真的不介意在島上來一場大清洗。
再回到祭祀典禮上面。
陸川一步一步走上祭祀台,親手焚香禱告天地,然後才取出長生不老藥,在眾人面前吃了下去。
隨著陸川將特制的山楂丸吃下去,陸火、許褚還有司馬懿率先發出歡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陸川回頭看著歡呼的眾人,突然就明白了為什麼封建王朝的皇帝喜歡別人高呼萬歲了,因為這是他們的理想啊。
在吃過長生不老藥之後,陸川懶得在這里多待了,畢竟這里什麼都沒有,陸川的生活質量和在京城的時候真的沒法比。
不過陸川也不能就這麼一走了之,因為這里還需要有人留守。
這就需要先確定一個人選。
如今陸川身邊的可用之人就只有司馬懿、陸火和許褚,首先排除許褚,因為許褚是猛將,不是文官,不善于治理地方;
然後司馬懿也要排除,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必須要抓緊時間造更多的海船,甚至是組建海軍。
想來想去,好像就只有陸火能留下來了。
可陸川還是有點舍不得,最後陸川只能采取折中的方式,讓陸火暫時留在這里,全面負責島上的事務,等他回去之後就找人過來替換。
除了要找人替換陸火,還要把烽火騎和虎衛軍都替換回來。
這座島上的原住民很弱,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精銳士兵在這里鎮守,換尋常士兵過來就可以了。
不過陸川認為的尋常士兵,也是經過專業訓練,穿戴制式盔甲和武器的精兵,拉出來一樣能碾壓這些原住民,所以真的不需要把烽火騎和虎衛軍留在這里,大材小用。
經過一番思索之後,陸川決定帶著許褚、司馬懿和三千烽火騎返回京城,留下陸火帶領兩千烽火騎和五千虎衛軍暫時留守。
來的時候有十六艘海船,如今返程只需要四艘就足夠了,剩下的海船可以暫時當做商船,將島上開采的鐵礦和煤礦運送回去,支援大陸王朝的建設。
把一切都處理好之後,陸川就登船返航。
和來的時候一樣,還是先前往遼州,然後沿著遼州海岸線向西,最後穿越黃海,抵達贛榆。
雖然司馬懿已經有了不少的航海經驗,但大海還是太過神秘,充滿了危險,陸川可不想冒險,最好還是用最穩妥的方式返回。
如此一來,陸川又在海上耽誤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才終于抵達贛榆。
下船之後,陸川把司馬懿叫過來,叮囑他抓緊時間建造海船,建立造船廠,建立港口,為發展海軍、通過海軍殖民全世界做準備。
司馬懿終于感受到了陸川的重視,當即表示他一定會認真對待這件事,絕對不會讓陸川失望。
陸川點頭,讓司馬懿放手去做,需要什麼盡管開口,他會跟郭嘉打招呼,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政部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司馬懿的需求。
司馬懿心中激動,覺得自己出頭的日子終于到了。
只是他不知道,陸川早已經讓陸金在司馬懿身邊安排了大量的耳目、密探。
不管司馬懿立下了多大的功勞,也不管司馬懿現在表現得多麼忠心,陸川都不會忘記司馬懿在歷史上做過什麼。
且用且提防,就是陸川對司馬懿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