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八十六章 漢賊從來不兩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八十六章 漢賊從來不兩立

    半個時辰之後,戰場上終于平靜了下來。

    四散而逃的百姓被收攏整齊,安置在原來的金軍大營之中,城中正往外運送原本就不多的糧食,讓這些被金軍擄走許久的百姓能吃頓飽飯。

    而金軍大部也都渡過了馬頰河,並且毀掉了浮橋。

    金軍主力依舊在向西行軍,但還是有一支精銳兵馬留了下來,紇石烈、完顏、夾谷、高等旗幟都出現在了這里。

    這支金軍有頭有臉的人物,隔著一條二十余步寬的馬頰河,相距五六十步,與劉淮遙遙對峙。

    姚不平看著畢再遇拎著一枚頭顱,扛著一面高字大旗,不斷的在陣前晃悠,向著河對岸示威,心中膩歪的夠嗆。

    “行了行了,畢大,只不過斬了一名小將,至于這副德行嗎?”

    畢再遇勒馬止步,睜大眼楮︰“姚二哥,我剛剛打听的清楚,這可是武安軍第三將,大名喚作高存信的,乃是正經的行軍猛安。往日里能斬殺一人,都算得上是天大功勞的。”

    姚不平語塞,隨後梗著脖子說道︰“那也不算數,大郎君幾乎是手把手的教你該怎麼突襲了,方才讓你輕易得手的,怎麼能只算你的功勞。”

    畢再遇嗤笑一聲︰“你這就是妒忌!”

    事實也正如姚不平所說,這次斬將太輕易了。

    高存信幾乎將所有親兵都派去驅趕簽軍不算,他還親自去干這事。

    干也就罷了,高存信還帶著大旗到處走動,以至于身邊只有十余親兵的情況下,被畢再遇以一種刁鑽的角度突擊到眼前。

    高安仁根本救援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畢再遇從容斬殺了高存信,並且割下了他的頭顱,奪下了大旗,隨後施施然的退了回去。

    這下子高安仁再也不敢猶豫,也不敢再繼續列陣了,干脆讓所有兵馬急速渡過浮橋,連幾十輛沒來得及過河的輜重大車都不要了。

    此時此刻,劉淮听著兩名小將的低聲爭論,卻沒有放在心上,而是看向了一旁的王友直︰“王九哥,如今局面,你可有教我?”

    王友直連忙擺手︰“都統郎君面前,當不得兄長之稱,都統郎君喚我一聲王九即可。”

    “王將軍莫要客套,你身為博州地主,又是久經戰陣,面對如此局勢,總該有一二謀劃吧?”

    面對劉淮的問題,王友直卻有些猶豫了。

    因為他弄不清劉淮的戰略目的在何處。

    是單單為了給博州解圍?還是為了全殲金軍?又或者是為了進攻河北,拿下大名府?

    這個問題一旦回答不好,很有可能輕易惡了劉淮。

    劉淮見狀,語氣變得更加誠懇︰“王將軍,我為解博州之圍晝夜百里奔襲不停,今日更是並肩而戰,難道還不能讓王將軍與我交心嗎?”

    這話就有些重了。

    王友直再次躬身一禮的同時,定了定心神說道︰“大郎君,末將以為,將金賊驅逐出博州即可,此番是難以全殲這股金賊的,而且攻打大名府更是困難。”

    劉淮笑了笑,有些不懷好意的說道︰“王將軍莫非是有私心,擔心博州再遭兵災?”

    王友直卻是肅容誠懇說道︰“有此等想法,但更多的則是全局思量。”

    “其一,博州殘破,百姓缺糧,需要大量糧食來救濟,已經經不起大戰了。若再想以博州為跳板,進軍河北,還得需要兩年時間來恢復民力才可以。”

    王友直說的第一項也是在賭。

    雖然今日劉淮為了博州百姓,放棄了用騎兵正面突襲,眼睜睜的看著金軍撤走,但這位都統郎君會不會因為博州百姓而放棄可能的戰機,還是未知數。

    若此人真的是個少年心性,好大喜功呢?

    王友直偷偷打量著劉淮的反應,見到對方只是緩緩點頭之後,方才壯起膽子繼續說道︰“其二,莫要攻佔大名府,元城雖然難下,但以大郎君的英明神武,必然能一鼓而下。然而大名府為河北門戶,向北一路坦途,無險可守,完顏雍那賊子必然將大郎君視為眼中釘,他會先放過完顏亮,不斷發兵來攻,我軍也會平白消耗兵力。”

    王友直雖然言語隱晦,卻還是點出了一個事實。

    元城很難打,並且就算攻下來,也會變成金國進攻的焦點。

    無論是將首都設立在汴梁的完顏亮,還是將首都設立在燕京的完顏雍,都不會坐視這顆釘子插入河北腹地,威脅兩邊的。

    劉淮依舊不置可否。

    王友直繼續說道︰“其三,末將回去之後,一定要力勸耿節度再次與魏公會盟,山東義軍份屬一家,只要山東團結一心,金賊亂成這個樣子,咱們山東自會壯大起來。”

    這就是要勸耿京向劉淮低頭稱臣了,畢竟在王友直看來,經過這番大亂之後,耿京的威望已經很難維持政治首領的位置了,向更強之人低頭不丟人。

    王友直本身就是從一方諸侯,變成耿京下屬的,所以心態轉變十分絲滑,倒也沒有這方面的忌諱。

    劉淮到了此時終于有些動容,他沉默半晌之後方才說道︰“東平府孔端起反叛,與金賊合力圍殺天平軍,耿節度為掩護大軍撤離,已經戰死。”

    王友直表情瞬間凝固,看了看馬頰河對岸,又呆呆的看了一眼天空,隨即眼淚落下︰“為何……為何會是這般……”

    王友直自從被圍在聊城之後,內外消息斷絕。之後的事情,包括東平府叛亂,以及天平軍的平陰大戰,他完全不知道,更不知道耿京已經戰死。

    此時听聞耿京的死訊,王友直想到過往的收留之恩,重用之情,猜忌之怨,他心中百味雜陳,腦中一片空白。

    “我……”王友直言語混亂,片刻之後方才咬牙切齒的說道︰“孔賊!金賊!此仇不報,不為人!”

    劉淮指了指河對岸的金軍旗幟︰“孔端起那廝已經被我臨陣擒拿,斬首示眾,辛五郎將會率天平軍回到東平府,來清理那些豪強。如今的大仇,就在馬頰河對岸了,你還要勸我忍耐嗎?”

    王友直抹了一把眼淚,隨後正色說道︰“正是。哪怕大郎君認為我是不忠不義的無情之人,我也要說,此時不是跟金賊決戰之機,山東西路殘破,不僅僅是博州,東平府也被金賊與孔賊折騰許久,正是該恢復民生之時!

    大郎君,今年糧食如此緊張,要忍一時之氣,方才能在來日堂堂正正出兵與金賊決死!”

    劉淮終于緩緩點頭,王友直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

    糧食問題一直是個大問題。

    尤其是軍糧還要涉及到運糧民夫的問題。

    之前一直在山東兩路交戰,無論是忠義軍還是天平軍都建立了相對穩固的統治,可以運用河流來進行糧食轉運。

    這其中即便要用到民夫,也可以召集百姓來服徭役,在這期間,地方官吏就能發揮作用了。

    而到了河北,則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首先是地方官吏的缺失與不配合,其次就是河北百姓的不信任。

    一句話,如今劉淮對河北百姓沒有恩德,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著‘𩣑’字大旗走的。

    如果從山東組織民夫運糧,且不說各地民夫背井離鄉,士氣會不會跌落,就說錢糧的花銷也會直接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以如今山東的家底,根本承受不住。

    可如果就食于敵,金國的府庫比臉還干淨,搶不到什麼東西,只能從民間刮地皮,又與漢軍的建軍思想與根本政策相悖。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佔據博州之後,繼續建設山東,收攏中原與河北逃難而來的流民,讓他們進行屯田。

    秋收兩次之後,漢軍大軍也能整編妥當,到時候趁著金國內戰虛弱,攻克大名府後,直接一口氣殺到幽州去。

    “王將軍。”劉淮看著河對岸有一條小船緩緩劃過來,船上之人打著白旗,微微皺眉,隨後轉頭看向王友直︰“你有什麼打算?”

    王友直沉默不語。

    劉淮卻言語不停︰“若是王將軍此戰已經失了心氣,自可以放棄兵權,去掌民政。我這里有知州之位,或者節度府判官虛位以待。”

    “若是王將軍想要去南朝,我也可以向虞相公舉薦。”

    “而若是王將軍依舊想要領兵,則可以任博州知州,兼靖難大軍節度府行軍司馬。”

    劉淮話里的彎彎道道很多,但條件還算是優厚,中樞官、地方官都可以選,想要當文官還是武官,都可以由王友直自行決斷。

    唯有一條是死的,如果王友直還想在山東廝混,就必須得加入劉淮帳下,而且不得有二心。

    不想加入,淮河沒加蓋,你可以去投奔宋國。

    王友直看起來有的選,其實並沒有選。

    歷史上他之所以投奔宋國,那是因為整個山東中原義軍都被完顏雍蕩平了,他不得已才去的。

    而且到了宋國,王友直干的一直是沖鋒陷陣的髒活,隔三岔五還被劉寶、張子蓋這種貨色嘲諷。

    如今雖然耿京已經戰死,然而山東義軍的形勢卻依舊一片大好,王友直吃飽了撐得去當宋國的馬前卒?!

    王友直直接跪倒在地,重重叩首︰“願為都統郎君死守博州!盡犬馬之勞!”

    劉淮下馬,親自將王友直扶起︰“不僅僅是要守住博州,而且要讓博州父老過上好日子。過些時日,我會派遣文法吏與衛所官兵進駐博州,到時候丈量田畝,開荒種地,還望王將軍能助我一臂之力。可萬萬莫要耽擱了春耕!”

    王友直知道這既是重托,又是考驗,其中還有一些監視的意味。然而此時卻是絲毫不能猶豫,他立即點頭說道︰“遵大郎君將令!”

    劉淮終于滿意點頭,隨後再次皺眉看著河上舉著白旗的金軍使者,對著三四步外依舊在低聲爭執的畢再遇等人打了個呼哨,隨後抬手一指。

    畢再遇、姚不平等十余名軍將會意,立即上前,將那名使者揪了過來。

    “你是來投降的嗎?”使者還沒有說話,劉淮就俯身誠懇說道︰“我看你舉著面白旗,是來投降的嗎?”

    金國使者被摁倒在地,雖然狼狽,卻還是強笑說道︰“我奉左相之命,前來通告與山東賊軍……”

    劉淮瞬間失去了興趣,站直之後,隨意擺了擺手。

    畢再遇立即割開了金國使者的脖子,並且將其一腳踹進了馬頰河之中。

    馬頰河不是十分寬闊,兩軍對峙距離不過五十步左右罷了,金軍看到這一幕,齊齊騷動起來,卻又仿佛被軍官阻止,再次平靜下來。

    劉淮嘖了一聲︰“我還以為金賊會再回來打一仗呢。”

    說著,劉淮翻身上馬,舉起瀝泉槍,向著紇石烈大旗一指,厲聲大喝︰“我與金賊,並無言語,唯有刀兵!”

    漢軍將士瞬間鼓噪歡呼起來。

    紇石烈良弼深深看了劉淮一眼,隨後率先轉身離去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八十六章 漢賊從來不兩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八十六章 漢賊從來不兩立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