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五十三章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五十三章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虞允文不發動的原因很簡單。

    他在等待一個時機。

    現在主戰派雖然勢大,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主守派,他們並不是想要北伐,而是想要在兩淮與荊襄建立穩固的防線,從而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為首之人就是當朝宰執陳康伯。

    而剩下的主戰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支持張浚復相,主持荊襄兩淮;另一部分則是支持巢縣之戰的帥臣虞允文,希望他的出鎮兩淮,與山東配合進行北伐。

    主戰派的勢力再大,這麼碎成一地,也不可能正面擊敗主和派。

    更何況還有趙構拉偏架。

    所以,虞允文是不能直接進攻張浚的,他在等主和派進攻,從而渾水摸魚。

    虞允文也是著急,但他知道,在主戰派的勢力越來越大的今日,主和派肯定更著急。

    而在三月二十一日,虞允文所等待的機會終于到了。

    湖北、京西宣諭使汪澈受詔入京,抵達建康,並且宣麻拜相,為參知政事。

    汪澈今年五十四歲,正是政治生涯的黃金時代,而他的派別同樣十分明顯,乃是如假包換的主戰派。

    事實上,如果汪澈不是主戰派,那麼在完顏亮南侵的時候,他就不會被派往荊襄,成了一路帥臣,居中調動成閔與吳拱了。

    作為在十年前就提出要搞軍備,整頓兩淮荊襄兵馬,並且與湯思退互為政敵的鐵桿主戰派,汪澈的拜相使得朝野震動,弄不清風向究竟在何方。

    難道汪澈要成為江淮宣撫使了?

    但事實上,趙構此舉卻不是為了北伐收復失地,而是為了讓陳康伯與汪澈配合,使他能順順當當的禪位。

    然而十分黑色幽默的是,主戰派勢力的大漲使得主和派有些應激反應。

    湯思退迅速意識到,如果再不行動,那就真的沒機會了。

    第二日,就在汪澈還沒有理清楚政局的時候,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劉子羽的大兒子劉珙就鬧出了ど蛾子。

    趙構已經想要回臨安了,但他在走之前,必須得將兩淮的軍務安置妥當才行。

    也因此,趙構下詔,以楊沂中為江淮宣撫使,但是掌管起草聖旨的劉珙卻是根本不寫,封駁了回去。

    幾次之後,內官張去為配合湯思退,前來呵斥劉珙。

    而劉珙為人剛直異常,見到是張去為這廝來逼迫他草擬這種旨意,立即勃然大怒,奮筆疾書,寫下了彈劾千字文。

    中心意思很明白。

    現在國家殘破,像江淮宣撫使這種位置,應該讓有本事的人出鎮。

    楊沂中的本事如何先不論,之前他就因為職權過重而被解除過要職,這是官家的良苦用心,意在保全于他,如何要此時前功盡棄呢?

    如果認為虞允文的資歷不深,那麼就應該選擇一個資歷深,而且老成持重之人來主政才對。

    這下子算是捅了馬蜂窩。

    雖然攻擊楊沂中是政治正確,但將話說的這麼明白,明擺著說楊沂中沒本事,那也真的算你劉珙有種。

    而且,你說的老成持重資歷深之人是誰?那個超過了楊沂中與虞允文之人是誰?你敢說明白嗎?

    沒關系,你不說明白,自然有人替你說明白。

    湯思退等人趁機上書,彈劾張浚結交黨羽,甚至連中書舍人這等人物都能拉攏過去,讓官家聖旨都無法起草,長久以往,國將不國啊!

    趙構也是十分憤怒,直接找來了宰相陳康伯︰“劉珙的父親劉子羽是張浚所推薦的,劉珙這廝的行為就是為張浚張目!他是中書舍人!竟然為外臣張目!”

    話說得很重,但陳康伯也是見識過大風大浪之人,他立即安撫住趙構,並且親自去找劉珙,讓他起草任命楊沂中的文書。

    陳康伯親自勸說劉珙,再這麼下去,肯定要連累張浚了。

    劉珙也知道自己似乎捅了個大簍子,但事到如今,若是退縮了,反而會真的害了張浚,也因此,他只能硬著頭皮表示,這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張浚!

    陳康伯面對這個 種也沒法子了,只能拂袖而去。

    就當劉珙回家收拾東西,準備被流放的時候,此事竟然偃旗息鼓了。

    也不知道楊沂中飄了還是真的老邁昏聵,他竟然準備讓趙密帶著步軍司到楚州去打前站。

    這就有些過分了。

    雖然在第二天楊沂中就親自到趙構面前請罪,但趙構依舊對這番任命起了一些猶疑。

    再加上朝臣們雖然將火引到了張浚的身上,卻依舊還是不願意讓楊沂中出鎮兩淮,即便趙構在震怒之中,還是有人不斷彈劾楊沂中,更讓趙構猶豫起來。

    朝政似乎在此時僵持住了。

    荊襄、江淮宣撫使的職位是扯淡,但是江淮宣撫使的職位卻是得給出去的,兩淮殘破成這個樣子,如果沒有封疆大吏主持,哪年能恢復過來?

    而一日沒有重臣主政兩淮,趙構就得繼續在建康待著,沒辦法回到臨安的安樂窩。

    然而現在看來,楊沂中不成、張浚也不成,似乎這副重擔就要落在了虞允文的頭上了。

    虞允文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在主和派與張浚還沒來得及集火他的時候,虞允文就迅速推舉了一個人。

    而這個人也迅速獲得了各個陣營的認同,僅僅兩日,詔書就已經下達,讓其走馬上任。

    新任的江淮宣撫使就是我們的老熟人,在一系列政爭中表現的尤其窩囊的葉義問葉相公。

    虞允文也順利當上了江淮宣撫副使,終于成了名正言順的宣撫相公。

    對于這個結果來說,無論主戰派還是主和派又或者是主守派都比較滿意。

    對于主守派來說,別看葉義問曾經以樞密相公的身份主持過兩淮戰局,並且有生擒金主的戰績,但明眼人都知道,巢縣之戰跟這老貨沒什麼關系。

    這廝就是個不知兵的廢物,根本無力催動北伐。

    對于主和派來說,葉義問成不了事情,趙登基之後,敢用他做北伐的帥臣,那麼就等著大敗虧輸吧。

    張浚好歹還有巨大的名望,葉義問有什麼?

    對于主戰派來說,葉義問依舊是廢物,但他已經廢物到無法成事,也無法壞事的程度了,虞允文這個江淮宣撫副使可以輕易架空他。

    到時候有這名大宋第一帥臣指揮,北伐空虛的中原豈不是手到擒來?

    而對于趙構的陰私心態來說,葉義問實在是太妙了,他在朝中無根無基,雖然是主戰派,卻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這一點在之前兩個月的政爭中已經顯露無疑。

    作為一名剛剛打完大勝仗的樞密相公,葉義問竟然能被彈劾逼得試圖告老還鄉,屬實是有些窩囊了。

    所以,葉義問當真是眾望所歸啊!

    而前一日還在為自己前途哀嘆的葉義問,此時突然成為了政壇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立即欣喜若狂,拉著陸游手舞足蹈起來。

    “若不是賢佷出謀劃策,老夫就真的要告老還鄉了!”

    葉義問臉上褶子都笑成了一朵花,緊緊握著陸游的雙手,不斷上下搖晃。

    陸游哭笑不得︰“葉相公,還不到可以慶祝的時候,江淮宣撫使既是權力,也是天大的責任。”

    葉義問此時也冷靜了下來。

    原本這些時日,陸游讓他示弱,什麼都不許做的時候,葉義問還有些郁悶,覺得政治盟友全都拋棄自己了,但當時陸游就拍胸脯保證,必然會峰回路轉。

    葉義問當時還以為是在安慰自己,此時卻沒想到,竟然真的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此時,葉義問已經對陸游的智謀有些充足的信任,立即就拉著陸游,坐回到了案幾旁︰“賢佷,老夫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之後的事情,還望賢佷能給出謀劃策。”

    陸游苦笑搖頭︰“葉相公,這哪里還需要什麼出謀劃策,不過用心王事罷了。”

    見葉義問一副懵逼的樣子,陸游嘆了一口氣,將話說的明白了一些︰“小佷話不好听,還望葉相公多擔待。”

    “葉相公擅于理政治民,不擅軍事,這並不是大錯。”陸游誠懇說道︰“到時何妨將軍事剝離出去,讓虞相公操心,而葉相公則是安撫兩淮百姓,準備糧草。只要北伐不出岔子,到時候葉相公自然是天下名帥,可以宣麻拜相了。”

    葉義問此時已經平靜了下來,知道這是陸游在替虞允文要政治承諾了,他當即點頭︰“好,我立即與虞相公作言語,不過……”

    說到這里,葉義問猶豫了片刻方才說道︰“不過這樣一來,劉大郎那里,是不是還有其余說法?”

    原本葉義問還以為劉淮作為他的政治盟友已經將他拋棄,很是憤恨了一陣,此時驟然成了宣撫相公,卻立即想起兩淮山東一體的言語來,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跟劉淮繼續拉關系。

    陸游心中暗暗搖頭,但面上不顯︰“葉相公,此時建康城中相見實在是過于扎眼,等到葉相公出鎮兩淮的時候,大郎君自然就來拜見了。”

    葉義問微微點頭︰“也不知道劉大郎此時在做什麼,此番政爭,明明是虞彬甫與劉大郎出力最大,好處卻全讓老夫得了,卻是讓老夫過意不去。”

    陸游這次真的在面上開始微微搖頭了。

    這葉相公也過于沉不住氣了。

    只不過劉淮究竟在等什麼呢?陸游也確實不清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五十三章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五十三章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