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淮這套手段其實很簡單。
拉一派打一派嘛。
拉住葉義問這個名義上的兩淮軍事總指揮,再加上此時依舊昏迷不醒,實際上的兩淮軍事總指揮劉 ,有這兩個人站在巢縣這里,建康諸將沒有任何機會。
難道他們還敢主動進攻不成?
那就成了張子蓋這群人抗命了。
且不說建康諸將接到葉義問軍令時是如何凌亂。
金國臨潢府。
剛剛歇息幾天的完顏福壽再次上路,去執行另一個拉一派打一派的計劃。
準確的來說,就是去聯絡蒙兀人。
且說雖然在演義或者話本中,已故的金國四太子完顏兀術是名將之壁的存在,也就是所謂的打得過他的才算名將,打不過他的都是渣滓。
但在歷史上,完顏兀術可算是金國少有的集政治家與軍事家為一體的人物。
別看這廝在紹興十年之後先殺主和派,隨後南侵宋國,被岳飛打了一頭包之後,又變成了主和派,跟個神經病似的。
但完顏兀術這一套操作卻是有一套底層邏輯的。
準確的來說,就是完顏兀術察覺到金國國力下降,軍隊不能打了,想要趁著最後的機會,跟宋國大戰一場,佔據足夠的好處。
即便被岳飛在郾城暴揍,精銳盡喪之時,完顏兀術也敏銳的察覺到宋國政壇的動蕩,並且在第二年強行南下,攻打宋國淮西,在又一次失利之後,依舊不氣餒,終于在濠州打出一場大勝。
在佔據了戰略優勢之後,完顏兀術迅速逼迫宋國議和。
其實到了這一步,宋國還是佔據些許優勢的,因為金國是真的沒有精兵了。
然而完顏兀術的強勢,再加上秦檜的賣國之舉與趙構的懦弱,最後誕生了冤殺岳飛紹興議和這種詭異的事情。
再之後,完顏兀術穩定朝政,讓金國的朝政趨于穩定,金國的三代皇帝完顏�、完顏亮、完顏雍都對他頗有好感,以至于身後之名越來越重。
完顏兀術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夫,而他在安置契丹人之事上的手段也堪稱神來之筆。
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分為南院北院,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南邊行漢制,北邊行部落制。
金國是靠反遼起家,對于部落化的契丹人也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只是將他們打散安置。
而理所當然的是,這些心理落差巨大的契丹人開始了零星造反,尤其當耶律大石西征成功,建立遼國的消息傳來之後,契丹人更是不安分。
對此,金國朝廷也是不厭其煩,而最終則是完顏兀術給出了解決方案。
讓契丹人靠在草原邊上,與日漸崛起的蒙兀人死磕去。
隔三差五金國軍隊還帶著契丹部族去草原上反向打草谷,一來是為了取得牛羊人口,二來是讓契丹人與蒙兀人打出世仇。
事實上完顏兀術的政略效果不只是好,而且有點好過頭了。
金國的北部邊疆真的安全了起來。
也因此,完顏亮覺得契丹人這麼閑著也不成,盡起大軍,跟著皇帝陛下與宋國死磕去吧!
但關鍵就在于,金國北部邊疆安全,是因為契丹部族在最外圍擋著。
而契丹人自己也知道,若是戰兵全都去兩淮,那麼家中老小肯定保不住。
到時候蒙兀人不來搞一把狠的就見鬼了!
在被征發了數次之後,契丹部族終于忍無可忍,在耶律撒八的領導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起義。
這也就是契丹大起義的深層原因了。
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此時契丹部族在跟金國打了幾場惡仗之後,已經覺得推翻金國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向著草原深處逃跑。
但是在之後契丹起義軍內部卻起了矛盾。
簡化一點就是,首領耶律撒八覺得再被夾在金國與蒙兀人中間就是個死,不如趁此機會,一直向西遷徙,投靠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國肯定很缺少契丹國族,抵達之後就是高官顯爵。
而二把手移剌窩斡則是覺得你八成是瘋了,大石林牙建立的遼國比西夏還要靠西,中間還有這麼多的蒙兀部族,還到不了西夏就得被吃干抹淨了。
現在跟耶律大石西征的時候不一樣了,彼時草原上的蒙兀部落還有一部分听從遼國的命令,草原上也有遼國的駐軍與殘余力量,現在有個雞毛?
不如回臨潢府老家。
在互相爭執不休,矛盾升級的情況下,二把手移剌窩斡殺了耶律撒八,隨後率契丹部族回到了臨潢府,並趁著完顏雍等登基的之時也順勢稱帝,大肆擴張,最終被僕散忠義等人所擊敗。
但是在如今,事情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偏移。
因為紇石烈良弼這個執政宰執抵達了遼東,隨後就跟完顏雍的小型反叛集團過招,當時為了讓各路將軍不要亂摻和搞事情,紇石烈良弼嚴令這些人嚴守駐地。
也因此,原本應該匯聚到臨潢府的各路大軍沒有出發,臨潢府相對于原本歷史中極其空虛。
待到紇石烈良弼收拾了完顏雍,將其裹挾到軍中之後,看了一眼戰局,立即就做出了準確判斷。
之前僕散師恭那一套集中大軍討伐的策略根本不成。
契丹人也是半游牧部落,不是打不過就跑,而是覺得打不過,離著二百里就會撒丫子跑,到時候金國大軍怎麼追?
這要讓契丹部族在草原上游蕩起來,那七八年也別想安生了。
所以只有一次機會,不說畢其功于一役,最起碼要將契丹起義軍打殘!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是大軍,而是精銳騎兵部隊。
也因此,紇石烈良弼精心挑選了一萬精銳騎兵,進駐臨潢府,秉承的思想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而對于契丹起義軍來說,一萬多兵馬在碩大的臨潢府內,跟往太平洋里撒泡尿一樣,臨潢府依舊空虛,可以佔據。
所以,契丹起義軍中雖然也有爭執,但耶律撒八卻沒有固執己見,最後被移剌窩斡等人說服,大軍回轉,殺向臨潢府,想要以契丹人龍興之地為根基,再立新朝,成就霸業。
而完顏雍雖然理論上屬于紇石烈良弼的合伙人,但實際上是戴著鐐銬跳舞,沒有軍權,完顏謀衍等人又被看得緊,想要改變局勢,是沒有辦法從軍事上行動的。只能搞一些奇招怪招。
到最後,完顏雍還真的想到了一個辦法。
聯絡蒙古部族,準確的來說是在呼倫湖與貝爾湖左近的塔塔兒部,與金軍一起前後夾擊契丹部族。
這個計劃確實令人意想不到,因為契丹部族此時鬧的再熱鬧,終究也是為大金征戰多年的鷹犬,而且契丹起義也是因為完顏亮瞎折騰出來的,朝中契丹大臣還有許多。
但蒙兀人就是實實在在的外敵了。
即便塔塔兒部是親近金國的一方,卻依舊屬于外藩附庸性質,金國與塔塔兒部合作之時,也是有五六分精力用作防備的。
將這些人引入內戰,局勢一下子就會變得極為復雜。
須知金國立國的三個重要需求,就是要保證壓制漢人、契丹人、蒙兀人。
完顏雍此舉,作個不恰當的比喻,就相當于慈禧太後聯合八國聯軍絞殺義和團。
寧予外敵不予家奴了屬于是。
但他毫無辦法。
雖然紇石烈良弼已經保證,完顏亮南征結束之後,就將完顏雍放出去,然而誰知道到時候是個什麼情況?
完顏亮志大才疏,有八成的可能會完蛋,然而不還是有兩成的可能會大勝而歸嗎?
到時候以完顏亮所積累的威望,也不用大軍來討伐了,命令近侍拿著刀來就可以了。
所以,完顏雍必須得開始自救。
必須得獲得威望,必須從掌握這萬余臨潢府精兵開始,完成逆襲。
而且,完顏雍與紇石烈良弼相比,有一個天然的優勢,他是近支宗室,是有皇位繼承權的人,只要能展示出能力,積累了威望,哪怕依舊不如紇石烈良弼,卻也可以壓制對方。
事實上,此時完顏雍與塔塔兒部已經搭上線了,這是第二次,也是最正式的會面,目的就是為了約定進攻日期。
而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完顏福壽身上。
沒辦法,誰讓這廝的臉最生,能力最強呢?
完顏福壽自然也知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回報也越大的道理,立即啟程,向北而去。
這套計劃很完美,很可惜第一步就出了問題。
完顏福壽帶著十余名親兵剛剛出了金國控制範圍,迎面就踫到了數十名契丹游騎,並且迅速就被認出了身份,雙方就地開打。
完顏福壽也是服了,自從離開曷甦館路,被完顏亮征發向山東,這一路上就沒有順過。
這他媽到底沖撞了哪路太歲?
當然,他終究還是不敢在契丹人的地盤亂戰一番,在沖突幾輪之後,隨後撒丫子便逃。
然而在契丹人的勢力範圍中,哪里那麼容易被跑掉?
很快,完顏福壽就被三百余騎包圍了起來。
這廝倒也光棍,直接扔下武器︰“你們契丹人的首領在哪里?俺奉大金曹國公之令,前來宣諭!”
為首的那名契丹騎士冷哼一聲︰“俺們跟金賊沒有什麼好說的,殺了!”
完顏福壽心底一驚,卻依舊保持了冷靜,朗聲說道︰“慢著。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你以為是什麼意思?不是來使一人之死活,而是斬了來使,接下來就只能死戰,不能論和了。
就算你們契丹人都想要拼命到底,這個決定輪得著你下嗎?速速將俺帶到管事之人身前!到時候俺死也無憾了!”
契丹騎士有些猶豫,隨後扭頭看向了左右心腹。
還沒有等這一名契丹騎士做出決斷,另一名契丹騎士從外圍驅馬擠進了包圍圈,對著前者說道︰“六斤,俺奉六院節度使之命,來總攬這些事情,交于俺解決即可,莫要招惹干系。”
喚作蕭六斤的騎士點了點頭,卻還是指了指完顏福壽等人說道︰“但是俺的戰利品不能不要!”
契丹騎士無奈點頭︰“都與你。”
說罷,有契丹人上前,將完顏福壽等人從馬上推了下來,隨後將他們的甲冑與衣物全都扒干淨,連個兜襠布都沒有留,任由完顏福壽等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蕭六斤終于滿意︰“陳家,這些人都是你的了。”
說罷,蕭六斤引著兵馬而走。
喚作耶律陳家的騎士搖了搖頭,隨後對身側的親衛說道︰“給他們一人一張破皮子,嘿,老子這差事干的,淨他娘的破財了。”
完顏福壽接過依舊散發著騷氣與腐臭的破皮子,連忙裹在了身上,拱手感謝之余,心中再次感嘆。
這頭他娘的什麼事啊。
耶律陳家看著這十幾名金軍用破皮子裹住身子,也是搖頭︰“走吧,俺帶你們去見六院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