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九十七章 忠奸其勢如水火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九十七章 忠奸其勢如水火

    就在劉淮召開砍頭大會之時。

    東關以西三百里處的安豐軍六安城,激戰已經持續了九日之久。

    六安城沿鷰水(今淠河)而建,西北兩面臨河環水,東南兩面環水,城牆高聳,當真是易守難攻,有天險之勢。

    安豐軍多丘陵,尤其到了六安左近,西南不到五十里處就是大別山,田地都多是梯田。

    照理說這種地方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既不在僕散忠義的兵鋒之下,又礙不著完顏亮的事,大懷貞足可以晾著它。

    反正宋軍野戰能力極差,還怕他們攻下廬州嗎?而武勝軍只要掌握住廬州附近,自然能為完顏亮守好後路。

    等到大事已定時,屠滅一個小小的六安還不是易如反掌嗎?

    可還是那句話,在金國中層軍官的視角中,這可是滅國之戰!

    你大懷貞可以高風亮節,可行軍猛安呢?行軍謀克呢?小兵辣子呢?

    平日總管一聲令下,全軍上下刀山火海都出血路,為你大懷貞掙得總管之位,現在你功成名就了,我們咋辦?

    天下只有金國與宋國是萬里大國,這場滅國之戰後,還能去哪掙軍功?去蒙古高原跟蒙兀人拼命?去西域大白高國吃沙子?西行萬里去剿滅契丹余孽?挺著煙瘴病疫去啃大理國?

    拉倒吧!

    留在後路沒有被攻下的城池從雞肋一躍成為了大肥肉,以往人嫌狗厭的活兒,七八個猛安爭著去。

    大懷貞作為行軍總管威權再重,也不可能壓住所有軍官的人心浮動!

    更何況許多軍官本身就是女真與渤海子弟,拐彎抹角沾著親戚,平日既听話又忠勇,讓大懷貞殺雞儆猴就沒辦法做。

    而且這些猛安給的理由十分充分。

    僕散忠義掃蕩了光州,而只要把光州以東的安豐軍拿下,就能與廬州連成一片,金國的東路軍與中路軍就可以互相呼應。

    大懷貞听完這個理由勃然大怒,在軍議上用長刀將案幾砍得粉碎。

    呼應個屁!

    中路軍主力在京西南路襄樊與宋軍主力死磕,什麼事能指望他們?給東路軍收尸嗎?

    既然大懷貞將話說明白,行軍猛安們也不藏著掖著了。

    話里話外的意思很清楚,在你大懷貞麾下立不了功,那還有什麼動力服從你的命令?就算在軍議上以行軍總管的身份壓服了眾位猛安,這些猛安也絕對壓不住手下的謀克們,更別說如狼似虎的大頭兵!

    大懷貞被這不算威脅的威脅逼迫得冷靜下來後,心中也明白這些猛安說的在理。如果大懷貞以後還想帶兵,就絕對不能讓麾下失望到此等地步。

    所以,軍議的結果就是大懷貞率領三個猛安在廬州坐鎮,沒有跟腳的郭豐出鎮巢縣,護住糧道。

    而剩余六個猛安分別帶領降軍簽軍去攻打四周的難克堅城。

    其中兩個猛安帶著兩萬降軍圍攻六安城。畢竟吹出去的牛要兌現,一個唾沫一個釘,說要打通中路軍的聯系,就一定會將安豐軍拿下來!

    然後一腦袋踫了一臉血。

    六安城之中原本兵將並不多,算上吃空餉的總共也就兩千宋軍。金國大軍南侵時,安豐軍都監惠四海發揮穩健,跟知縣知府等官員一起,千里轉進,一溜煙兒的跑到了長江南岸。

    人心惶惶下,有一員賦閑的將領站了出來,自領安豐軍總管,迅速開放府庫,招募丁壯,威逼利誘大戶,讓他們出錢出力,鞏固城防,堅壁清野。

    此人為大宋武義大夫,大名喚作畢進。

    當然,他還有兩個更有名的身份。

    岳飛部將。

    畢再遇的親老子。

    就在畢進熱火朝天的準備與金賊大干一場時,一伙從光州撤六安的宋軍潰兵極大的緩解了畢進的人手短缺壓力。

    這伙宋軍的主將是光州分都監余飛英,他在被劉萼數萬大軍擊敗後,領著近四千將士跑了三百余里而沒有潰散,足以證明其能力也是極其強悍的。

    原本歷史線上余飛英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難,沒有投降金軍,帶著麾下兵馬足足跑了七百里,從光州(今河南潢川)一路跑到采石磯(安徽馬鞍山)。

    這兩個老家伙,一個是釜底游魚,一個是喪家之犬,在此國破家亡之際也不含糊,聯手之下共有八千兵馬,決意與金賊死磕到底。

    余飛英抵達六安的第三天,金軍三萬大軍就合圍了上來。

    要說六安比采石更有面子,那是扯淡。

    三萬大軍中只有兩千是金軍正軍,剩下的全是宋軍降軍所編制成的簽軍。

    原濠州知州陸丞就是這伙降軍的主將,在金軍的刀槍下,投降的宋軍也不敢要什麼開拔銀錢了,老老實實的將六安圍了個水泄不通,並且起砸城。

    城中也不甘示弱,你起一座,老子起三座,看誰砸的過誰。

    畢進為了振奮士氣,帶著十四歲的兒子畢再遇親自站在牆頭指揮陣,只一輪,就將簽軍辛苦營造了四五日的石陣地砸了個稀巴爛。

    陸丞並不氣餒,或者說在兩個猛安的金軍逼迫下不敢氣餒,派出三千人去上游堵鷰水灌城,剩下的軍隊填護城河,起土山,準備一點一點啃下六安城。

    說句實話,若是陸丞與他麾下的宋軍能在金軍南下時有如此表現,完顏亮在濠州就得焦頭爛額。

    余飛英也不是泛泛之輩,在金軍圍城的第六天夜里,帶著五百勇士餃枚殺出,讓簽軍的南營炸了營。若不是金軍機警,將大部潰逃的簽軍都兜了回去,第二輪攻勢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再起。

    此後宋軍也不老實,仗著鷰水寬闊,金軍水軍稀少,從內渡劃著小船在夜間襲擾金軍,將金軍搞得不勝其煩。

    昨日夜間更是差點鬧出大笑話。

    幾次探查,畢進知曉了金軍兩個猛安的立營之處後,父子兩人帶著四百勇士潛渡出城直奔金軍大營。

    原本身經百戰的金軍正軍營壘扎的結實,早就防備著有人夜襲,可關鍵是畢進不按常理出牌,四百勇士各個背著一口袋炮仗,悄然接近營壘點燃後一起扔進馬廄中。

    雖然這會暴露宋軍的位置,可在死寂的夜間,突然傳來的爆炸聲讓金軍戰馬炸了鍋,千余匹戰馬拽斷了韁繩,如同沒頭蒼蠅一般在營地里狂奔,將大營攪成了一鍋粥。

    有的金軍想要迎敵,有的想要牽馬,混亂之下,將令根本無法傳達。

    更可怕的是,馬匹是群居性動物,一個猛安千余戰馬的炸鍋,連帶著另一個猛安的戰馬也失去了控制。

    在這一片混亂中,畢進吐出餃枚,高呼殺賊,帶著剛剛十四歲的兒子沖殺在最前。他手下重金招募的勇士又豈會落在一個孩子身後,紛紛狂呼酣戰,四百人的聲勢如同千軍萬馬一般。

    兩個金國正軍猛安倉促之下竟然被殺得連連後退。

    援軍是不可能有援軍的,陸丞派出所謂的精銳從東大營出發,還沒有走上一半就自動潰散。

    若不是兩名行軍猛安以身作則,豎起了猛安大旗止住頹勢,這場六安圍攻戰會不會因為一場劫營而結束,那就真的說不準了。

    畢進見好就收,扛著繳獲來的幾面大旗,大搖大擺的回到了六安城,連宋軍尸首都沒留下。

    金軍上下氣的直跳腳卻毫無辦法,這時間最重要的是將戰馬控制住,若是戰馬四散而逃,黑燈瞎火的找都沒地找。金軍也就廢了一半的武功。

    今日,也就是十一月三十日,金軍檢點人數,發現足足死傷了一百余人,其中許多還不是被宋軍砍死的,而是慌亂中自相踐踏而死。

    死的異常憋屈。

    臨近午時,僕散高翰與李仲先兩名行軍猛安望著六安的城牆,氣得直嘬牙花。

    護城河已經被填平,而城牆上廝殺正酣,無數簽軍被驅趕著從城牆的東南兩面攻城,他們身上甲冑不全,頭頂連個皮兜都沒有,卻在督戰隊的驅使下,或推著沖車,或扛著木梯,哭號著向城牆沖來。

    隨後就被滾木雷石箭雨掃倒一片。

    城頭上的宋軍可不會因為對方之前也是同袍而手下留情,倀鬼活著的時候還是人呢,也沒見哪個得道高人會網開一面。

    攻城已經攻了一上午,簽軍如同潮水般涌上去,又如同潮水般退了下來,督戰隊雖砍殺無數也無法止住頹勢。

    僕散高翰與李仲先越來越氣,他倆來之前可沒有想到這破地方竟然這麼難打。

    這些宋軍的骨頭也太硬了!

    兩人對宋國的腦回路十分不理解,這種扎手點子你不放在邊境,你放在這種大後方,腦袋有坑嗎?

    “報!”一名身後背著小旗的金軍飛奔而來,見到了僕散高翰後一勒馬,高聲說道︰“陸丞托俺來報,說兒郎疲累,想要休憩半日。”

    “放屁!”僕散高翰還沒有說話,李仲先破口大罵︰“兩萬軍卒蟻附攻城,你告訴我半日就輪了一遍了?”

    “你回去告訴老陸,他傷亡多少,有多疲累,我不管。可他想在金軍中立足,就必須要有功勞!”僕散高翰畢竟是主將,也是陸丞的重點巴結對象,此時說話,即是提點,也含警告︰“六安這破地方已經耗得夠久了,這兩日就得破城!”

    “讓老陸咬牙堅持,一分也不能讓宋狗得歇!再過一個時辰,消磨完宋軍氣力,我就會親領甲士登城參戰!”李仲先補充道。

    “若是陸丞堅持不住呢?”

    “那就正式下軍令,武勝軍行軍猛安僕散高翰,命令簽軍總管陸丞務必猛攻,一刻也不許停!”僕散高翰肅然道。

    “得令!”傳令小旗一拱手,拍馬而去。

    李仲先清了清嗓子,剛要開口說些什麼,卻又有一陣馬蹄奔來。兩名猛安扭頭望去,卻只見一名身後插著稚雞長羽的傳令兵穿營而來。

    沿途的行軍謀克紛紛避讓,這是帶著總管軍令的傳令兵,理論上來說,若有人阻擋,傳令兵拔刀將其腦袋砍飛也只能捏鼻子認。

    一臉疲態的傳令兵將封漆竹筒雙手奉上,僕散高翰與李仲先兩人親自檢查花押無損後用力掰開,其中白布密密麻麻的寫滿了用密語傳達的軍令。

    “總管說什麼了?”李仲先文化水平比較低,看不明白。所以焦急的問僕散高翰。

    幾個行軍謀克也圍了上來,眼巴巴的看著自家上官。

    僕散高翰皺著眉頭,許久說道︰“裕溪口有宋軍渡江,雖不知他們將要去往何方,可糧道過于重要,陛下親自下令,讓總管將這伙子宋軍剿滅。所以總管命令我等最遲在兩日內回軍。”

    “一伙子宋軍,至于嗎?”李仲先舒了口氣,同時又憤憤不平起來︰“有十萬宋軍渡江了?總管隨便派一個猛安不就成了,郭豐不就很合適嗎?”

    “都是軍中袍澤,別沒完沒了的折騰郭豐。”僕散高翰呵斥了李仲先一句,隨即翻了個白眼說道︰“咱們總管你還不知道,說好听點叫用兵嚴謹,說難听點叫小心過了頭。我覺得總管是在擔心那群渡江的宋軍佔領的東關,到時候需用大兵剿滅,手頭兵力不足而將我等叫回去。”

    “攻城攻個半拉半!窩窩囊囊的回去,豈不是平白惹人恥笑!”李仲先胯下戰馬焦躁不安的轉了兩圈︰“俺現在就帶人登城!”

    “不行!”僕散高翰眼楮一瞪︰“說一個時辰,就必然要一個時辰!”

    “可……”

    “听我說完!原本我想今日試探進攻,明日再一齊上陣。如今看來來不及了。”

    “李二郎,待宋狗被磨得疲敝之後,我將先登的機會讓與你,你若成,則是頭功,你若不成,我再帶人上。”僕散高翰嚴肅的說道︰“當然,你若是覺得我在佔你便宜,咱倆的順序可以對調!”

    “哈哈,僕散老哥將肉讓與俺們,俺們咋能不領情!”李仲先在馬上拱手,哈哈一笑︰“且安心,俺們就算吃蒼蠅,最肥的那一塊,也少不了眾位弟兄的!”

    “真他娘的惡心!”僕散高翰笑罵道︰“快去準備!”

    “得令!”

    簽軍大帳之中,陸丞得到軍令之後,攤開手,對部將與幕僚說道︰“為之奈何?”

    帳下眾人紛紛低下頭來,不敢與陸丞對視。

    見此情景,陸丞大急︰“當日老夫想要與金人決死,你們不干,攛掇著老夫投降,說有什麼榮華富貴。今日如此窘境,你們卻要閉口不言嗎?”

    屁個決死。

    陸丞的部將們心中腹誹。

    你堂堂知州投敵之後將罪責推給部下,要不要點臉!

    退一萬步講,就算部下不听話,你就不能孤身抗敵嗎?濠州分都監可是直接提刀自盡了,你就不能學學他?

    可此時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若簽軍真的不服從軍令,金軍的鐵拳可不會留情。

    “太尉,事到如今,也只能拼了。”一名部將恨恨的說道。

    此話一出,眾人側目,咋地?你還想帶著這伙投降了一圈的宋軍與金軍拼命?平日也沒見過你有這種勇氣啊!

    不過,很快大家都反應過來,這廝說的拼了究竟是在拼什麼。

    “那些強征來的老農什麼都干不了,不能再用了。末將身邊的金銀財帛全都捐出,從軍中征募勇士,輪番攻城。”那名將領猛然錘了一下膝蓋,不知是腿疼還是心疼,盡然滿眼淚花。

    “只要一個時辰!咱們只要再撐一個時辰,大金天兵就上陣了!就可以大功告成!”

    陸丞來回踱步,想了想,咬牙說道︰“來人,去我帳中把所有財帛都拿出!他老子的,今天不過了!”

    其余眾人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若不遵軍令,簽軍肯定不會殺光,可這帳中之人一個都活不了。所以,每個人都三瓜兩棗的湊錢,從軍中重賞出勇夫,繼續登牆作戰。

    在城頭上的畢進立即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今天如果下午沒碼完字,就只有一章了。

    ps︰這作家助手真的三天兩頭抽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九十七章 忠奸其勢如水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九十七章 忠奸其勢如水火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