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五十七章 太子上皇爭斗忙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五十七章 太子上皇爭斗忙

    虞允文復又瞪了時俊一眼,方才緩緩說道︰“這事關一個隱秘,官家似有退位之意。”

    在虞允文的娓娓道來中,劉淮也根據後世的歷史知識理清了當今的政治脈絡。

    後世的宋孝宗,如今的皇子趙(注1)確切的來說並不是太子,而是距離太子只有一步之遙的皇子。

    如果看趙的生平,他確實是一個可憐孩子。

    原本收養趙就是因為趙構死活生不出兒子來,從宗室中過繼了一個,來作為太子。

    然而趙被養在宮中之後,趙構又覺得自己行了,沒準還能生下一個孩子,外加趙構的生母韋太後態度曖昧,潘賢妃也不喜歡他,趙別說被立為太子了,連個皇子都混不上,只被封為郡王了事。

    在岳飛死後,宋金和議,秦檜憑借金國權勢滔天之後,趙這可憐孩子又被趙構推出來與秦檜打擂台。

    有些人向趙構檢舉秦檜的不法事,秦檜探問消息來源,趙構就將事情推到趙身上。

    秦檜也因此恨上了趙。

    當然,史書上寫的是趙面對秦檜是臨危不懼,慷慨激昂的。但實際上,彼時趙構都要忌憚秦檜,更何況是趙呢?

    在秦檜的打壓下,別說太子了,趙連皇子都沒當上。

    然而隨著趙出宮,居住郡王府,被秦檜倒行逆施,趙構窒息性苟安弄得絕望的官員們有不少暗暗投靠了他。

    當然,絕大多數人不是效忠,最多也就是示好罷了。

    畢竟,趙構作為類人群星中璀璨的一顆,想要超過他並不是太難,也因此,漸漸朝中就有了一種思潮。

    趙構已經無可救藥了,想要做點正事,還得是太子登基之後才能做。

    自然而然的,投靠趙中的人也有政治投機者。

    就比如在紹興二十四年暗中向趙示好的太學正史浩。

    這廝就是那名曾經發表“北地無豪杰,若有,當起而逐金人,金人既在,則北地必無豪杰”名言的宋國重臣。

    史浩既是趙構的心腹,又被秦檜看重,還投靠了趙,可以說刀切豆腐兩面光了。

    當然,史浩也不是沒有本事的人,他還是有政治眼光的,在紹興二十五年秦檜病重,試圖讓養子秦籰y壇性紫轡恢玫墓せ笨蹋 泛頻彌  蠊咸礎br />
    然而史浩卻沒有報告趙構,而是將消息告知了趙,並由其向趙構匯報。

    作為政治老手,趙構火速去探望秦檜,探清虛實之後,直接讓秦麄q 匣瓜紓 溝錐狹飼せ業氖送盡br />
    秦檜死後,趙立即在朝野中獲得了巨大威望。

    很快,史浩的回報也到來了,趙被封為皇子後,史浩被任命為建王府教授兼直講,成為了趙的老師。

    對于趙與史浩,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似乎接下來只要等趙構歸天就可以了。

    然而在宋金大戰再起之際,趙構又要出ど蛾子了。

    趙構也沒有想到,在俯首稱臣二十年後,金國依舊不想放過他,傾盡國力前來南征。

    再一再二不再三,這特麼已經是金國第三次毀約南下了,哪怕腦子再不清醒,也知道宋金兩國不能善了了。

    然而作為皇帝,趙構確實不能逃跑。

    正如同陳康伯所說,宋國在,你作為皇帝,自然有大軍猛將拱衛;宋國沒了,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金國派一個獄吏拿根繩子就能把你牽回來。

    這的確是一個死局。

    但趙構不愧是宋徽宗趙佶的親兒子,他很快就從自家老爹的事跡中獲得了靈感。

    他可以禪位給趙,自己去當太上皇。

    到時候作為皇帝的趙只需要殫精竭慮,奮起抗金就可以,但在後方享受的趙構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只享受權利,不去盡義務,豈不妙哉?

    雖然這一套趙佶玩翻車了,但是趙構有信心能玩好這套小手段的的。

    現在這個消息,也只是在宰執圈子里小範圍流傳,還只是個想法。

    但僅僅是一個想法,也足以讓虞允文等主戰派振奮了。

    劉淮知道歷史,所以倒是不太奇怪,只是心中有些不屑。

    現在趙構八成還打著退位之後繼續掌握大權的主意。

    但皇帝位置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錨點,不是說有太上皇壓著就沒人效忠皇帝的,到時候雙方不在政治上斗個你死我活就見鬼了。

    趙構的基本盤是主和派與投降派。主戰派在趙構時期是出不了頭的,而趙能拉攏的政治勢力也只有主戰派而已,雙方可謂一拍即合。

    在趙想要獲取更大的政治權力,主戰派想要實現政治理想的共同催動下,孝宗朝的初期開始了一系列軍事動作,直到隆興北伐。

    在歷史上,由于隆興北伐的失利,也因為趙的軟弱,以主和派湯思退復相為標志,主戰派再次在政治斗爭中失敗,宋金再次議和。

    之後,宋國再次放棄了包括海州在內的所有北伐成果。

    需要強調的是,這不僅僅是主戰派與主和派兩大政治派系的斗爭,更是趙與趙構之間的權力斗爭。

    甚至可以說在歷史上魏勝之死,就是這次政治斗爭的余波。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至于現在,劉淮端起茶杯,心中冷笑。

    有忠義大軍與靖難大軍在手,到時候誰敢說撤軍,就來吃刀子吧!

    虞允文見到劉淮听到這石破天驚的消息沒有驚訝,反而只是在臉上升起一絲明悟,不由得暗自點頭。

    這劉大郎不愧是年輕一代的翹楚,不止軍略強悍,政治上同樣一點就通,果真是主戰派的強援。

    虞允文待到其他人消化完這個訊息後,方才繼續說道︰“在老夫看來,陳相公此舉,更是要為太子拉攏劉大郎。”

    劉淮搖頭︰“太急了。”

    “確實太急了,這也是老夫有些憤怒的原因。”虞允文反而附和起來︰“真該讓所有人都到前線來看看我等面對的是什麼局面,如何能在此時拖後腿?”

    話是這樣說,但虞允文依舊定定的看向劉淮,似乎要等他表態。

    劉淮轉動茶杯,先是看了看其余四將,見他們都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口的老僧入定姿態,方才笑著說道︰“我無意參與政爭。”

    虞允文笑了︰“大郎,你既然到江南參戰,就已經陷進來了,逃不脫的,你就算想躲,也會找上你的。今日給你機會,來日你可能就沒得選了。”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麼金盆洗手?

    劉淮心中盤算了一下,還是搖頭說道︰“虞舍人,首先讓靖難大軍去臨安的旨意太荒謬了,你得想辦法推了。”

    虞允文似笑非笑︰“這不就是抗旨了嗎?”

    劉淮有些莫名其妙︰“虞舍人這就是在裝糊涂了,將事態說的嚴重一些不成嗎?就說金國水軍全軍抵達,金主完顏亮率主力大軍準備渡江,大軍在東采石死戰,如果妄動,金軍可能會直撲建康,到時候臨安被圍也說不定。”

    頓了頓,劉淮又轉頭看向其余人︰“在場的誰會單獨上書告密?靖難大軍走後,他們就要獨自面對金賊了,這不是作死嗎?”

    時俊連連搖頭,以示自己絕不會告密,而李道則是干脆嗤笑出聲。

    虞允文嘆了口氣︰“也罷。但你還沒有說太子之事。”

    劉淮見虞允文步步緊逼,也只能嘆氣說道︰“大丈夫效命是要托付生死的,哪有連面都沒有見到,就要效忠的道理?”

    雖說後人感嘆岳飛憐他蓋世無雙將,爭不生遲付孝宗,但是趙此人實在是過于軟弱,可能與其成長的環境有關,耳根子太軟,朝令夕改也是常態,最後甚至被兒子兒媳逼到精神崩潰,哪里是一代明主的樣子?

    想到這里,劉淮不由得瞥了李道一眼。

    趙的兒媳就是這廝的女兒李鳳娘。

    歷史就是這麼莫名其妙。

    見劉淮依舊不松口,虞允文果斷說道︰“這好辦,待此戰得勝後,老夫就會將你引薦給太子。放心,必然是暗中接洽。”

    太子接觸外將,這種事哪特麼能光明正大呢?

    這下子連李道都有些驚訝了。

    沒想到虞允文看起來慈眉善目,像是個老實長者,但玩起政治詭計來,一玩就是個大的。

    劉淮聞言直接起身搖頭︰“還是撐過此戰再說吧。虞舍人,我雖然年輕,卻也有數年殺賊經歷,現在有一句相勸。”

    “劉大郎請言。”

    “上了戰場,最好就把自己當作純粹的軍人,即便你我身份有關政治,可瞻前顧後總是敗亡之兆。”

    說罷,劉淮起身,對虞允文拱手行禮後,就帶著辛棄疾與何伯求離開了。

    李道與時俊卻是繼續在帳中靜待,用眼神交流之余一句話都不敢說。

    今日有聖旨有抗旨,有君臣有太子,有明令有敷衍,實在是過于亂了一些,他們二人還得消化些時日才成。

    而虞允文則是依舊在主座安坐,保持著笑眯眯的表情思量片刻之後,方才喃喃自語︰“劉大郎,劉飛虎,進入這個旋渦,豈是你說走就能走的?”

    李道與時俊有些不寒而栗。

    而走出帥帳的劉淮也是似有所覺,打了個激靈後對何伯求說道︰“開大軍議,各個統制官都參加。”

    說罷,劉淮放眼望著大江,心中莫名火起。

    都特麼什麼時候了?金軍都打到大門口了,宋國還在內斗!還在政爭!

    對得起兩淮死難的百姓嗎?

    對得起現在依舊在前線奮戰的士卒嗎?

    對得起在山東殫精竭慮的魏勝嗎?

    想到這里,劉淮復又強行平靜了心情,卻是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手心。

    彼處有一處紅痕,卻不是作戰時受的傷,而是拉扯那彩蝶般女子的一片裙擺紅綢時所染上的顏色。

    此時此刻,一個念頭無可抑制的從劉淮心中冒了出來︰這天下,果真還得是我收拾才行!

    劉淮臉色如鐵,堅定了腳步,大踏步地向靖難大軍營房走去。

    注1︰因為宋孝宗趙換名字次數太多,共有四個名字,按照時間來說,此時他應該叫趙瑋,為了避免閱讀混亂,所以此書中通用趙這個名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五十七章 太子上皇爭斗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五十七章 太子上皇爭斗忙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