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後世電影中打完勝仗直接放煙花喝大酒不同,打完仗之後,麻煩事依舊會紛至沓來。
如果按照後世士兵的說法,戰爭是個很劣質的電子游戲,99%的時間忙一些雜事,剩下1%的時間直面關底boss。
現在就是要善後的時候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做到什麼程度,可以直接決定戰果的大小了。
首先是收攏軍兵與救治傷員,雖然這件事在夜間做十分困難,卻又不得不做。天寒地凍,過上半夜,足以讓輕傷員變成重傷,重傷徹底無法醫治。
而到了這個時候,盛新的死訊終于傳了過來,並且傳遞到了虞允文與劉淮手中。
雖然這並不是在淮西大敗中第一個死的統制官,甚至不是第一個在正面戰場上力戰而死的統制官,卻依舊在淮西軍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尤其盛新最後戰死時的情景,是許多巢湖水軍將士親眼所見的,哪怕一點不添油加醋,只是據實講出,也足以給人以極大震撼。
在宋國統制官這一級往往能統帥兩千到五千兵馬,有些比較能戰敢戰受重用的統制官,甚至能統帥萬余兵馬,已經算是宋軍中的中高級軍官了。
這樣的將官,在今日夜襲的時候,就如此干脆的死了?!怎麼就如此壯烈的死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劉淮,也只是感嘆許久,只覺得魏勝與陸游強調了許多遍的‘宋國有豪杰’之論確實沒錯。而另外四名統制官卻是如遭雷擊,徹底失態了。
在淮西大敗之前,時俊等人也只算得上是點頭之交,然而同為敗軍之將,同為能在大江東岸收攏兵馬之人,這五人也是迅速熟絡起來。
在這時候,五人都只是笑話一下王權,嘲諷一下逃到江南還沒有止步的那些懦夫,卻從來不敢提那些戰死在江北的宋軍,也不敢提以前的駐地乃至于故鄉。
也因此,虞允文抵達采石勞軍之時,響應他的只有時俊一人而已,其他人則似乎已經徹底了勇氣。
對于時俊,其余四人都是有些敬佩的,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從兩淮最前線開始,就一直想辦法與金軍作戰之人。
而對于盛新,其余人心中都有些鄙夷。
原因無他,因為無論是時俊還是王琪,乃至于戴皋、張振,都與金軍有正面作戰的經歷,是戰敗潰退的。而身處巢湖,理論上最為安全的盛新,卻是燒船之後,望風而逃的。
你可以說王琪等人五十步笑百步,可又有誰真的能完全超脫的看待自己呢?
然而此時,原本最受鄙夷之人力戰殉國了。
得知消息後,四名統制官中最為不堪的當是戴皋了。
在借著收攏本部兵馬的名義,戴皋告罪離開後,在一個陰暗的角落,這名已經年過四旬的漢子不顧身側心腹親衛依舊在側,直接扶著大樹痛哭失聲。
戴皋如此哀傷不是因為與盛新有多麼深厚的交情,而是因為戴皋突然想起了在軍中的結義兄長,已經在尉子橋戰死的破敵軍統制官姚興。
當日王權率軍逃到昭關附近被金軍前鋒追上,姚興深知不能再退,但是苦勸無果,只能憑借個人聲望,召集了近兩萬兵馬,在尉子橋抗擊金軍。
這幾乎是一場必敗之戰,但淮西軍中自認為是好漢之人還是停了下來,憑借山水,與金軍決死。
彼時戴皋也是覺得自家是好漢,然而當金軍鐵騎甲騎輪番出戰,拐子馬與鐵浮屠正面圍上之時,他還是怕了。
怕受傷,怕鋒刃,怕疼痛,怕死亡,這本是人之常情,不應該過于苛責。但彼時為右翼總領的戴皋卻是對這些的畏懼超越了一切,以至于徹底呆住。
再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經被親衛裹在中間,向南逃跑了。
戴皋轉身望去,最後一眼見到了姚興那面在金軍陣中左突右殺的旗幟,隨後就徹底不敢回頭了。
再次得到有關姚興的消息,就是姚興與忠州防御使鄭通等五十名大小將官在尉子橋力戰而死的訊息了。
戴皋雖然可以用王權懦夫的理由來安慰自己,然而在午夜夢回捫心自問的時候,其人又如何不知道終究是自己的臨陣退縮,而導致尉子橋之戰徹底失敗?
若自己多堅持一段時間呢?
若自己能舍生忘死呢?
是不是就真的在尉子橋就將金軍頂回去了?
平日,戴皋還可以說人皆求生畏死,自己所做的選擇只不過是常人的選擇罷了。可如今,五名統制官中公認最懦弱之人已經舍生取義了,他也終于直面了自己,直面了曾經那個怯懦的自己。
一死難道真的有這麼艱難嗎?
曾經的敗軍之將們,注定要在今夜迎來一場蛻變。
作為前線總指揮,劉淮卻沒有傷時感懷的工夫,不顧夜色,直接派遣民夫帶著工具與材料到江心洲建立營寨。
天一亮金軍就來了,雖然到時候靖難大軍彼時也應該能抵達,但必然是疲憊不堪的。
但是金國水軍可不一定,這幾日刮得都是西北風,江上艦船鼓起風帆,雖然是逆流而上,速度會慢一些,卻還是不會損耗許多氣力的。
金軍水軍在陸上的戰力,劉淮是領教過的,除了騎兵少一些,與一般金國正軍無二,若他們前來爭奪江心洲,說不得還得打一場硬仗。
至于從鄂州支援而來的洞庭湖水軍,劉淮思慮再三之後,卻還是不敢徹底相信他們。
原因無他,這支軍隊從上到下的經歷實在是過于復雜了。
洞庭湖水軍的建立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宋之交,建炎年間的鐘相楊ど大起義。
彼時正是宋朝大潰敗期間,鄂州形勢復雜,什麼潰軍、亂民、游寇、貪官、酷吏匯聚一堂,在彼處共襄盛舉,橫征暴斂,政繁賦重,百姓民不聊生。
因此,鐘相在武陵打出了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起事造反。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鐘相楊ど起義。
鐘相起義雖然有些宗教性質,但終究是一定民眾基礎的,在鐘相被俘殺後,楊ど接過了首領大旗,繼續依托洞庭湖作水寨造反,並且連敗宋軍各路大將。
最後,在岳飛的指揮下,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才算被平定下去。
岳飛自然不會做什麼殺俘之事,安置好降兵後,又從中招募壯勇,並由此建立水軍,是為橫江軍。
後來橫江軍被拆分出一部分,送給了韓世忠,現在李寶所率的浙江水軍,就有一部分將校是橫江軍出身。
再之後,岳飛雖被冤殺,但岳家軍只是被拆分,如同統制官一級並沒有被斬盡殺絕。橫江軍被縮減了編制,卻也沒有被完全取消。
但是隨後在荊襄主政的,卻是張俊的女婿田師中,這廝是真的深受自家岳丈的真傳,只知道聚斂錢財,上行下效之下,岳家軍迅速失去了戰斗力。往日威震天下的勁旅,竟然在短短幾年之內,就變成了捉拿幾百盜匪都會損失上百的弱兵。
到此時鄂州屯駐大軍的主力,已經不再是岳家軍了,而是在七年前屯駐鄂州的成閔所部。
有這麼一番波折在,劉淮對于洞庭湖水軍的戰力猜測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是洞庭湖水軍統制李道是宿將,甚至是名垂青史的宿將,但劉淮卻依舊不敢在決定生死的軍國大事上完全信任他。
再說了,李道能名垂青史也不是他有多麼能打,而是他有個賈南風式的閨女李鳳娘。
李鳳娘是宋國第三代皇帝趙𠴱@幕屎螅 淙聳錄S行磯啵 熱緗 煞蛘 品瑁 綽釗緗窕故翹 擁墓 Y,再比如開啟了南宋後宮干政的先河。
但最有名的還是一件事還是曾經被安在許多毒婦身上的故事,趙𠴱@詞質奔 蕉伺璧墓 窒赴祝 涂浣繃思婦洹@罘錟錕叢諮劾錚 詡溉蘸螅 徒 瘓呤澈興偷秸 媲埃 蚩 豢矗 嵌伺韞 乃 幀 br />
面對如此堪稱挑釁的行為,身為皇帝的趙𠴱嶁朵W撐巢桓已浴 br />
這就是堪稱魔幻的南宋宮廷政治了。
李道有這麼一個閨女,雖然他是岳家軍出身,卻也足以讓劉淮懷疑他的人品與能力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嘛,齊家都沒有完成,哪里能指望他治國呢?
當然,李道究竟是不是名將,還得看洞庭湖水軍戰果如何。說不得其人乃是長于治軍,拙于治家之人呢?
為自己心中所想打了個補丁之後,劉淮將張白魚、張小乙留在了東采石渡口,準備迎接即將到來靖難大軍,而他則親身抵達了江心洲,監督營寨的擴建。
此地原本就是軍營之類的建築,後來被金軍改造了一下,大略加了些防守設施,此時擴建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
到了月色西沉,東方太陽未升,夜色最為黑暗之時,幾乎是徹夜未眠的劉淮看到大江西岸一條火線慢慢蔓延而來,並且在正西面匯聚起來,隔著一條江水與江心洲處遙遙對峙。
金軍騎兵前鋒終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