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二十七章 士氣未饒軍氣振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二十七章 士氣未饒軍氣振

    在靖難軍進攻采石磯小營時,阿里刮的心情可謂是十分糾結。

    他實在是太在意身後的這條浮橋了。

    而夾谷長庚的全軍覆沒也使得阿里刮對宋軍的實力有了錯誤的判斷。

    須知道,這可不是說宋軍正面擊敗了一個百人隊,而是說宋軍讓一百金軍騎兵全軍覆滅,一個都沒有逃出來!

    這是兩個難度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的事情。

    現在有二百甲騎去攻打采石磯小營,怎麼看都是在引誘渡口大營的金軍去救援,宋軍主力趁機來進攻渡口大營,從而一舉破壞浮橋與渡口。

    因為甲騎攻營這種事怎麼想怎麼不靠譜,尤其是采石磯營地中還有數量接近的金軍甲騎,如何能被攻下?

    所以,阿里刮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數里外的荷山,彼處依舊是煙塵滾滾,也不知道到底來了多少宋軍,這些宋軍又在搞什麼名堂。

    派遣了幾波游騎前去探查,卻被荷山之後的騎兵遠遠驅逐,什麼都沒探查出來。

    就在阿里刮還在糾結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前去圍攻采石磯小營的靖難軍甲騎卷起煙塵,從采石磯上沖了下來。

    一開始阿里刮還以為這是靖難軍見到小營防守嚴密,放棄了進攻,然而下一刻他就猛然反應過來,事情有些不對。

    如同阿里刮這種騎兵宿將,很容易就能從馬蹄聲中判斷戰馬數量多寡,此時他發現這並不是二百騎能發出的聲音,最起碼要有五百匹馬同時奔騰才能有的動靜。

    五百匹馬?

    難道蒲察林追殺出來了?

    阿里刮在望樓上死死盯著小山山坡,卻發現,山頂有黑煙冒了出來,煙柱越來越粗,顏色越來越重,不由得張大了嘴巴,瞪圓了眼楮,字面意義上的目瞪口呆起來。

    這……這似乎不是金軍追擊宋軍,而似乎是宋軍攻下了采石磯小營,繳獲了所有戰馬之後,馱著戰利品撤退後,將小營一把火燒了。

    韓風在望樓下大喊︰“將軍,此時該如何?”

    阿里刮強行摁住心底的慌亂︰“韓風,你率三十輕騎,到荷山之後去探一探宋軍,莫要力敵,曉得俺的意思嗎?”

    韓風連連點頭,迅速離去了。

    阿里刮也沒有閑著,同樣帶著十幾名親衛,沿著采石磯北坡,向采石磯小營探查情況。

    且不說金軍這里戰戰兢兢,宋軍這里也是提心吊膽。

    剛剛夾谷長庚那一次突襲造成了足足七十余傷亡,沒辦法,速度加到極致的騎兵相對于步卒來說優勢太大了。

    若非這五百宋軍都是各個統制官的心腹,遭受了如此重大的傷亡,即便有虞允文親自壓陣,說不得已經全軍潰散了。

    饒是如此,現在宋軍能保持戰意,除了剛剛勝了一場所激勵起的士氣與高階官員身先士卒外,全靠張小乙親率的百余靖難軍甲騎壓陣。

    若是現在阿里刮真的心一橫,率渡口大營中的五百余騎沖殺出來,那宋軍也只能吹燈拔蠟了。

    只有時俊一人敢率十幾名親軍去采石磯小營支援劉淮,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宋軍依舊處于十分保守的狀態。

    遙遙見到劉淮率甲騎歸來,並且身後還跟著許多戰馬之後,虞允文的臉上才復又浮起一絲笑意。

    “劉大郎,下面該去攻打金賊大營?還是說要回軍?”劉淮剛剛上前行禮,還沒有說話,虞允文就直接抓住了劉淮滿是血漬的大手,低聲詢問。

    這是今天出兵所做的兩手準備,如果金軍要菜一些,那麼今天就要試著進攻渡口大營;如果這武平軍第一猛安,也如同武興軍第一猛安那般精銳,那麼就不能浪送,而是需要淮西軍全軍之力,以作應對了。

    現在看來,武平軍第一猛安雖然犯了一系列猶如驕橫、輕敵的錯誤,戰力上卻是不缺的。若不是飛虎軍甲騎佔了個以多欺少前後夾擊的便宜,今日的傷亡也不會少。

    “此番大勝,虞舍人應當率軍回營,以鼓舞士氣。”劉淮同樣低聲說道。

    虞允文會意,這就是劉淮給他的政治表演的舞台了,其人當即攥緊右手,高呼出聲︰“大勝!”

    “大勝!”

    “大勝!”

    先是靖難軍附和高呼,隨後則是淮西軍的歡呼雀躍。

    待歡呼聲稍稍平靜之後,虞允文一聲令下,劉淮親自率領百余甲騎壓陣,宋軍則是浩浩蕩蕩的列陣歸營。

    韓風已經抵達近前,但看到劉淮將百余精銳甲騎排開,在飛虎大旗之下虎視眈眈,其人終究不敢以三十輕騎來捋虎須,只能悻悻而去。

    當然,韓風這一趟也不是毫無所得,最起碼他還是看清楚了宋軍的人數,也看清楚了靖難軍是真的繳獲了一大批戰馬盔甲而去的。

    按說宋軍行軍時防御薄弱,正是突襲的好時候,但韓風看了看正在西沉的日頭,終究還是嘆了口氣。

    宋軍來攻是算好時間的,金軍如果此時出擊,肯定就是要打夜戰了。

    夜戰是勝也稀里糊涂,敗也稀里糊涂,若是稀里糊涂的將浮橋也丟了,那就要犯大錯了。

    韓風離去之後,宋軍直接擺開了行軍陣型,不過兩刻鐘就回到了采石鎮。

    彼處四千余宋軍已經在鎮北的集市處列陣,而且太平州的知州與當涂縣的知縣也已經趕到,隨之而來的,還有勞軍的民夫與百姓。

    在下令守營官兵各司其事後,救治傷員之後,虞允文就端坐在鎮口的高台上,開始了政治表演。

    其人先是命人從後營搬出金銀財帛讓軍法官點檢首級軍功,靖難軍與淮西軍直接列隊而過,將手中拎著的首級堆在高台上,由軍法官點驗後,當場將賞賜分發下去。

    這就喚作目下而決,將財物直接發給小兵辣子,不給中層軍官上下其手的機會。除此之外虞允文還會一一詢問名字,並且出言勉勵。

    照理說,虞允文這種前來勞軍的中書舍人是沒資格干這種事的,他請求總攬淮西全局的文書也是在午時剛剛發出,還沒有到負責長江防線的葉義問手中,可誰讓虞允文是個士大夫呢?

    如此僭越之事,若是武將干了,按照宋朝的慣例,少不得一個心懷怨望、居心叵測的誅心之論。可若是士大夫干了,那就是顧全大局,挺身而出為天下先的磊落行徑。

    隨著唱名上台領賞的人越來越多,在台上金軍首級堆成小山,在外圍觀的宋軍與百姓終于相信,虞舍人率軍出擊不到半個時辰後,就贏來一次了不起的大捷。

    當然,為了增加此戰的震撼性。這些金軍首級里,除了采石磯山上小營的二百金人,還有之前扔進去的首級,雖然在戰斗中馬踩人砸顯得不甚完整,可還能囫圇個看出來。

    這些內情圍觀者卻是不知道的,他們只道虞舍人帶著八百人去突襲金賊,卻帶回三百余金賊首級。

    伴隨著越來越大喧嘩聲與隱隱哭聲,賞賜與封官也到達了尾聲。

    對時俊等人官爵的提升雖然只是虞允文的空口白牙,可虞允文相信,只要別封個王出去,其他的封賞,朝廷中無論是誰都得捏著鼻子認。

    此乃救時之舉,奪不回采石防線,你們全得胡發左衽!

    封賞完畢後,又有幾名軍卒將兩門巨大的木板抬上了高台,隨後用巨大木椽子將其固定立起。

    虞允文起身後,從軍法官手中接過毛筆,卻發現毛筆細小,在一人高的門板上寫字有些勉為其難,索性就將毛筆棄置于案台上。

    隨後,虞允文干脆撕下衣襟下擺,團成一團,蘸著金軍首級堆下淌出的黑血在兩片木板上奮筆疾書。

    虞允文是兩榜進士出身,文采自然是不缺的,可他此時滿懷激蕩卻也只是寫下兩行大字。

    左邊是︰枉死百姓之靈位。

    右邊是︰戰殞將士之靈位。

    隨後又有軍士搬上香爐案幾,虞允文退後幾步,躬身對兩個靈位拜了三拜,隨後朗聲說道︰“皇天後土在上,列祖列宗在上。末學虞彬甫再拜,百姓遭此罹難,我之過也,將士未能克敵,我之過也。今聊以三百顆胡虜首級前來祭祀,望蒼天眷我,屠滅敵寇。”

    虞允文說罷,將手中的三炷香插在香爐之中,又拜了一次,口中高呼︰“伏惟尚饗!”

    “尚饗!”台下先是劉淮帶領三百靖難軍齊聲大喊。

    隨後五名統制官所帶領的四百戰兵齊聲高呼。

    然後,圍觀的宋軍士卒,當涂百姓也紛紛應和,聲音如雷聲般,傳遍四方。

    虞允文祭拜完畢後豁然轉身,指著台下眾人發令︰“從此刻起,老夫總攬采石磯當面戰事,汝等可有不服?”

    別說那五名統制官了,就連剛剛從當涂趕來的知府、通判等人也無話可說。

    戰事一起,自然是誰有本事誰上,沒本事的強出頭一不小心就會把腦袋出沒了。

    你說你有本事,金軍都在渡口好幾天了,村子鎮子都屠了好幾個了,也沒見你能擒殺一二金賊啊?人家虞舍人昨日到的,今日下午就拿著三百金賊人頭來祭奠百姓了。這份能耐,不服不行。

    “既如此,全軍備戰,明日……”虞允文聲音洪亮,指向了采石磯渡口︰“必將金賊趕進大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二十七章 士氣未饒軍氣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二十七章 士氣未饒軍氣振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