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二百九十二章 更輕一死報公孫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更輕一死報公孫

    所謂路線之爭才是最殘酷的。

    因為路線許多時候並不是以對錯之分,而是為了選擇未來的道路起的分歧。

    可是沒有人是未卜先知的,這道路到底哪一條是正確的,也沒人知道。當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才是正確的,自己才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自己才是能將所有人救出火坑之人時,雙方很難妥協。

    劉淮此次回來,即便知道事情緊急,卻也沒有挨個去說服所有人,而是與魏勝通了個氣之後,大略說出了接下來的計劃。

    首先,若是山東兵馬一定要南下,不可能走海州南部的爛泥岔子,肯定要如金國水軍那般渡船南下,所以,無論如何,都得剿滅金國水軍殘部,既是為了掃清山東東路的金軍,也是為了奪取海船。

    其次,家在南方的將士想要回家保衛,但家在山東的將士也不可能將放棄故鄉,所以,即便是忠義軍要南下,肯定是要留守一部的。

    不說能繼續開疆拓土,最起碼已經開始丈量土地,清查田畝,疏浚溝渠,興修水利的工作不能落下,尤其這年頭的戰爭打起來就是一年半載,若是耽擱春耕,來年山東還不鬧饑荒了?

    也因此,魏勝需要甄別出絕不願意南下助宋之人,將其留在山東作留守。那些模稜兩可與堅決要助宋之人,可能就得需要南下,在兩淮與金軍大戰一場。

    到最後,見魏勝確實憂慮局勢,劉淮也只能勸慰︰說不定宋國能頂住呢?說不定宋國的豪杰能聚集起來,將完顏亮圍殺掉,就不用山東義軍出手了呢?

    魏勝也知道,這是劉淮在安慰他。

    但又能如何呢,相距數百里,連消息都很難傳過來,他也只能暗自祈禱了。

    在匆匆商議一番,並且與張榮、李寶兩名老將說明情況後,東平軍、忠義軍、宋國水軍三支兵馬指揮權都到了劉淮手上,匯聚成了一股總兵力高達一萬七千的大軍,向著陳家島圍殺而去。

    彼處,只有威鎮軍五千正軍而已。

    此時,已經是十月十二日。

    在同一時間,宋國淮南東路楚州州治山陽城,徐宗偃披著沾滿血污泥漬的鐵甲,狼狽帶著數百兵士,向著山陽城北門狂奔。

    “兀那宋狗!”

    十幾金國甲騎哈哈大笑的沖了過來,直接沖進了潰軍之中,不閃不避的縱馬前踏,似乎想要奪取山陽的城門。

    宋軍原本就是潰軍,此時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雖然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卻根本不敢阻攔這區區十幾騎,驚恐著四散而逃。

    徐宗偃伏在馬上,回頭望著這一幕,想要回身作戰,卻連長矛都找不到,兩手空空之下,竟然連拼命都不可得。

    眼見距離城門越來越近,徐宗偃心下焦急,卻听到城頭一陣喧嘩,一片羽箭激射而下,將金軍甲騎連帶著周邊的宋軍一起射翻在地,大門也轟然大開,百余宋軍蜂擁而出,接應潰軍入城。

    徐宗偃入城之後,一勒馬韁,剛想說些什麼,戰馬前蹄一軟,就摔倒在地。

    徐宗偃在地上翻了幾圈,塵土遍身,更加狼狽,然而抬眼看到城頭上之人時,復又連忙站起,快步登上了城牆。

    “藍府君!”徐宗偃拱手說道︰“小城守不住,徒單貞那廝已經親身渡河。”

    藍師稷撫著城頭女牆,臉色慘然︰“我知道,我知道,不怪你,劉信叔大軍撤了,僅僅依靠咱們楚州兵馬,如何能在金國大軍面前支撐的住呢?”

    徐宗偃已經沒有驟聞這個消息時的恐懼與憤怒,只是喘著粗氣說道︰“府君,建康大軍全都撤了?難道就沒有想守一守?”

    “沒有辦法了,廬州已失,淮西幾乎全境淪喪,淮東隨時可能被切斷後路。”藍師稷的沮喪已經快要溢出︰“寶應、盱眙的兵馬也已經全都撤走了,他們……他們連運河都不想守。”

    “你說,這幾年咱們在楚州殫精竭慮,背著罵名,犯著忌諱,對上敷衍,對下嚴厲,折騰了許多,竟然是這個結果……”藍師稷長嘆一聲,仰頭望天︰“如此多人的心血,如此多人的性命,竟然只是因為王權一人的無能,就付之一炬了。”

    徐宗偃靜靜听完,也是頹然一時。

    他將目光投向東北方。

    彼處淮河之上,正是百舸爭流的景象,無數插著‘金’字大旗的船只來往于淮河南北,將數不清的兵馬運輸到淮河以南。

    金軍竟然連浮橋都不搭建,就要強行渡河。

    如果這時候有一支能夠野戰的妥當兵馬正面迎上,半渡而擊,說不定就能直接吞了這一伙子金軍。

    徐宗偃復又看向了剛剛駐守的軍城,這座與山陽城互為犄角的小城此時已經被金軍佔據,城頭的‘宋’字大旗被扔了下來,‘金’字大旗高高豎起。

    被金軍擒住的宋軍被推上城頭,直接對著山陽城開始了刑殺。

    徐宗偃不忍再看,回過頭來︰“府君,咱們現在應該堵死四門,以作堅守。”

    藍師稷搖頭︰“老夫雖是腐儒,卻也知道,外無可救之兵,內無必守之城,沒有人會來救咱們了,這城又如何能守住呢?就憑咱們不到兩千的兵馬,連城頭都站不全。”

    “發動青壯……”

    “來不及了。”藍師稷復又搖頭︰“打開南門,讓百姓們都逃吧,我在這里堅守,能拖一天是一天。”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因為百姓逃難也不是順順當當沿著官道逃就可以,有的走山路,有的要走水路,拖家帶口,糧食不足,更別說還有必然會有追殺而來的金軍。

    在這場大亂之後,能活下來的有五成就不錯了。

    但凡事就怕對比,如果讓百姓被合圍在山陽城中,不到半個月,說不得就要易子而食了。

    須知道,為了給鎮江府屯駐大軍籌集糧草,山陽的府庫已經空空如也,根本沒辦法再籌措守城的糧草了。

    徐宗偃沉默片刻,咬牙說道︰“那府君帶著人撤吧,由俺來堅守山陽。”

    “不。”藍師稷轉過身來,握住了徐宗偃的雙手︰“你還年輕,當留得有用之身,以圖來日。老夫已是老朽,又是守土有責的知州事,當為國盡忠。”

    “府君。”徐宗偃焦急回應,卻又因為周遭盡是軍士,復又將聲音壓低︰“正因為我還年輕,才應該守城,如此,當城破之時,也能有些生機。”

    藍師稷搖頭,眼中流下淚水來︰“老夫……我世受國恩,身為守臣,卻無力鎮守一方,連累百姓受難。若我苟活,如何能對得起將官印托付于我的朝廷?又如何對得起將自家糧食膏血奉出以養我的百姓?”

    說著,雖然語氣變得激烈,但藍師稷卻依舊壓低了聲音︰“徐宗偃,徐通判,我讓你走,不是為了讓你苟活,而是說你雖也欠了楚州百姓一條性命,卻不能浪送在這個地方。

    宋金大戰開啟,戰事綿延之下,十年二十年都有的打,你一定要記住今日我的一番話,記住今日死難的百姓,他們都是因為你我無能而死的。

    你要殫精竭慮,不畏生死。來日畏懼了,退縮了,不妨想一想今日!不妨想一想我!快走!”

    徐宗偃泣不成聲,卻也知曉藍師稷說的極是,只能狼狽掩面而走。

    少頃,山陽城南門與水門洞開,前幾日沒有逃難的百姓紛紛逃出,徐宗偃帶著幾百兵士也逃向南方,在山陽城以南十里的一處圩子暫且駐扎,試圖掩護百姓南下。

    金軍剛剛渡江,指揮系統有些混亂,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

    然而在第二日,也就是十月十三日,徒單貞渡河之後,就徹底看明白了形勢,不顧攻城軍械沒有準備妥當,直接命令悍將蒲察世杰親自率軍攻城。

    此時山陽城中,竟然還留有近千宋軍,並且在外城陷落後,與攻入城的金軍展開了殘酷的巷戰。

    藍師稷以知州之身,親自帶著這些地方屯駐部隊對抗金軍野戰軍,卻不過堅持了一日,就被迫退往了內城。

    十月十四日,金軍開始了屠城。還沒有逃走的百姓被堵在了山陽城中,金軍挨家挨戶搜羅金銀財貨,並且搶掠年輕婦人,敢有反抗者,直接就是一刀。

    哭喊之聲漸漸從四面八方響起,卻又瞬間消散在了秋風之中。

    而此時山陽內城,圍攏在藍師稷身側的,不過三百殘兵而已。

    “老夫……老夫耽擱你們了。”藍師稷胳膊上中了一箭,左臂整個使不上了力氣,右手拄著一面宋字大旗,慘笑說道。

    殘存的宋軍們或坐或站,都在抓緊時間恢復體力。

    听到藍師稷的言語,有人抽泣出聲,有人唉聲嘆氣,卻也有人大笑起來。

    “藍府君,今日咱們在山陽死戰,你說,來日會不會有人記得咱們?會不會有個喚作陳武的班頭會出現在之後的話本中,也被夸一聲忠義?”

    喚作陳武的衙役班頭,此時扛著一桿長槍,大聲的詢問。

    藍師稷想了想,卻是鄭重搖頭︰“不會的,即便是以老夫的身份,最多也就是朝廷撫恤。若是托天之幸,說不得能被立一塊碑,後世以訛傳訛,也可能被立廟當個河神山神什麼的。至于成話本上的大英雄,那真是想也不要想。”

    陳武嘖了一聲,有些不甘心的追問︰“若是藍府君封了河神,說不得俺們總會有些陪祀吧。”

    咚!

    咚!

    咚!

    這是內城之外,金軍撞擊城門的聲音。

    有些宋軍拿起了兵刃,自覺走向了城門口,開始列陣,但還有些人在等著藍師稷的回答。

    藍師稷想了想,依舊搖頭︰“很難的,畢竟你們不是正軍,名冊上都沒爾等的名字。但老夫還是可以保證,若老夫有一日的香火,還是要與眾位分潤的。”

    陳武听罷哈哈大笑,扛著長槍走向城門︰“什麼正軍不正軍的,有府君這句話就夠了。嘿,老子在這里跟金賊死戰,不比那夾著尾巴逃的劉更加英雄嗎?”

    藍師稷搖頭,復又覺得陳武說得對。

    我為國捐軀,難道還當不得一個英雄的名頭嗎?

    想到這里,藍師稷挺起了瘦弱的胸膛,瞬間覺得,什麼劉,名頭好大不過爾爾。

    咚!

    啪!

    內城的城門並不是那麼堅固,在攻城錘的擊打下,很快就有一扇大門被錘成了兩截,金軍甲士推倒了大門,蜂擁殺了進來。

    “殺賊!”

    殘余的宋軍並沒有坐以待斃,揮舞著各式兵刃,穿著破舊皮甲甚至是布衣,正面迎了上去。

    “點火!”

    藍師稷的身後,楚州府庫最後的一些財貨已經被堆積了起來,上面鋪了稻草,潑了油料。

    听到命令,幾名弓手將手中火把扔到那堆布帛金珠之上,隨後再也不看一眼,回頭彎弓搭箭,正面射殺靠近的金軍甲士。

    宋軍的確給金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但這些宋軍畢竟是不是正軍,而且大多都在昨日作戰中受傷,面對金軍精銳甲士,這些抵抗很快就如同落在火堆中的雪花,消散于無形。

    藍師稷拄著大旗,定定的望著這一幕。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藍府君沒有想已經被送回江南的家人,也沒有想自青年起的宦海沉浮,甚至沒有想與自己相濡以沫幾十年,卻在去江南路上撒手人寰的老妻。

    而是想到了在數月前,在那個陽光明媚秋日清晨,背負著楚州無數人希望率軍北上的魏勝。

    現在想來,竟然只有他才是對的。

    藍師稷舉起大旗,艱難揮舞起來。

    “宋狗!”有金軍甲士已經殺穿了宋軍陣型,哈哈大笑著向藍師稷揮出了長刀︰“今日這斬將奪旗之功……”

    藍師稷卻仿佛沒有看到這金軍,舉著宋字大旗,反身撲到身後的火堆上。

    “魏大刀!”

    藍師稷不知道想要說什麼,到了最後,只吐出了這麼個名字,就被大火吞沒了全身。

    宋字大旗被火堆上的熱風吹起,高高飛揚,復又在空中燃燒起來。

    十里以南,已經踏上南行渡船的徐宗偃似有所覺,驀然回頭,望向了山陽城,眼中似乎也有一團明滅不定的火光。

    “不去南邊了!”在一眾伴當的驚愕眼神中,徐宗偃大吼出聲︰“咱們去海州!去找魏大刀!他是對的!他從來都是對的!”

    片刻之後,水輪船轉向,趁著混亂,順著運河一路向北,進入淮河後,幾人棄船上馬,踏著黃泛區的爛泥道,一路向北。

    其時,正是宋紹興三十一年十月十三日,金國左監軍徒單貞率三萬大軍渡淮河。

    淮東重鎮楚州山陽淪陷,守臣藍師稷戰死,時年六十二歲。

    至此,兩淮大門洞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二百九十二章 更輕一死報公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二百九十二章 更輕一死報公孫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