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伐進行到底

第九十一章 冠童何日同沂水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陳惡禪 本章︰第九十一章 冠童何日同沂水

    魏勝看著劉淮,只覺得老懷大慰。

    原來只覺得這兒子爭氣,沒想到這麼爭氣。

    能文能武是一方面,最關鍵的竟然還能多謀善斷,竟如同經年老吏與沙場猛將的混合體。

    “該在他身上再加加擔子了。”

    魏勝如此想道,表情也隨之嚴肅。

    “大郎,自北伐至今,你一切都做得非常好。只有一點。”

    劉淮一愣,連忙拱手︰“請父親明示。”

    “你太依仗精銳突襲了。”魏勝一針見血的說道︰“你用兵就兩個字,一個是快,一個是奇。但這都是精銳才能完成的。”

    “二百甲騎不能包打天下,忠義軍也不是所有軍隊都如這二百騎精銳,大郎,你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你不再統領精銳了,該如何作戰呢?”

    劉淮听著,額頭漸漸沁出汗水。

    正如同劉淮可以腹誹魏勝政治歷史經驗不足,魏勝作為當了多半輩子中級軍官的老革,也可以理直氣壯的批評劉淮戰陣經驗不足。

    “大郎你用兵方法還少了一個字,那就是‘正’,你缺乏用堂堂正正之兵正面擊潰金賊的經驗。”

    “為父之前給你組建前軍,雖然將精騎與你,但實際上還是期望你能帶出一支精銳步卒,可以充當合戰的正軍。”

    “所謂兵凶戰危,戰機稍縱即逝,我也知道究竟如何做需要你這臨陣之人臨機決斷。但為父還是要勸你一句,如有寬余,再多想一想可好?”

    劉淮連忙起身,再次躬身行禮︰“遵命!”

    魏勝欣慰的點了點頭︰“還有一事,老夫想著你依舊作為前軍,而中軍以百人隊為單位,與前軍作輪換,以達到練兵的目的。不指望在攻到臨沂前各個都成精兵,只期望能令行禁止,見識過戰陣之威。”

    劉淮徹底怔住。

    這倒不是覺得魏勝在給他找麻煩,反正要鍛煉新兵,一個也是拉,兩個也是帶,甚至算不上擔子。

    但這樣一來,幾乎每一名士卒都會有跟隨劉淮征戰的經歷,幾乎每一名基層軍官都會有跟隨劉淮立功的機會,在這個人身依附依舊普遍的時代,他們幾乎都會被打上劉淮部將的標簽。

    這是什麼?

    這是權力的再分配!

    可以這麼說,如果劉淮依舊保持著常勝,三四年後,他在軍中的威望很可能超過魏勝。

    魏勝這麼做已經不是大公無私了,甚至可以用托孤來形容。

    魏勝已經老了,北伐之路何等凶險,很可能有一天就會在戰陣中死去。但他要在死之前培養出一名繼承者。

    即便他死了,也要將北伐進行到底。

    就在忠義大軍沿著沭河一路勢如破竹向著沂州進軍之時。

    沂州知州僕散達摩正立于臨沂城的城頭上,出神的望向西方,不知道在想什麼。

    僕散部是女真大部,人丁眾多,又一直追隨完顏氏,並于之通婚。從女真起家開始,滅渤海,滅遼,攻宋,僕散部一場大戰都沒有落下過,自然也就有了相應的政治地位。

    就比如當今的金國樞密使僕散忽土(漢名僕散師恭),就是被完顏阿骨打長子完顏宗干養于帳下,並參加了完顏亮的弒君行動,從而飛黃騰達的。

    當然,如今的僕散部族長卻不是名義上官職最高的僕散忽土,而是完顏亮的另一名鐵桿支持者︰僕散忠義(女真名︰僕散烏者)。

    僕散忽土如日中天異常跋扈的時候,僕散忠義曾經指著鼻子訓斥過他,僕散忽土不敢回嘴一句,最後竟然還是完顏亮覺得心腹受了欺負,將僕散忠義外放為封疆大吏。

    在完顏亮南征時,僕散忠義就是中路軍的副統帥。在原本歷史中,金國在經歷了橫征暴斂、前線弒君、契丹叛亂、新主初立、南宋北伐等動蕩後,依舊能壓制南宋,此間故有大宋穩定發揮的原因,作為都元帥的僕散忠義也是居功至偉。

    北線聲勢浩大的契丹大起義是他平定的,南線對南宋的壓制也是他主持的。

    而沂州知州僕散達摩正是僕散忠義一手養大的族弟,得其言傳身教,屬于僕散部的佼佼者。

    “……太守,小佷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宋狗已經攻下海州,下個目標一定是沂州。”高安仁在一旁侍立良久,終于有些不耐︰“為何不做布置?”

    僕散達摩手中轉動著佛珠,一言不發。

    遼金普遍崇佛,就比如金國的二太子完顏宗望就非常喜談佛經,人稱菩薩太子。

    而從僕散達摩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不止他信佛,就連他的父族親屬也都大多崇佛。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吃齋念佛的大善人。

    僕散達摩身高近兩米,雖已年過四旬,體態卻是一點也不顯痴肥,甚是英武。高安仁整整比他矮了一頭,站在身側就如同書童一般。

    他沒有留女真式辮發,而是如同漢人般梳著發髻,戴著高冠,穿著錦袍。若不是眉宇間有殺伐之氣,真就如同富貴閑人一般。

    “高將軍,沂州與海州情況卻是不同。”面對高安仁的疑問,僕散達摩沒有回應,他身側的一名中年文士卻是嗤笑出聲︰“你們敢打出去迎戰,我們不是不敢,而是要以倉儲為重,不能去爭一時之氣。”

    高安仁情知對方實在嘲諷自己,卻閉嘴不言,不去反駁。

    別說他現在就是個寄人籬下的敗軍之將,就算他老爹還活著時,他也不敢對出身自幽燕大族、此時身為沂州通判的劉芬口出怨言。

    只因為此人是尚書省參知政事劉萼的庶弟,而他的親爹正是完顏宗望的副手,金國東路軍的副帥劉彥宗。

    有這個出身,莫說渤海人不敢招惹,就連一般女真人也說不上能在身份上高劉芬一頭。

    眼見高安仁不言語,劉芬語氣也放緩︰“高二郎,你要知曉,不止海州空虛,整個山東沒有不空虛的地方。沂州有沂水作通道,這在平日是好事,而在南征已定時,這便成了天大的壞處……這與你說不清楚,你只需知曉,不止沂州的猛安謀克戶被大量抽調,就連普通百姓也拋下即將成熟的莊稼,去沂水上拉縴去了。”

    高安仁又是沉默片刻,終于忍不住︰“那如劉通判所言,就放任宋軍來往嗎?”

    “自然不可。”劉芬搖頭︰“可兵從何來?軍要往何去?這需要從長計議,萬萬不可輕易拋擲。”

    “那就這麼一直等下去?”

    “不用。”僕散達摩終于開口,聲音沙啞,隱隱有金鐵之聲︰“我等人的人,來了。”

    城下遠方,數十匹戰馬飛馳所激起的煙塵飛揚而起,又被西風迅速吹散。

    煙塵散去,一彪精悍的人馬從遠方而來,果真人如虎,馬如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將北伐進行到底》,方便以後閱讀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九十一章 冠童何日同沂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第九十一章 冠童何日同沂水並對將北伐進行到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