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第17章 育英育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菲力親王 本章︰第17章 育英育才

    王姨回來後就關了院子門,也不再試圖去打擾孫志偉看書。

    很快就到了中午,公用廚房那邊送來了今天的午飯,王姨才喊住所有的娃娃,一個個排隊去洗手準備吃飯。

    這里目前十幾個娃娃基本上都是3歲以上學齡前兒童,都能夠自己吃飯,只要給他們安排好了就行,不算很難帶。

    孫志偉來這里也是為了照看妹妹,順便打發時間,看到有雜事,也主動上前幫忙。

    比如現在吃飯,他就先幫孩子們打飯,自己最後才吃。

    王姨觀察到孫志偉的表現,心下暗暗點頭,這孩子本質是好的,應該是父母教的好。

    再看看隊伍里,已經跟其他孩子混成一堆的囡囡,她正嘻嘻哈哈的,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劃飯。

    囡囡跟他哥哥就是兩個極端,一個高冷似冰一個熱情如火。

    听老張的意思,這兩個孩子還都有自己的特長,哥哥擅長寫歌曲,妹妹擅長唱跳表演。

    這在普遍農村出身的孩子們中間很拔群,即使是那些城里出身的孩子中,也沒幾個能跟這對兄妹比的。

    但一想到兩個孩子就這麼成了孤兒,王姨心里更加難受了。

    孫志偉卻看不出這個帶娃娃的阿姨心里的想法,他現在就是一門心思讀書,馬上進城後回到學校,爭取立即跳到初中。

    新教材還要等到下個學期,這個學期就跳級的話,可以節省1年的時間,這對他很重要。

    從21號買到教材到今天30號,9天時間,他已經背下了9本教材。

    對于一個大學畢業生來說,這批初中教材中數理化都比較淺顯,他只要再次熟悉一下公式和定理。

    但有些內容就要重新學習記憶,需要調整改錯,恩,就是把對的知識改成錯的知識,不然考試會不及格。

    從這方面來說,文科知識反而更容易學習,只要背誦就好了。

    理科的很多知識需要與記憶中的知識對比後做調整替換,就很麻煩,他正在啃的就是這些內容。

    因為現在的教材跟以後的不一樣,比如元素周期表,民國教材里面的各種元素標注就很奇葩,其中不乏使用神名、星名、國名和人名來命名的,他必須要重新記憶。

    比如︰養=(氧)、輕=(氫)、綠=(氯)、32號元素鍺(Ge)=德國、113號人造元素(Nh)=日本,元素用的名稱還不是後世規範化的標注。

    所以說,以前看到一些小說,里面寫穿越者回到民國直接就考大學,這就有點YY了。

    現代大學生在這時候來考初高中數理化,大部分都不會及格,因為你的知識跟現在的課本根本不對應。

    就在孫志偉留在香山啃書的時候,大部隊已經進城,老張他們大部分人,也跟著進城去接管各個要害部門去了。

    而後勤家屬全部暫時留在香山,而且人數每日都在增加,因為原本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家屬們,都在向這里聚集。

    整個2月和3月,城內都在肅清敵人,到處都是戰斗,破壞份子抓了一大批,城內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王姐這個小院子里的孩子也增加了一倍多,有點不堪負荷了,為此,上面還調來了另幾名家屬來院子里幫忙。

    這期間,孫志偉注意到,有多批次的警衛來檢查這片區域,在看到這個臨時幼兒園逼仄的環境時,還特別做了記錄。

    時間很快來到3月底,孫志偉也有點著急了,再不回學校,這個學期就要過去了,自己跳級的計劃估計要擱淺。

    但是現在男同志們大部分都在城內肅敵,老張也一個多月沒見人了,他不知道能找誰。

    24號開始,家屬區門口添加了一個警衛排,進出都開始檢查證件。

    孫志偉太小了,上面什麼證件都沒給他發,所以,他現在連家屬區都出不去了,簡直蛋疼。

    唯一讓他高興的是,慈幼院搬走了,地方空出來不少,家屬區的面積理論上擴大了。

    現在每天早上他都要圍著圍牆跑圈,門口的警衛員也都認識了這個小大人似的小鬼。

    4月初,在香山呆了3個月的孫志偉又一次見到了老張,趁此機會,他正式向老張提出了上學的要求。

    這其實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如今香山這邊的家屬區已經人滿為患。

    很多家長在外工作,留下的娃娃們很多都到了入學年齡,達到中學年齡的也有十幾個。

    但是他們現在都沒有入學,一個個都要玩野了。

    老張很快把情況向上面反映了一下,幾天後上面的答復來了。

    1、學齡前兒童則等待北海幼兒園新園建成,全體入學北海幼兒園。

    2、小學學齡兒童全部入學育英學校。育英學校剛從西柏坡搬過來,新校址在西城區萬壽路。

    3、中學年齡的孩子入學華北育才中學。

    HOHO,一個個的給我收心上學吧。也就是沒人知道是他起的頭,不然,非合伙揍他不可。

    兩天後,大清早的來了兩輛卡車,把一大群娃娃接上了車。

    孫志偉在把囡囡送去王姨那里後,也上了車,不過他沒去育英小學那輛車,而是上了育才中學那輛。

    這兩輛車分別駛向萬壽路的育英小學校和南新華街的北師大附中。

    育英小學就是歷史上那個馬背上的學校,一路跟隨部隊和機關到處跑,如今終于安頓了下來,明年開始學校會逐漸擴大。

    華北育才中學也是名校,跟隨部隊輾轉騰挪,如今臨時安居在北師大附中。

    等圓明園的新學校建好還要再搬家,那就是以後的101中學了。

    現在的校址孫志偉還很熟悉,她就跟京華印書局在同一條街上,只是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對于孫志偉來說,就讀育才中學有好也有不好。

    好的方面,以後升學容易了,不好的方面是,育才中學跟北平這邊的中學,用的不是同一套教材。

    不過現在也顧不上了,先入了學再說。

    半小時後,車子開進了師大附中,幾個老師過來帶他們十幾個新生去辦理入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方便以後閱讀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第17章 育英育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第17章 育英育才並對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