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發行,對于方星河而言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因為,成為《時代》的封面人物,幾乎算得上是大眾認知中的次頂級榮譽——特指當前時代。
方星河本人對此並不感冒,但是他非常想搞清楚,這一級別的“榮譽”到底能帶來多少星耀值。
隨著一波波的熱度,他已經不缺星光值了,樂觀估計,5月底差不多就能把所有體質屬性點到89點,然後星光值就只剩下了加技能的作用。
但是,這也意味著新的麻煩。
星耀值太難搞了。
基數龐大的浮粉在這種需求下起不到任何作用,大抵上,只有狂粉和信念粉才能滿足標準。
可是他對粉絲的提純已經近乎極限,在偶像作家這條賽道上,誰都不可能做得更好了,韓二和郭四的巔峰期加起來也沒有他的核心體量,毫無疑問,這就是時代的天花板。
所以接下來往哪個方向去搞事?
取決于一個關鍵數據——各級別榮譽帶來的星耀值反饋。
單純從文學文化領域出發,目前最高級別最受國人認可的應當是諾貝爾文學獎。
方星河極度討厭諾獎里的文學和平兩大惡臭意識形態獎,但是不得不承認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最高影響力,以及此刻國人對它的崇拜迷信。
下一級別,是區域獎語言獎混雜的專業獎項。
普利策文學獎、布克獎、塞萬提斯獎等等。
然後是國家單一獎項。
茅盾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芥川獎/直木獎等等。
另外一些專項獎,不大受主流待見,實際上也很有含金量,比如雨果獎/星雲獎和安徒生獎等等。
《時代》封面人物不屬于任何獎項,但是,根據方星河的預估,它能給粉絲們帶來的榮譽感,應該可以對標茅獎或者雨果。
或者就算不能完全對標,至少也相當于國際認可,是粉絲可以大大方方吹牛嗶而黑子無從反駁的級別。
對于接受西方蓋章,方星河沒有什麼道德上的不適感。
因為咱媽一直教導咱們,對抗是對抗,賺錢是賺錢,在對抗中合作,也在合作中獨立,拿著對方的錢修煉內功,這才是發展的真諦。
國內精英對于這類事情都特別有共識——該怎麼做西方的生意,正常做,該怎麼防著對方,高標準防。
所以輿論對于華為和聯想是兩種態度。
水軍頭子當然也算精英,因此方星河完全理得清“爭取西方榮譽”和“進行文化抵抗”的區別,只是看不上個別過于政治化過于惡臭的雙標獎項罷了。
別的正當獎項,有機會當然要爭取。
現在的國人就認這個,多拿一個就能多提振一點國人信心,其實很有價值,也很有意義。
方星河本人不在意什麼奧運金牌什麼國際文學獎什麼歐洲三大獎,那是因為2030年的我們確實不需要再用獎項來證明任何事了。
可是如今他活在2000年,如果再空口白話講著什麼“我不屑拿西方的獎”,用個人影響力進行另一場閉關鎖國,那就太傲慢了。
驕傲和傲慢的區別,正在他努力融入時代進而改變時代的一次次嘗試中。
……
4月底,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丁妍和王佳瑩的新書同時公開發售。
之所以要放到一起,是因為最近文化界的熱點太多太密,她們兩個作為“80後青春文學出版計劃”里的較弱一環,單獨發書很容易被淹沒在吵架中。
合起來就不一樣了,兩本書都是寫的校園暗戀,類型正撞,但內容偏生十分互補,方星河當然要把她們放一塊兒炒起來。
丁妍的新書叫做《這一場青春的溫暖季風》,內容和之前的草稿一樣,是一場完全不曾表白過,從始至終都只存在于心中的暗戀。
書中的男主角一看就是方星河,但又和實際上的方星河不一樣。
在丁妍的筆下,陳燁比方星河更完美——主要體現在有禮貌、溫和、善良等方面。
差不多就是小女孩會幻想的那種經典白馬王子形象,只是丁妍的處理比《灰姑娘》現實得多。
巨大的現實壓力,讓女主根本不敢流露出分毫,而陳燁好像感受到了,又好像沒有,總之,他沒有對此作出任何多余的回應,正正常常做了三年同學,發生了一些有趣也溫馨的事情,最終在高考結束後飛向各自的天空。
而王佳瑩的新書叫做《流行病》,很猛,很勇。
她把自己之前的發言堂而皇之的寫在序言里——
“盡管我的內心十分卑微,可是喜歡一個人向往一個人這件事本身,永遠都不卑微。
這本書,我不是為自己而寫的,我是為了天下而間萬萬千千同樣喜歡方星河的少女而發聲。
我們配不上你,但我們配得上愛。”
與其說這是一部正統的校園戀愛文學,不如說它是一部夢女發痴記。
結構散得跟蛋黃一樣……不對,散得和《三重門》一樣。
半現實,半意識。
其中有好多現實場景的構建,也有一些夢里發生的內容,有時候兩者混同,連帶著故事也一同迷幻起來。
這本書猛就猛在它是真的放開了YY方星河。
男主叫晨星,外貌描寫直接照著來,初識同樣是在一場作文大賽中,區別就是女主和男主在一所學校念書,女主是大城市來到祖籍小鎮的轉校生。
這本書一問世,實驗高中的轉校申請再次暴漲5成。
再次的正確意思是,原來就已經漲過一波了。
茫茫多的女生從吉省各地發出申請,想轉到實驗高中就讀。
吉省日報這個親媽都忍不住吐槽︰“全長春的漂亮女生都打算去實驗念高中,實驗高中很強嗎?並沒有。這幫潛在的早戀分子去那里帶著一個系列目標︰先簽名,再合影,最後上位當大嫂……”
因為實在太不嚴肅,所以這篇小文章被刊登在了角落里,成為方星河花邊新聞的又一粒沙。
虱子多了不癢,方星河早已習以為常。
可喜可賀的是,流行病和季風都火了,女孩們特別喜歡看,預計都能實現一個月破百萬的銷售目標。
最終的市場潛力大約在兩百萬上下,火爆程度堪比前世的《三重門》。
當然踫瓷不了這輩子的《三重門》,好大哥被方黑們帶飛了,眼瞅著能干上300萬,慢慢沖擊400萬。
陳家勇哭暈在北大廁所︰憑什麼就我那麼慘?20萬都才剛剛磨到!
這真沒辦法。
方大爹帶飛小伙伴,也要講基本法。
基礎熱度給到之後,具體能賣多少,得看各自的文字水平或者噱頭。
丁妍和王佳瑩的書雖然稚嫩,可主題實在太討喜了,毫不夸張的講,方粉里的女孩子只要有閑錢,都會願意買來看一看。
然後銷售火爆的功勞又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