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第215章 投機有搞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任豬飛 本章︰第215章 投機有搞頭

    3月下旬,時代電影院正式動土。

    目前,陳光良和盛七的合作方式是,先各出資50%的資金,總計80萬大洋,來修建時代電影院。再過一段時間,時代電影院再考慮招股20萬大洋至40萬大洋,成立時代電影公司,進行制片。

    分批進行,畢竟陳光良的想法是——制片業務完成第一部電影,是一定需要再時代電影院上映第一輪的。

    在施工現場,盛七開口對陳光良說道︰“陳先生,據說顧聯承等人也決定在下個月動土,修建百樂門舞廳。這對我們的電影院,有沒有影響?”

    莊鑄九就在一旁看著,似乎任由自己的未婚妻‘胡來’。

    當然,盛七也是拿著自己的錢投資,自然也無需讓莊鑄九批準。

    陳光良看著對面的地皮,說道︰“一個舞廳、一個電影院,能有什麼影響。不過我比較奇怪的事,我香格里拉飯店都已經開業,百樂門舞廳居然還打算動土。”

    香格里拉飯店雖然不知專職舞廳,但一樓大廳畢竟保留這個功能,若是有人組織舞會,自然就算是舞廳;而且,平常每周也有三次‘爵士樂隊’伴奏,故喜歡跳舞的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跳舞。

    盛七說道︰“多少都有一些在使勁的意思”

    言下之意就是顧聯承有‘斗氣’的意思,看看誰才是最好的生意。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七小姐放心,我既然敢截胡,這個生意我自然很有把握。”

    盛七頓時放下心來,她即想要‘名’,又要要‘利’,也就是名利兼收。

    ‘名’,如果真像陳光良說的那樣,打造滬市的制片、發行、電影院一條龍產業,並且取得成功過,那麼她也會在上海灘名聲大噪;畢竟電影這個生意,比舞廳生意更加的有影響力。

    ‘利’,電影院和制片只要成功,肯定也是比舞廳更賺錢。

    至于她為什麼篤定陳光良能帶領她成功,也是看到陳光良做生意很厲害,至少比顧聯承這些富三代厲害。

    不一會,一些嘉賓朋友紛紛來祝賀開工,雖然這次開工沒有大張旗鼓,但陳光良和盛七也算是上海灘的知名人物,自然不缺朋友來捧場。

    出席完動工儀式,陳光良邀請大家去香格里拉飯店的自助餐廳吃飯,一行人差不多四十多人,在汽車的安排下,來到同一條大馬路的香格里拉飯店。

    二層的自助餐廳,已經有不少的客人,但飯店已經為他們準備了五桌,並用屏風稍微隔斷起來。

    最近這個‘自助餐廳’也是被滬市的媒體炒作很高,很多名人都紛紛打開,由于餐品匯聚西餐、中餐,而中餐又有粵菜、川菜、本幫菜等,故在滬市非常受歡迎。

    很多有錢人都紛紛來到這個餐廳打卡,感覺特別的‘高大上’,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後世的自助餐已經成為‘窮人’的標配了。

    在這個時代,那就是富人才來光顧!

    餐桌上,陳光良簡單的拿了一些,隨後和大家聊了起來。

    “陸先生,我們時代影業需要一位職業的經理人,我希望你來擔任這個職位!”

    陸涵章一愣,他說最近自己怎麼被陳光良看中,不是一起吃飯討論電影,就是邀請他來參觀電影院開工,原來是想挖自己。

    不錯,陳光良需要一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擅長制片和行政管理,對于這個陸涵章的了解,他也是在朋友那里听到的一些好評。此人是‘聯華電影公司’的一名高級經理人,但並不是股東,其能力非常值得圈內人的稱贊。

    “陳先生,這電影制片非常考驗工業化,特別是現在聯華、明星、天一三大巨頭形成壟斷之勢,其余電影公司紛紛倒閉,小作坊可是難成大器的。”

    這是實話實說,也是讓陳光良亮出底牌。

    畢竟像陸涵章這樣的人職業經理人,非常明白這里面關鍵。

    陳光良笑道︰“我們時代影業、時代電影院就是追求的是制片、發行、院線一條龍產業。後續制片業務,我們至少投資四十萬大洋,招兵買馬,購買設備和有聲電影器材,收購小電影公司,所以我們絕不是小作坊。”

    這個年代的四十萬大洋,可不是一筆小數字,而且承諾可以繼續投資,這讓陸涵章認同了不少。

    盛七小姐見狀,趁機說道︰“陸先生,向你發出要約的可是上海灘巨商,他做的生意,有那一個不是大獲成功,你就放心吧!”

    地產、金融、報業、交通,這四個應該都是行業的大亨。

    制糖、航運、飲料、煤炭,這些行業也是名聲響亮。

    關鍵是,這才短短的四年時間,這總夠傳奇了吧!

    盛七小姐便是看在這些成績上,轉而把投資百樂門的錢,投資到時代電影院上。

    陸涵章還是有很大的顧慮,說道︰“陳先生,有錢當然成功的一個因素,電影有他的專業性.”

    陳光良笑道︰“當初我投資報紙的時候,我記得不少人也這樣說我,現在呢!”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陳光良補充道︰“在對電影的理解上,成名已久的前輩,未必有我的本領。而且,我已經有拍攝一種類型電影的想法,保證將華夏電影帶到新的高度。陸先生,來跟我們一起做吧,我給你制片部負責人的崗位,再給你算制片利潤5%的分紅。”

    電影院和制片雖然會是一家企業,但肯定是獨立核算。所以給制片利潤5%分紅,也是一種激勵制度。

    陸涵章臉有些微微漲紅,因為陳光良表現得‘咄咄逼人’,讓他沒有來沖動的說道︰“行,陳先生那麼誠心,我要是再不知趣,就是不應該了!”

    “哈哈”陳光良笑道︰“好,喜得一員大將。不瞞大家說,我這個人喜歡出謀劃策,但不喜歡去事事親力親為。就像《東方日報》走上正軌後,我便把它丟給人家管理,我只需要監督和偶爾提出一些建議。”

    眾人紛紛贊揚了幾句,畢竟陳光良是真的很成功。

    隨後,陳光良又對莊鑄九說道︰“莊先生,你就是時代院線的總經理,可以考慮研究了!這里面,可是七小姐的嫁妝”

    莊鑄九被陳光良調侃,也很是老實的說道︰“多謝陳先生的信任”

    人家老實,但不是沒有才華,而且他的老實也只是在盛七面前,說白了那是愛之深;當然如果沒有追上,那就是舔狗。

    隨後,大家紛紛贊揚自助餐的美味和趣味。

    第二天,陳光良出現在崇明島的一個田地里,他身邊跟著的是農學專家徐才進。

    粵省第一批從印尼、馬來引進的三種甘蔗品種回來後,上海方面也分走一小部分,約能培種50畝地。

    這部分資金是由陳光良個人投資,甚至連這50畝農地,都是陳光良投資承租的。

    至于後期如何收回成本,那還不簡單,只要上海的糖廠成立,那這些甘蔗種,那就是高價可以賣給糖廠。

    陳光良對制糖如此熱衷,自然是考慮時間緊迫的問題,華夏糖業必須爭分奪秒。

    “徐師傅,這批甘蔗總計多少根?”陳光良關心的問道。

    徐才進從粵省回來後,這兩天一直釘在這邊的農田里,只會雇佣的農夫種植甘蔗,必須在4月中旬前完工。

    此時他略帶疲憊的說道︰“一畝是3000根,總計帶回來15萬根甘蔗,若是順利的花,第一年可以收獲50~60萬根,差不多兩千噸吧。”

    還可以,拉回上海的是40噸的種苗,增長五十倍。

    陳光良說道︰“如果使用鉀磷肥,會不會提高產量?”

    徐才進眼前一亮,說道︰“這個可以實驗一片,對比一下才知道。”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好,上海甘蔗的引進,就交給徐師傅了,資金暫時由我來支出,徐師傅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來找我!”

    徐才進佩服的說道︰“陳先生大義,我一定盡心盡力。”

    可不是陳光良大義,也是知道這種事是有回報的,所以才先搞起來。

    而且一旦南鯨政府決定建糖廠,陳光良不需要參股進去,但建了糖廠他就是顧問之一,到時候甘蔗這個原材料哪里來?

    這邊種植肯定要一段時間才有成果,那麼只有去東南亞進口,屆時陳光良只需要承擔航運這部分業務,就夠他賺回本了。

    “對了,听說設備機械有信了?”陳光良關心的問道。

    粵省的消息,他都能听到,畢竟那邊江浙財團派了人的。

    徐才進頓時高興的說道︰“還真被陳先生你猜中了,現在有兩家美國的機械公司有意角逐,一家是檀香山鐵工廠,不過他們是準備拆菲律賓的工廠機械,開價80萬美金;但後來又有一家世界機器生產巨頭———捷克斯可達工廠的垂涎,直接全套新設備,開價75萬美金。這還沒有多久,兩家就把價格打成這樣了。粵省建設廳還在談,估計還能便宜。”

    陳光良也听過這事,只是具體價格和談判的進度還沒有詳細了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榨甘蔗1000噸的設備70萬美金可以拿下來了,當然每個工廠還得配套酒精廠,建成開始蒸餾酒精。

    至于工廠,幾十萬大洋就可以建立完成。

    “嗯,肯定能繼續談,而且粵省也沒有那麼急!”

    有了粵省的做參考,上海這邊建工廠就順利多了,若不是考慮這個生意是涉及政府,陳光良現在就可以考慮投資。

    這玩意只要關稅一經公布,國內工廠就算從馬來和印尼進口甘蔗,都有很大的利潤可圖。

    和徐才進溝通一番後,陳光良才離開田地,這里暫時由他負責。他還會經常去粵省考察,因為那邊聘請了一名菲律賓美籍的甘蔗專家選種,每月薪水高達1800大洋,要知道南鯨政府管轄的官企,最高薪水也才500大洋,一般都是300大洋,例如華夏銀行總經理之類的職位。

    當然,南鯨政府的官員,都不靠工資。

    一些是商人從政,自身財富就非常龐大,當官還能獲得一些經商方便;一些自然是靠著灰色收入,日子也過得很不錯。

    回去的路上,陳光良有些心事起來。

    自從結束‘炒標金’之後,他投資實業的步伐加快,他原本是個‘現金王’,如今則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特別是決定增加航運的投資額度至200萬大洋時,他的現金流差不多只有200萬了。

    投資實業的回報期較慢,但若是踫到好行情,也確實很賺錢。

    比如陳光良當初投資的同昌車行制造廠,就已經分紅給他10萬,結果陳光良直接丟給了維他奶償還債務。

    悲催!

    維他奶其實也挺賺錢,但奈何又是建倉庫,又是屯大豆的,已經消耗大量的資金了。

    另外一個生意捷瑞煤球廠,現在憑借著滬市的銷售網絡,倒也是賺錢的,但同時也因為競爭的原因,感覺也成不了氣候,小賺不難,但賺大錢很難。

    剩下的200萬現金流,陳光良決定不亂花了,人一定要保持足夠的現金流。

    此時,陳光良懷念起炒標金的日子起來,那賺錢都是讓人爽翻天,財富蹭蹭的上漲。

    難怪上海人喜歡‘投機’,後世的香港也是如此,這里面的魅力讓人控制不住。

    “投機”

    “有了”

    陳光良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年下半年,好像英國率先宣布脫離金本位,並宣布英鎊貶值30%。

    可以做一把外匯操作啊!

    具體操作不是問題,以他如今的影響力,可以直接向匯豐銀行借英鎊,當然必須得有物業做抵押物,這個是硬通貨。

    他的物業價值在300萬,可以抵押貸款多少英鎊呢?

    目前,1英鎊兌4.8美金左右,而100兩白銀兌24.5美元。

    相當于1英鎊可以兌19兩白銀,不是大洋。

    但優質物業的抵押,再加上陳光良的信譽,貸款15萬英鎊還是沒有問題的。

    貸款之後,再去投資標金,能賺個100萬。

    想到于此,陳光良不由得笑了起來。

    還是投機有搞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215章 投機有搞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215章 投機有搞頭並對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